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小孔扩散障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859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孔扩散障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包括小孔扩散障层和氧泵层,小孔扩散障层和氧泵层均为La1-xSrxGa1-yMgyO3-δ材料采用流延法制备的陶瓷薄片,小孔扩散障层叠置在氧泵层的上表面,并且小孔扩散障层和氧泵层的叠置间密封式压装有带有负电极引线的负电极层,该小孔扩散障层的中心纵向贯通制有用于连通外部环境和负电极层上表面的扩散小孔,氧泵层下表面设置有带有正电极引线的正电极层,正电极引线和负电极引线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小孔扩散障层和氧泵层采用高温烧结成一体,其高温烧结的温度1350℃~15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工艺简单,性能稳定、机械强度好,具有检测精度高,响应时间短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氧传感器,特别是采用中温固体氧离子导体材料制作的一种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孔扩散障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
技术介绍
氧传感器按原理可以分为浓差电势型和极限电流型,而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又可以分为孔隙扩散障型和致密扩散型。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以其测量精度高、范围广、响应时间快以及不需要参比气体等优点在冶金、食品和制氧工艺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的固体电解质绝多数是YSZ材料,由于这种材料只有在温度大于800°C时才具有较高的氧离子电导率,这就导致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必须大于800°C,高温 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三相界面处产生有害物质、电极材料难以匹配以及能量消耗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迫切需要降低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而途径之一是寻找一种在中温范围内就具有较高氧离子电导率的材料替代YSZ作为氧传感器的固体电解质。目前,现有技术中已经发现的中温固体氧离子导体材料主要有δ-Β 203、&02和LahSrxGahyMgyCVs三种材料。但是由于δ-Bi2O3材料的结构不稳定,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02在还原性气氛中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孔扩散障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包括小孔扩散障层(1)和氧泵层(2),其特征是:所述的小孔扩散障层(1)和氧泵层(2)均为La1?xSrxGa1?yMgyO3?δ材料采用流延法制备的陶瓷薄片,所述的小孔扩散障层(1)叠置在氧泵层(2)的上表面,并且小孔扩散障层(1)和氧泵层(2)的叠置间密封式压装有带有负电极引线(6)的负电极层(3),该小孔扩散障层(1)的中心纵向贯通制有用于连通外部环境和负电极层(3)上表面的扩散小孔(5),所述的氧泵层(2)下表面设置有带有正电极引线(7)的正电极层(4),所述的正电极引线(7)和负电极引线(6)分别用于连接电源(8)的正负极,所述的小孔扩散障层(1)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简家文顾媛媛江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