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28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元件,包括基板、至少一第一电极与至少一列第二电极结构,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结构皆位于基板上方。第一电极具有条状本体与位于条状本体的至少一侧的若干个突出部。第二电极结构具有若干条不连续的指状电极,其中任一指状电极的一端接触并迭置于第一电极的一侧的突出部但不迭置于条状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传统表面高低不平的汇流电极所导致的后续焊接不良的状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太阳能电池元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前端电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太阳能电池的制程中,利用网版印刷(screen print)技术制作前端金属接触电极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利用一次印刷制程以同时形成不同宽度的接触电极;第二种是利用两次印刷制程来分别形成不同宽度的接触电极。上述第一种方式利用单一网版来进行制程,以同时将若干个细小的栅极(fingerelectrode) 120a以及较宽的汇流电极(busbar electrode) 130a印制于基板110上,其完成 的结构如图IA所示。而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中的接触电极层的开口率,并且降低接触电极的电阻值,因此良好的栅极通常是较为尖细且厚度较高。然而此种制程方法并无法针对栅极120a与汇流电极130a的特性差异,如电极的材质、电极的厚度等,而分别制作不同的结构。此外,此种接触电极结构中的栅极与汇流电极的连结处常会发生断线情形。第二种则是先进行第一次印刷将栅极120b印制于基板110上,再进行第二次印刷将汇流电极130b迭置印刷于栅极120b上,其完成结构如图IB所示。图IC为图IB的具有接触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沿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此种制程方法所制作出来的接触电极结构,因栅极120b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使得迭置与未迭置于栅极120b上方的同一条汇流电极130b无法位于同一平面上,而产生了高低不平的情形,如图IC所示。如此将使得涂布于汇流电极130b上的助焊剂易于凹陷处产生分布不均,并导致后续焊接于汇流电极130b上的焊线产生焊接不良的状况,因而降低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可靠度。有鉴于此,仍有必要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接触电极的结构,以降低成本,提高元件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元件,以提升元件的可靠度。为达上述优点或其它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元件,包括基板、至少一第一电极与至少一列第二电极结构,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结构皆位于基板上方。第一电极具有条状本体与位于条状本体的至少一侧的若干个突出部。第二电极结构具有若干条不连续的指状电极,其中任一指状电极的一端接触并迭置于第一电极的一侧的突出部但不迭置于条状本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指状电极的一端接触并迭置于第一电极的一侧的突出部的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指状电极的一端接触并迭置于第一电极的一侧的突出部的下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更包含若干条该第一电极。其中上述第一电极包含至少一汇流电极与至少一边缘电极,汇流电极的条状本体的一侧与相对一侧皆具有突出部。此外,边缘电极位于基板边缘,边缘电极的条状本体面对汇流电极的一侧具有突出部。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汇流电极的条状本体的宽度大于任一指状电极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任一指状电极的一端接触并迭置于汇流电极的任一侧的突出部,任一指状电极的另一端接触并迭置于另一汇流电极相对一侧的突 出部或边缘电极的突出部,且指状电极的一端或另一端皆不迭置于汇流电极或边缘电极的条状本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的条状本体与这些指状电极彼此垂直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指状电极的厚度大于第一电极的厚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更包含有太阳能电池结构,位于基板上方,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结构位于太阳能电池结构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更包含有抗反射层,位于太阳能电池结构上方,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结构位于抗反射层上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主要将传统的栅极(即指状电极)与汇流电极的条状本体重迭接触的结构移至汇流电极的条状本体旁的突出部,以平坦化汇流电极的条状本体,并提升元件可靠度。亦即于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结构中,使分段的栅极线的端点分别接触并迭置于汇流电极的突出部,而不迭置于汇流电极的条状本体,以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此可解决传统表面高低不平的汇流电极所导致的后续焊接不良的状况。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结构,可降低成本并可避免栅极与汇流电极之间发生断线的情形。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A为利用一次印刷制程所制作的具有前端金属接触电极的传统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示意图。图IB为利用两次印刷制程所制作的具有前端金属接触电极的传统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示意图。图IC为图IB的具有接触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沿切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2A至图2C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前端电极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图2D为图2C的具有接触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沿切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2E为图2C的具有接触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沿切线c-c'的剖面示意图。图3A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前端电极的制造方法所制作出的具有接触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具有接触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沿切线d-cT的剖面示意图。图3C为图3A的具有接触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沿切线e-e'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A至图2C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的前端电极的制造方法流程图。请先参照图2A。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的前端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首先提供基板210 ;并于基板210上进行第一网印制程,以形成第一图案化电极220。上述基板210可为半导体基板或玻璃基板,而基板210上例如已完成有太阳能电池结构与抗反射层,上述抗反射层位于太阳能电池结构上方(图未示),且第一图案化电极220例如位于抗反射层上方。上述第一图案化电极220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极230。其中第一电极230具有条状本体232a、232b与若干个突出部234,这些突出部234位于条状本体232a、232b的至少一侦U。于图2A中是以第一图案化电极220包含若干条第一电极230为范例,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电极230的数目不以上述为限。此外,上述若干条第一电极230例如包含至少一汇流电极242与至少一边缘电极246。于图2A中是以两条汇流电极242与两条边缘电极246为解说范例,但其数目不以上 述为限。上述汇流电极242的条状本体232a的一侧与相对一侧皆具有若干个突出部234 ;而边缘电极246的条状本体232b的面对汇流电极242的一侧具有若干个突出部234。于图2A中,汇流电极242例如位于两条边缘电极246之间,且边缘电极246位于基板210的边缘。此外,上述汇流电极242的条状本体232a与边缘电极246的条状本体232b彼此平行配置。汇流电极242的条状本体232a的宽度例如大于边缘电极246的条状本体232b的宽度。上述突出部234的形状例如为圆形、梯形、锥形、方形及/或多边形,但本专利技术的突出部234的形状不以上述为限。于完成第一网印制程后,请同时参照图2B与图2C。接着于基板210上进行第二网印制程,以形成如图2B所示的第二图案化电极250。而完成第二网印制程后的基板210如图2C所示。上述第二图案化电极250包含至少一列第二电极结构252,此列第二电极结构252具有若干条不连续的指状电极。于图2B中以第二电极结构252具有三条不连续的指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元件包括一基板、至少一第一电极及至少一列第二电极结构;该第一电极位于该基板上方,具有一条状本体与若干个突出部,该些突出部位于该条状本体的至少一侧;该第二电极结构位于该基板上方,具有若干条不连续的指状电极,其中任一该指状电极的一端接触并迭置于该第一电极的一侧的该突出部但不迭置于该条状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荣吾陈传祺
申请(专利权)人:英稳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