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其通过减少太阳光的吸收来抑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温度升高,同时由于可以有效地利用反射光发电,所以可以实现高发电效率,并且其可以保持较高的部分放电电压。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包含白色聚烯烃膜和耐水解性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对来自所述白色聚烯烃膜侧的波长400~2200nm的光的吸收率为10%以下,对该波长的光的反射率为7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涉及通过减少该片材对太阳光的吸收率来抑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温度升高、同时通过提高太阳光的反射率而使再回到太阳能电池的光量增大、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
技术介绍
太阳光能量作为用之不竭且无公害的新能源受到瞩目,太阳光发电作为清洁、环保的发电系统得到了急速开发。最近,利用非晶硅等薄膜型元件的太阳能电池正在快速普及,将其设置在一般住宅的屋顶等上,也逐渐被用作家庭用的电源。将太阳能电池用作屋顶部件等时,组合多个光电元件,并用适当的覆盖材料保护表面和背面,加工成太阳能电池组件。一般,太阳能电池组件由表面保护片材或玻璃、粘接 性树脂层、光电元件、粘接性树脂层、背面保护片材构成。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保护片材,提出了将光反射膜、金属氧化物蒸镀层、耐水解性聚酯膜层合而成的片材。(专利文献I)进而,为了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不因施加的电压而破损,对背面保护片材根据发电容量要求部分放电电压为700V或1000V的耐电压特性,并提出了用于提高部分放电电压的技术。例如,作为提高部分放电电压的方法,提出在背面保护片材的一面赋予抗静电层的技术(专利文献2)。可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由于太阳能电池自身的发电导致光电元件发热,而且通过暴露在太阳光下,背面保护片材吸收太阳光波长区域的能量而温度升高,所以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体的温度在盛夏无风时可以说就升高至80°C附近。作为光电元件使用一般的单晶硅电池时,由于温度每升高10°C,输出功率就减小4 5%,所以单晶硅电池的温度升高40°C,则输出功率减小20%左右。对于使发电效率提高1%极其困难的太阳能电池的现状来说,抑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温度升高是重要的课题,为了防止因吸收太阳光区域的波长的光而发热,提出了通过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所层合的层之中特定的着色树脂层对波长范围800 1400nm的光的吸收率为10%以下来防止发热的方案。(专利文献3)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即使抑制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中所层合的仅一部分层的吸收率,其他层也会吸收太阳光而发生温度升高,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温度升高。另外,波长范围800 1400nm的光只不过占太阳光能量的30%左右,为了抑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热,需要降低在更宽范围的波长区域下的吸收率,抑制由太阳光照射所导致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的发热。而且,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温度升高也受到发电时光电元件发热的很大影响,也需要将光电元件的热快速散逸。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6-25326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14706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1819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这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现有构成所具有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温度升高、使发电量提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添加有白色微粒的白色聚烯烃膜、和在140°C高压蒸汽中保存10小时后的抗张伸展保持率为60%以上的耐水解性聚酯膜,对来自所述白色聚烯烃膜侧的波长400 2200nm的光的吸收率为10%以下,对该波长的光的反射率为70%以上。进而,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其特征在于,优选传热系数为500W/m2K以上。另外,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其特征在于,优选部分放电电压为1000V以上。 进而,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其中,上述白色聚烯烃膜为由Al层/BI层/Cl层的3层构成的白色聚乙烯多层膜,Al层包含乙烯· α _烯烃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类树脂的混合物,BI层包含含有5 30重量%白色微粒的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Cl层包含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类树脂的混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其中,上述白色聚烯烃膜为由Α2层/Β2层/C2层的3层构成的白色聚丙烯类多层膜,Α2层包含聚乙烯和聚丙烯类树脂的混合物,Β2层包含含有5 50重量%白色微粒的聚丙烯类树脂,C2层包含聚丙烯类树脂。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使相当于太阳光能量的约90%的波长区域400 2200nm的吸收率为10%以下,抑制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整体的发热。另外,通过使波长区域400 2200nm的反射率为70%以上,可以使反射光再入射到光电元件中,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进而,通过设定传热系数为500W/m2K以上,可以使发电时的光电元件产生的热快速扩散,抑制光电元件的温度升高,抑制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的降低。附图说明图I是举例说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图。图2是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的构成图。图3是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的其他例的构成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是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部件,下面利用附图说明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图I是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的侧视截面图。由表面玻璃(或表面保护片材)I、光电元件2、粘接性树脂层3和背面保护片材4构成。太阳光从表面玻璃入射,通过粘接性树脂层3到达光电元件2,产生电动势。另外,从背面保护片材反射的光在表面玻璃与粘接性树脂界面等被反射,再次到达光电元件2,有助于发电。图2是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从光照射面侧开始依次层合白色聚烯烃膜5、具有耐水解性的聚酯膜6。图3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的其他例的截面示意图。白色聚烯烃膜5由3层构成,是第I层(Al层或A2层)7、第2层(BI层或B2层)8、第3层(Cl层或C2层)9的3层层合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材如上所述包含白色聚烯烃膜和耐水解性聚酯膜,只要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也可以在白色聚烯烃膜与耐水解性聚酯膜之间插入另外的树脂层、或者金属箔或金属蒸镀膜、金属氧化物蒸镀膜等,还可以在白色聚烯烃膜的表面设置用于与粘接性树脂层接合的树脂层。所谓白色聚烯烃膜中的聚烯烃是将乙烯、丙烯、I-丁烯、I-戊烯、4-甲基-I-戊烯、I-己烯、I-庚烯、I-辛烯等α -烯烃的单体均聚或两种以上共聚而成的聚合物,从膜的经济·性考虑,本专利技术中的白色聚烯烃膜优选是由以聚乙烯或聚丙烯为主体的聚合物形成的白色聚乙烯类膜或白色聚丙烯类膜。与白色聚乙烯类膜相比,白色聚丙烯类膜的耐热性优异,在太阳能电池用背面保护片材成型时的高温和高压下不易变形,在该加工温度高的情况下更优选使用白色聚丙烯类膜。白色聚烯烃膜可以通过在这些聚烯烃中添加白色微粒并成型为膜来制作。白色微粒可以添加在整个膜中,但作为第I层/第2层/第3层的3层构成的膜仅添加在第2层时,由于抑制熔融挤出膜时的喷嘴的污垢所导致的条纹、由污垢从喷嘴脱落所导致的膜缺陷的产生,所以是更优选的。需要说明的是,膜的层构成为4层以上时,在除表层以外的层中添加白色微粒也同样对抑制上述制膜时的缺陷有效。白色聚乙烯类膜可以通过在聚乙烯类的树脂中添加白色微粒,并成型为膜来制作。此处所说的聚乙烯是指由乙烯均聚物、或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构成的树脂,具体可以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亮介,谷口幸司,能浦崇太,田中茂,寺西正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