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供暖装置,其炉体内设置有水腔,所述水腔设置有水腔进水口和水腔出水口,所述炉体下部设置有炉排和炉门,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横向水管、竖向水管和压火水箱,所述炉体上端的排烟口通过烟管与烟囱连通,所述烟管为直线折弯形结构,所述烟管上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设置有水套进水口和水套出水口,所述水套出水口与所述水腔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套进水口与暖气片的回水口连通。所述烟管直线向下再弯折成水平进入所述烟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烟管采用弯曲式结构,降尘效果好,另外在烟管上还设置水套,能够充分利用废烟的余热,提高了热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供暖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地域广阔,处于寒冷地区的居民居多,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城镇居民采用集中供热,其优点是方便、干净卫生,缺点是基础设施投资大,使用费用较高;有的城镇居民采用电暖气或燃气暖气,成本较高,并且受电力或燃气供应量的限制,造成诸多不便;还有的城镇居民采用燃煤炉制作土暖气,成本较低,但是卫生条件较差。目前土暖气采用暖气炉作为热源,该暖气炉燃烧煤或者天然气,利用燃烧热加热水腔内的循环水,循环热水带动暖气片,使房间暖和。暖气炉的烟 —般都是直接将热烟排出,这样浪费热量,降低 了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独特、热效率高、安装和使用方便、节约能源的高效供暖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供暖装置,含有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水腔,所述水腔设置有水腔进水口和水腔出水口,所述炉体下部设置有炉排和炉门,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横向水管、竖向水管和压火水箱,所述横向水管的两端与所述水腔的两侧连通,所述竖向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腔的上端和压火水箱连通,所述压火水箱一端与所述水腔的一侧连通,所述压火水箱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水管与所述水腔的另一侧连通;所述炉体上端的排烟口通过烟管与烟 连通,所述烟管为直线折弯形结构,所述烟管上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设置有水套进水口和水套出水口,所述水套出水口与所述水腔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套进水口与暖气片的回水口连通。所述烟管直线向下再弯折成水平进入所述烟囱。所述烟囱中设置有降尘水管,并且,所述降尘水管沿所述烟 的切线方向进入。所述烟 上部安装有引风机,其下部设置有降尘水出口。所述压火水箱为一个,或为两个以上,相邻压火水箱之间通过竖向水管连通。所述横向水管为多层多个设置,同一层的所述横向水管间隔设置,相邻层的所述横向水管交错设置;所述竖向水管为多行多列设置,同一行的所述竖向水管间隔设置,相邻行的所述竖向水管交错设置;所述连接水管为单层间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烟管采用弯曲式结构,降尘效果好,另外在烟管上还设置水套,能够充分利用废烟的余热,提高了热效率。2、本技术烟囱能够移动,便于根据安装场地进行调整,另外,烟囱内设置有降尘水管,并且,降尘水管沿烟囱的切线方向进入,能够形成旋流,进一步降低废烟中的尘埃,以净化空气。3、本技术炉体内设置有横向水管、竖向水管和压火水箱,增加了高温烟气与水管接触的面积,延缓了高温烟气流动的速度,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热效率高。4、本技术可以设置一个压火水箱,也可以设置多个压火水箱,尽可能的提高热量利用率,以节约能源。5、本技术设计新颖独特、热效率高、安装和使用方便、节约能源,其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高效供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I-图4,图中,I-降尘水出口,2-降尘水管,3-烟 ,4-引风机,5-水套进水口,6-水套,7-烟管,8-炉体,9-竖向水管,10-压火水箱,11-连接水管,12-水腔出水口,13-横向水管,14-炉排,15-炉门,16-水腔,17-水腔进水口,18-水套出水口。高效供暖装置含有炉体8,炉体8内设置有水腔16,水腔16设置有水腔进水口 17和水腔出水口 12,炉体8下部设置有炉排14和炉门15,其中炉体8内设置有横向水管13、竖向水管9和压火水箱10,横向水管13的两端与水腔16的两侧连通,竖向水管9的两端分别与水腔16的上端和压火水箱10连通,压火水箱10 —端与水腔16的一侧连通,压火水箱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水管11与水腔16的另一侧连通;炉体8上端的排烟口通过烟管7与烟囱连3通,烟管7为直线折弯形结构,烟管7上设置有水套6,水套6设置有水套进水口 5和水套出水口 18,水套出水口 18与水腔进水口 17连通,水套进水口 5与暖气片的回水口连通(图中未画出)。烟管7直线向下再弯折成水平进入烟囱3,水平管段上设置水套6。烟囱3中设置有降尘水管2,并且,降尘水管2沿烟囱3的切线方向进入,形成旋流水雾。烟囱3上部安装有引风机4,其下部设置有降尘水出口 1,便于降尘水排出。