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模型,涉及一种力学教具,包括拉杆管和与拉杆管互为轴向垂直的固定支架、把手和前横杆,前横杆1和把手3分别固定于所述拉杆内管2的两端,固定支架4固定于外管9上,前横杆1和把手3之间还设有弹性装置。与现有的力学实验教具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教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制作、使用简单、便于操作及便于记录实验数据等优点,利于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力学演示教学模具。
技术介绍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回顾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还是现代物理学的进展都与物理实验息息相关。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演示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热爱科学。通过加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目前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演示实验更由于现有实验仪器跟不上需求,在取材、原理、步骤、可视度、可信度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或缺陷。如研究研究力学时,通常使用拉力弹簧装置等,通过计数器上显示的力的大小,拉动受力装置进行研究,但这种方式显著的弊端在于,每次实验释放大小相同的力不易操控,且作用的方向不易控制,因此,提供一种制作简便且现象明显的物理实验器材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究《运动与力》教学单元中教学模具,本技术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制作、使用简单、便于操作及便于记录实验数据,利于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教具,通过间接法,利用对弹簧、橡皮筋施以大小相同力,通过对弹簧或橡皮筋进行相同刻度的压缩或拉伸,可以实现释放出方向、大小相同的力,有助于研究在同样动(弹)力大小的作用下,观察不同外界条件(如,摩擦力对小滑车运动的影响以及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等)的实验效果。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教具,包括拉杆管和与拉杆管互为轴向垂直的固定支架、把手和前横杆,其中,前横杆I和把手3分别固定于拉杆内管2的两端,固定支架4固定于外管9上,前横杆I和把手3之间还设有弹性装置。本技术的教具,其中,拉杆内管2可沿外管9自由滑动。本技术的教具,其中,固定支架4末端还连有固定装置5。本技术的教具,其中,固定装置5包括粘性贴片、弹力夹。本技术的教具,包括2种实施方案,第I种实施方案中弹力装置为弹簧6,第2种实施方案中弹力装置为橡皮筋7。本技术的教具,其中,弹簧6可以为一根或多根,设置在前横杆I和固定支架4之间。本技术的教具,其中,橡皮筋7可以为一根或多根,固定于固定支架4和把手3上。本技术的教具,其中,拉杆内管2上具有标尺8。本技术的教具,可以根据实验需求(如,作用力的大小),选取不同材料拉杆内管、前横杆、把手,固定支架进行实施,包括纸张(不同厚度)、塑料(包括PVC管、吸管等)、合金类;选取不同的弹力装置,如可选弹力较小的橡皮筋、橡皮管、弹簧等,也可根据需要选取几根橡皮筋或橡皮管同时使用,也可选取不同弹簧数共同使用;还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固定装置,如选择可以固定于桌边的弹力夹,也可选择粘性贴片黏贴于桌面或其他平面或具有坡度的斜面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I)拉杆内管上的标尺可通过间接法对力的大小进行控制和测量;(2)便于探究在同样动(弹)力大小的作用下,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坡度对小滑车运动的影响;(3)本教具使用的材料易于找到,成本低廉、易于制作、使用简单、便于操作;(4)可根据实验所需,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施;(5)通过前横杆便于实现作用力的方向的控制。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I为本技术教具的第一种实施方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教具的第二种实施方案示意图。I -前横杆,2-拉杆内管,3-把手,4-固定支架,5-固定装置,6-弹簧,7-皮筋,8-标尺,9-外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模具,以满足成本低廉、易于制作、使用简单、便于操作及便于记录实验数据,利于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如图1、2所示教具示意图,教具包括I-前横杆,2-拉杆内管,3-把手,4-固定支架,5-固定装置,6-弹簧,7-皮筋,8-标尺,9-外管。本技术的教具操作原理为利用间接法,即拉杆内管上的刻度表示所施力的大小,通过拉动把手带动拉杆内管对弹簧或橡皮筋(弹力装置)进行压缩或拉伸,松开把手,弹簧或橡皮筋恢复原始状态,然后通过前横杆对外界物体进行施力(如滑动小车),观察施用大小相同的作用力时,观察外界条件(如,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接触面的坡度等)的影响。本技术教具的操作方式如下先通过本教具固定装置将其固定于平面上,在前横杆前方放置可滑动小车,根据实验需要,拉动一定刻度的拉杆内管,使弹簧或橡皮筋受到固定大小的作用力,放开把手,使弹簧或橡皮筋恢复到常态而通过前横杆对滑动小车释放固定大小的作用力,记录小车的滑动距离,通过改变与小车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或者坡度等,以便观察不同在施用大小相同的作用力时,外界因素对滑动小车运动距离的影响。本技术在实验测量中利用了间接测量法,更具有深刻的意义。通过本技术可以观察(I)当弹力大小相等时,观察小滑车运动的距离。(2)当弹力大小相等时,观察发现改变接触面光滑程度对小滑车运动距离的影响。·(3)当弹力大小相等时,观察发现改变小滑车的重量对小滑车运动距离的影响。(4)当弹力大小相等时,探究其他因素是否对小滑车运动距离产生影响。需指出的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教具,所述教具包括拉杆管和与所述拉杆管互为轴向垂直的固定支架、把手和前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杆(I)和把手(3)分别固定于所述拉杆内管(2)的两端,所述固定支架(4)固定于外管(9)上,所述前横杆(I)和把手(3)之间还设有弹性装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内管(2)可沿外管(9)自由滑动。3.如权利要求I所述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4)末端还连有固定装置(5)。4.如权利要求3所述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粘性贴片、弹力夹。5.如权利要求I 4任一所述教具,包括2种实施方案,第I种实施方案为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6),第2种实施方案为所述弹性装置为橡皮筋(7)。6.如权利要求5所述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可以为一根或多根,设置在前横杆(I)和固定支架(4)之间。7.如权利要求5所述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筋(7)可以为一根或多根,固定于固定支架(4)和把手(3)上。8.如权利要求I所述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内管(2)上具有标尺(8)。专利摘要一种教学模型,涉及一种力学教具,包括拉杆管和与拉杆管互为轴向垂直的固定支架、把手和前横杆,前横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具,所述教具包括拉杆管和与所述拉杆管互为轴向垂直的固定支架、把手和前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杆(1)和把手(3)分别固定于所述拉杆内管(2)的两端,所述固定支架(4)固定于外管(9)上,所述前横杆(1)和把手(3)之间还设有弹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婧涵,
申请(专利权)人:刘婧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