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燃料燃烧链式多用炉,包括外壳,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燃烧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燃烧料斗;所述燃烧装置的侧壁设置有水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内膛,燃烧内膛的上端安装有烟管和吸热管;所述燃烧内膛的上方设置有烟管集灰装置,燃烧内膛的下部设置有网链集灰装置和底座集灰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独特的网链结构,增加了燃烧空间,这样就能使生物质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为大面积供暖提供了保障。同时,上盖上设置有烟管清灰孔和清灰孔,实现了在无需拆卸的情况下,烟管的多次循环使用以及更加便捷的清理维护方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烧炉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燃料燃烧链式多用炉。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在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靠拢,将以往用来做饭取暖的柴草弃之不用,大量使用液化气、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在冬季,取暖集中,各种各样的采暖炉消耗掉大量的煤炭,煤炭燃烧的热效率极低,还会严重污染环境,加速温室效应,而且,煤烟中毒时有发生,带来了一定安全隐串■/Qi、O 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如柴草、秸杆、树叶、枯枝、木屑、各种果壳等)资源充足,大多数生物质燃料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多数放火烧掉或自然烂掉,造成了浪费,有时还会因此而引发火灾,带来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自动化多用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燃料燃烧链式多用炉,生物燃料燃烧链式多用炉燃烧生物质燃料,可以节省不可再生资源,具有环保、安全的优点,同时便于炉灰清理的同时。排出的是气体,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实现了低碳环保、经济高效、智能化自动控制,是一种利用生物燃料(农作物秸杆、杂草、木屑等)全自动智能化二氧化碳生成技术,所产生的常温高净化二氧化碳,用管道送往所需之处。同时,用风或水两种循环方式(用户自选)对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高效吸收。例如在冬季,花卉和蔬菜大棚使用本设备可兼顾二氧化碳气肥和保温并用。在不需要采暖升温时可将热量导出作为它用,单独供给二氧化碳气肥。在禽畜水产及菌菇养殖中,利用其高效采暖自动控制功能保持适宜温度,所产生高净化二氧化碳排出大棚,不影响棚内环境,无大气污染。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生物燃料燃烧链式多用炉,包括外壳,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燃烧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燃烧料斗;所述燃烧装置的侧壁设置有水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内膛,燃烧内膛的上端安装有烟管和吸热管;所述燃烧内膛的上方设置有烟管集灰装置,燃烧内膛的下部设置有网链集灰装置和底座集灰装置。进一步地说所述燃烧内膛为负压式燃烧内膛,负压式燃烧内膛包括燃烧灶组件,燃烧灶组件之间安装有挡料板,所述燃烧灶组件的一侧安装有点火器;所述燃烧灶组件和挡料板安装在机构护板上,并且机构护板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外壳内壁上;所述燃烧灶组件的下方安装有网链集灰装置;负压式燃烧内膛分别与烟管、吸热管和燃烧料斗连通。所述网链集灰装置包括网链,以及与网链传动连接的网链电机,网链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外壳中。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燃烧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螺旋上料装置,螺旋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上料电机以及与上料电机传动连接的螺旋上料机构。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清灰孔,以及与烟管相配合的烟管清灰孔。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的一端与负压式燃烧内膛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独特的网链结构,增加了燃烧空间,这样就能使生物质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为大面积供暖提供了保障。另外,网链结构上放置燃烧灶结构,使燃料燃烧更加集中,通风更加集中,将火焰聚集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火焰的供热效果。这样不仅使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烧,彻底解决了因结碳造成空气不足影响燃烧温度的问题,达到理想的供热温度。