压火水箱10为一个,或为两个以上,多个时,相邻压火水箱10之间通过竖向水管9连通。横向水管13为多层多个设置(图中为两层),同一层的横向水管13间隔设置,相邻层的横向水管13交错设置;竖向水管9为多行多列设置,同一行的竖向水管9间隔设置,相邻行的竖向水管9交错设置;连接水管11为单层间隔设置。烟管7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炉门15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使用时,水腔出水口 12与暖气片的进水口连通,形成循环水。炉体8内既可以燃煤,也可以燃烧天然气,热量加热水腔16内的循环水,高温烟气从横向水管13、连接水管11和竖向水管9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图中箭头方向就是烟气方向。暖气片的回水进入水套6,与烟管7中的烟气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提高热效率,同时便于烟囱3内除尘,降低排空气体的温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供暖装置,含有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水腔,所述水腔设置有水腔进水口和水腔出水口,所述炉体下部设置有炉排和炉门,其特征是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横向水管、竖向水管和压火水箱,所述横向水管的两端与所述水腔的两侧连通,所述竖向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腔的上端和压火水箱连通,所述压火水箱一端与所述水腔的一侧连通,所述压火水箱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水管与所述水腔的另一侧连通;所述炉体上端的排烟口通过烟管与烟 连通,所述烟管为直线折弯形结构,所述烟管上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设置有水套进水口和水套出水口,所述水套出水口与所述水腔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套进水口与暖气片的回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供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烟管直线向下再弯折成水平进入所述烟囱。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供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烟 中设置有降尘水管,并且,所述降尘水管沿所述烟囱的切线方向进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供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烟 上部安装有引风机,其下部设置有降尘水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效供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火水箱为一个,或为两个以上,相邻压火水箱之间通过竖向水管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供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横向水管为多层多个设置,同一层的所述横向水管间隔设置,相邻层的所述横向水管交错设置;所述竖向水管为多行多列设置,同一行的所述竖向水管间隔设置,相邻行的所述竖向水管交错设置;所述连接水管为单层间隔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供暖装置,其炉体内设置有水腔,所述水腔设置有水腔进水口和水腔出水口,所述炉体下部设置有炉排和炉门,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横向水管、竖向水管和压火水箱,所述炉体上端的排烟口通过烟管与烟囱连通,所述烟管为直线折弯形结构,所述烟管上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设置有水套进水口和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供暖装置,含有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水腔,所述水腔设置有水腔进水口和水腔出水口,所述炉体下部设置有炉排和炉门,其特征是: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横向水管、竖向水管和压火水箱,所述横向水管的两端与所述水腔的两侧连通,所述竖向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腔的上端和压火水箱连通,所述压火水箱一端与所述水腔的一侧连通,所述压火水箱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水管与所述水腔的另一侧连通;所述炉体上端的排烟口通过烟管与烟囱连通,所述烟管为直线折弯形结构,所述烟管上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设置有水套进水口和水套出水口,所述水套出水口与所述水腔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套进水口与暖气片的回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增,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