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盘电涡流缓速器在变速箱外盖上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1174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告了一种双盘电涡流缓速器在变速箱外盖上的安装结构,所述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所述定子部分包括定子框架、左、右定子铁芯、线圈,所述转子部分包括左、右转盘,所述定子框架固定连接在变速箱外盖上,所述转子部分还包括轴套、左、右安装轴承、固定在轴套轴向左、右两侧的左端板和右端板;所述左、右转盘安装在轴套的轴向左、右两端,所述左转盘与车辆的变速箱输出法兰连接,所述右转盘与车辆的传动轴输入法兰连接,所述左、右轴承安装在转子部分的轴套与定子部分的定子框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安装轴承承受变速器产生的轴向力,保证缓速器的工作性能,在安装时容易确保转子与定子的同轴度。

Mounting structure of double disc eddy current retarder on gear box outer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unting structure of a double disc eddy current retarder in the gearbox on the outer cover, the eddy current retarder comprises a stator part and a rotor part, the stator comprises a stator frame, the left and the right stator iron core and a coil, wherein the rotor part of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wherein the stator frame the gear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cover, the rotor part also comprises a sleeve, left and right,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bearing is fixed on the left end plate sleeve axial left and right side and the right side plat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mounted on the shaft axial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gearbox output flange of the left turntable and the connection to the vehicle, the drive shaft and the right rotary vehicle input flange, the left and right bea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leeve and the stator portion of the rotor part of the stator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ar the axial force generated by the transmission by installing the bearing, and ensure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the reta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刹车装置,具体是一种双盘电涡流缓速器在变速箱外盖上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汽车的发展中,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乘坐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豪华客车、城市公交客车及重型卡车安装电涡流缓速器作为辅助制动系统,它被安装在车辆的传动系统中,通过电涡流的原理在随传动轴旋转的转子与定子之间产生与转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来起到车辆的缓行功能,从而提高车辆的制动安全性。它可以安装在变速器后端、传动轴之间或其它部位。由于转子和定子间有一定的空气间隙(0.75—1.5mm),所以它与传统的靠互相摩擦产生制动的刹车系统有着根本的区别,它又被称为无摩擦刹车。它可被广泛地在坡道、连绵弯路和高速公路以及市区道路上的使用。使用它能减少车辆主制动器的使用频率,从而防止主制动器的温度急剧上升。在车辆紧急制动时,能发挥最大的使用效果,缩短车辆制动距离,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减少了主刹车使用频率,从而延长刹车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车辆易损件的更换频率,减少了维修费用及停车时间,从而实现安全营运,提高生产效率。并同时增加乘客的舒适性和减少了有毒物质和噪音的排放。电涡流缓速器的转子部分的转盘与定子部分的极板之间构成间隙。转盘与发动机输出转轴连接旋转,而极板属于定子总成的一部分,固定不动。定子总成上一般包括框架、固定在框架上的铁芯、线圈、极板。在一幅框架的两侧都设置线圈及相应的铁芯、极板,称为双向定子,铁芯和电极板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固定在框架的左右两侧。一般安装时,定子总成只需要通过螺栓将定子框架固定在传动系统中不动的部件即可,一般是安装在变速箱的外盖等处。安装时电涡流缓速器的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完全不接触,处于分离状态,这样转子和定子的同轴性要依赖车辆传动系统的结构和运转状况,而且大的电涡流缓速器会产生较大的轴向力,严重时转动轴的轴向窜动,影响转盘与极板之间的间隙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双盘电涡流缓速器在变速箱外盖上的安装结构,克服电涡流缓速器产生的轴向力,并确保安装精度。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双盘电涡流缓速器在变速箱外盖上的安装结构,所述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所述定子部分包括定子框架、分别固定在定子框架左、右两侧的左、右定子铁芯、包覆在左、右定子铁芯上的线圈,所述转子部分包括左、右转盘,所述定子框架固定连接在变速箱外盖上,所述转子部分还包括轴套、左、右安装轴承、固定在轴套轴向左、右两侧的左端板和右端板;所述左、右转盘安装在轴套的轴向左、右两端,所述左转盘与车辆的变速箱输出法兰连接,所述右转盘与车辆的传动轴输入法兰连接,所述左、右轴承安装在转子部分的轴套与定子部分的定子框架之间。所述左端板与车辆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固定。所述左、右安装轴承为单向推力轴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电涡流缓速器产生的轴向力可以通过安装轴承得以承受抵消,减轻对变速器输出轴的载荷,使得变速器的主轴窜动不影响转子与定子的空气间隙,保证缓速器的工作性能。产品设计好后,安装到车辆上之前,缓速器的转子部分和定子部分通过安装轴承连为一个整体,这样在安装时容易确保转子与定子的同轴度,避免转子和定子部分分开固定在车辆不同部件上带来的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一种双盘电涡流缓速器在变速箱外盖上的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电涡流缓速器安装在变速箱外盖10与传动轴6的连接处之间。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定子部分包括定子框架1、分别固定在定子框架左、右两侧的左、右定子铁芯2、包覆在左、右定子铁芯上的线圈、遮盖铁芯及线圈轴向侧面的左、右定子极板3。转子部分包括左、右转盘4、轴套8、左、右安装轴承9、固定在轴套8轴向左、右两侧的左端板7和右端板12。左、右转盘4固定安装在轴套8的轴向左、右两端,左、右转盘4与左、右定子极板3之间为磁场空气间隙。左端板7和右端板12固定在轴套8轴向两侧端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为一体。安装时,还将左端板7与车辆变速箱的输出轴的轴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左转盘与车辆的变速箱输出法兰11连接,右转盘与车辆的传动轴6的传动轴输入法兰5连接。左、右轴承9安装在转子部分的轴套8与定子部分的定子框架1之间,左、右轴承9为相向设置的单向推力轴承。设有单向推力轴承9之后,缓速器转子部分承受的轴向推力就可以由该增加的推力轴承9承受,避免对现有的传动轴系统增加影响。而且由于缓速器的定子和转子部分通过轴承配合连接,形成为一个整体,在产品尺寸设计好之后,安装时可以确保缓速器的转子和定子的同轴度,提高了缓速器的整体性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盘电涡流缓速器在变速箱外盖上的安装结构,所述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所述定子部分包括定子框架(1)、分别固定在定子框架左、右两侧的左、右定子铁芯(2)、包覆在左、右定子铁芯上的线圈,所述转子部分包括左、右转盘(4),所述定子框架(1)固定连接在变速箱外盖(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分还包括轴套(8)、左、右安装轴承(9)、固定在轴套(8)轴向左、右两侧的左端板(7)和右端板(12);所述左、右转盘(4)安装在轴套(8)的轴向左、右两端,所述左转盘与车辆的变速箱输出法兰(11)连接,所述右转盘与车辆的传动轴输入法兰(5)连接,所述左、右轴承(9)安装在转子部分的轴套(8)与定子部分的定子框架(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盘电涡流缓速器在变速箱外盖上的安装结构,所述电涡流缓速
器包括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所述定子部分包括定子框架(1)、分别固定在
定子框架左、右两侧的左、右定子铁芯(2)、包覆在左、右定子铁芯上的线
圈,所述转子部分包括左、右转盘(4),所述定子框架(1)固定连接在变速
箱外盖(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分还包括轴套(8)、左、右安装
轴承(9)、固定在轴套(8)轴向左、右两侧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士妙
申请(专利权)人:华越汽车制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