同时,上盖上设置有烟管清灰孔,实现了在无需拆卸的情况下,烟管的多次循环使用以及更加便捷的清理维护方式,还有上盖上设置清灰孔,不仅可以过滤灰尘,也方便了生物炉的日常维护工作,同时也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另 夕卜,吸热管设置在外壳内部,增加了吸热面积,实现了对炉内水溶液的内加热过程,不仅有效提高了供热效率,同时也防止了热量的流失。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一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网链集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设计的自控系统的结构框图。图中1_烟管集灰装置;2-上盖;3-外壳;4-网链集灰装置;5_底座集灰装置;6-清灰孔;7_烟管清灰孔;8_燃烧料斗;9_水包壁;10-抽风机;11_网链电机;12_底座集灰装置;13_上料电机;14_螺旋上料机构;15_吸热管;16_负压式燃烧内膛;17_网链;18-烟管;19-机构护板;20_网链;21-燃烧灶组件;22_网链电机;23-上料网链;24_电机座;25_点火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I-图4所示,一种生物燃料燃烧链式多用炉,包括外壳3,外壳3的上端设置有上盖2。所述外壳3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燃烧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燃烧料斗8。所述燃烧装置的侧壁设置有水包壁9。水包壁9为现有技术,一端连接冷水管,另一端连接热水管,能满足沐浴、洗菜等家庭用水需求,出水温度可根据流量调节,能够控制在40°C _60°C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内膛,燃烧内膛的上端安装有烟管18和吸热管15。所述燃烧内膛的上方设置有烟管集灰装置1,燃烧内膛的下部设置有网链集灰装置4和底座集灰装置5、12。进一步,燃烧内膛采用的是负压式燃烧内膛16,负压式燃烧内膛16中燃烧灶组件21,燃烧灶组件21之间安装有挡料板。挡料板的安装,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设计和安装。燃烧灶组件21使燃料燃烧更加集中,通风更加集中,将火焰聚集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火焰的供热效果。这样的设计,不仅使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烧,彻底解决了因结碳造成空气不足影响燃烧温度的问题,使单位时间内的放热量得到提高,达到理想的供热效果。根据需要,燃烧灶组件21的一侧安装有点火器25,且燃烧灶组件21和挡料板安装在机构护板19上,并且机构护板19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外壳3内壁上。所述燃烧灶组件21的下方安装有网链集灰装置4,负压式燃烧内膛16分别于烟管18、吸热管15和燃烧料斗8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网链集灰装置4包括网链17、20,以及与网链17、20传动连接网链电机22,网链电机22通过电机座24安装在外壳3中。燃烧料斗8的底部设置有螺旋上料装置,螺旋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3内的上料电机13以及与上料电机13传动连接的螺旋上料机构14。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清灰孔6,以及与烟管18相配合的烟管清灰孔7。·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抽风机10,抽风机10的一端与负压式燃烧内膛16连通。根据实际的需要,网链电机22和上料电机13均为可调速电机。本技术的自动化生物燃料燃烧多用炉可以将农村废弃的农作物秸杆、树叶、枯枝、木屑、各种果壳、杂草、木质装修材料等破碎高能挤压制成的颗粒的生物质燃料作为燃料,可以将燃料燃烧温度随时控制在400-700度之间,使燃烧充分。并且本技术控制进风量,减少出风量,排出较少的热量,燃烧内膛采用负压式燃烧内膛,炉内的压力比室外低,吸收外部气体,不泄漏燃烧的废气,废气经过反复吸收,最后排出室外相通,直接排到室外,排出的是烟气,不影响室内环境。本技术的集灰装置采用网链结构,增加了燃烧空间,这样就能使生物质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为大面积供暖提供了保障。另外,网链结构上放置燃烧灶结构,使燃料燃烧更加集中,通风更加集中,将火焰聚集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火焰的供热效果。这样不仅使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烧,彻底解决了因结碳造成空气不足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燃料燃烧链式多用炉,包括外壳(3),外壳(3)的上端设置有上盖(2);所述外壳(3)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燃烧装置,另一侧设置有燃烧料斗(8);所述燃烧装置的侧壁设置有水包壁(9),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内膛,燃烧内膛的上端安装有烟管(18)和吸热管(15);所述燃烧内膛的上方设置有烟管集灰装置(1),燃烧内膛的下部设置有网链集灰装置(4)和底座集灰装置(5、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红,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宜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