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791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处理内部杂质的问题。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包括筒体,该筒体侧面中部切线方向还设有加热液导出管与物料导入管,该筒体上端面设有加热液导入管且下端面还设有物料导出管,该筒体内部设有螺旋板,该螺旋板内部分别设有被隔断的加热液仓与物料仓,所述加热液仓下端设有贯穿筒体的排污管,且在该加热液仓的螺旋板口处还设有过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特点,在保证正常换热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浙青生产中的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螺旋板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螺旋通道的两端全部焊死。为了提高螺旋板的承压能力,在板与板之间用定距柱支撑。筒体上的流体进出口为切向接管,它的流体阻力小,杂质容易被冲出。换热的两种流体分别流过螺旋板的两侧,其中的一种流体沿螺旋通道由外向内,至中心出口流出;而另一种流体则沿螺旋通道由中心进口,由内向外流出。两种流体呈纯逆流方式流动。螺旋板换热器最大结构尺寸为板宽1800毫米,外径1700毫米,传热面积250米,板与板之间的距离20毫米。允许最高操作压力可达2. 5兆帕。 工作温度由选用的材料而定,材料大多用碳钢、不锈钢、铝、铜和钛。而现有技术中的螺旋板换热器对于内部杂质的处理并不理想,很容易被流体内部的杂质所堵塞,而要对螺旋板换热器内部进行清洗相当不方便,对于生产的影响很大,浪费时间、人工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设备使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处理内部杂质的问题,在保证正常换热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包括筒体,该筒体侧面中部切线方向还设有加热液导出管与物料导入管,该筒体上端面设有加热液导入管且下端面还设有物料导出管,该筒体内部设有螺旋板,该螺旋板内部分别设有被隔断的加热液仓与物料仓,所述加热液仓下端设有贯穿筒体的排污管,且在该加热液仓的螺旋板口处还设有过滤板。进一步的,上述过滤板上端为网状,下端为实板。再进一步的,上述的加热液导入管、加热液导出管、物料导入管、物料导出管以及排污管的端部分别设有法兰盘。作为优选,上述加热液导入管、加热液导出管、物料导入管、物料导出管以及排污管通过焊接与筒体相连接。更进一步的,上述螺旋板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焊接与筒体上下内端面相连。作为优选,上述螺旋板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螺旋板以及固定间距的定距柱。另外,上述筒体下部设有支脚,且该筒体侧面上端还焊接有吊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设有排污管,可以将加热液中的杂质通过排污管排出循环,能够更好的避免内部被杂质堵塞;(2)本技术设有过滤板,可以对加热液中的杂质进行拦截,防止杂质在设备内部进行堆积;(3)本技术在各个管道出分别设有法兰盘,使得各个管道的固定更加稳固;(4)本技术在螺旋板之间设有定距柱,能够更好的固定螺旋板以及确定其间距;(5)本技术设有支脚,能够使其放置更稳固;(6)本技术设有吊耳,使其在移动时更加方便;(7)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8)本技术性价比高,非常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I-加热液导入管,2-物料导出管,3-排污管,4-加热液导出管,5-物料导入管,6-法兰盘,7-螺旋板,8-吊耳,9-支脚,10-过滤板,11-筒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2所示,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包括筒体11,该筒体11侧面中部切线方向还设有加热液导出管4与物料导入管5,该筒体11上端面设有加热液导入管I且下端面还设有物料导出管2,该筒体11内部设有螺旋板7,该螺旋板7内部分别设有被隔断的加热液仓与物料仓,所述加热液仓下端设有贯穿筒体11的排污管3,且在该加热液仓的螺旋板口处还设有过滤板10。所述过滤板10上端为网状,下端为实板。使用时,加热液通过过滤板的网状结构,而杂质无法通过,杂质因重力的作用渐渐下沉至底部,然后将排污管打开将底部沉积的杂质排出即可。所述的加热液导入管I、加热液导出管4、物料导入管5、物料导出管2以及排污管3的端部分别设有法兰盘6。使用时,将两根管道的法兰盘固定在一起就可以拥有更高的固定力,更稳固的将两根管道相固定。所述加热液导入管I、加热液导出管4、物料导入管5、物料导出管2以及排污管3通过焊接与筒体11相连接。所述螺旋板7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焊接与筒体11上下内端面相连。所述螺旋板7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螺旋板以及固定间距的定距柱。所述筒体11下部设有支脚9,且该筒体11侧面上端还焊接有吊耳8。使用时,吊起吊耳将本技术放置于合适的地方,然后通过支脚支撑固定即可。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包括筒体(11),该筒体(11)侧面中部切线方向还设有加热液导出管(4 )与物料导入管(5 ),该筒体(11)上端面设有加热液导入管(I)且下端面还设有物料导出管(2),该筒体(11)内部设有螺旋板(7),该螺旋板(7)内部分别设有被隔断的加热液仓与物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液仓下端设有贯穿筒体(11)的排污管(3),且在该加热液仓的螺旋板口处还设有过滤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0)上端为网状,下端为实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液导入管(I)、加热液导出管(4)、物料导入管(5)、物料导出管(2)以及排污管(3)的端部分别设有法兰盘(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液导入管(I)、加热液导出管(4)、物料导入管(5)、物料导出管(2)以及排污管(3)通过焊接与筒体(11)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7)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焊接与筒体(11)上下内端面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7)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螺旋板以及固定间距的定距柱。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下部设有支脚(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侧面上端焊接有吊耳(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处理内部杂质的问题。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包括筒体,该筒体侧面中部切线方向还设有加热液导出管与物料导入管,该筒体上端面设有加热液导入管且下端面还设有物料导出管,该筒体内部设有螺旋板,该螺旋板内部分别设有被隔断的加热液仓与物料仓,所述加热液仓下端设有贯穿筒体的排污管,且在该加热液仓的螺旋板口处还设有过滤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特点,在保证正常换热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文档编号F28D9/04GK202709826SQ20122028897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孙跃胜 申请人:四川国力达燃料油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过滤型螺旋板换热器,包括筒体(11),该筒体(11)侧面中部切线方向还设有加热液导出管(4)与物料导入管(5),该筒体(11)上端面设有加热液导入管(1)且下端面还设有物料导出管(2),该筒体(11)内部设有螺旋板(7),该螺旋板(7)内部分别设有被隔断的加热液仓与物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液仓下端设有贯穿筒体(11)的排污管(3),且在该加热液仓的螺旋板口处还设有过滤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跃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国力达燃料油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