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中包出流口的涡流抑制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99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铸中包出流口的涡流抑制挡板,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其特征是由3~7块长条形耐火板块构成,板块可直接砌筑于中包上座砖处圆孔周围,亦可一次成型于塞棒半圆头上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改变中包结构,可使中包的涡流产生液位降低50~70%,大大提高了钢水收得率。本涡流抑制挡板的结构简单,加工成型简便,成本很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塞棒和滑动水口控流的中包系统,同时也适用于盛钢桶。(*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中包出流口的涡流抑制挡板,它属金属连续铸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属于连铸中将熔融金属送入浇口的附属部件。连铸钢水经钢包长水口注入中间包,在浇铸末期包内已无大包铸流补充,因此其液位不断下降,当液位降到某一临界高度时,便产生“漏斗”形涡流,致使部分渣及气体卷入结晶器,严重污染铸坯质量。为此,当一个浇次结束时,中包内就留有相当于涡流产生液位的余钢量,这部分余钢量直接影响连铸成坯率及钢铁料消耗。为了挽救这部分作为废钢处理的优质钢水,国外的连铸生产厂家已专利技术了不少防止中包出流口产生涡流的抑制装置,有如84年美国US4601415专利介绍的Robert J·Koffron专利技术了棱锥形钢水涡流抑制器,该抑制器是一个比重介于钢渣之间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多棱形锥体,锥体中心有一钢球使锥体顶点保持向下,伴随钢液面下降,锥体可逐渐堵住水口,阻止涡流产生和挡渣,其不足之处是锥体的比重及重心不易准确把握,其次该抑制器成型加工也较复杂。还有87年由加拿大人Khong Vo Thanh、Montreal等专利技术的US4776570专利中介绍的“中间包钢水涡流抑制装置”,该抑制装置是由一个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中包出流口涡流抑制挡板,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其特征是由3~7块长条形耐火板块构成的,板块可直接砌筑在中包上座砖处圆孔周围,亦可一次成型于塞棒半圆头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芳李孝诗李秀文江小平石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