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蒸汽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由炉体、蛇形换热器、换热器支撑管、蒸汽进口管、蒸汽出口管、调温室、燃烧室及排烟管构成,所述的蛇形换热器通过安装在炉体上部的换热器支撑管悬挂于炉体内,蒸汽进口管与蒸汽出口管的下部分别与蛇形换热器的两端连通安装,蒸汽进口管与蒸汽出口管分别通过固装在炉体内两个上顶角的托板固定,在炉体的前端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及调温室,所述的燃烧室由燃烧腔、烧嘴及调温通孔构成,在燃烧腔的前端腔壁上制有烧嘴,燃烧腔的上端置有调温通孔,在所述炉体的后端安装有通过集烟箱固装的排烟管。具有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镀锌钢管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蒸汽加热炉。
技术介绍
在热镀锌钢管的生产工艺中,有一道重要的生产工序叫钢管内吹工序。该工序的主要作用是将钢管内表面的余锌吹干净,使钢管内表面达到光滑的质量要求。高压过热蒸汽作为钢管内吹的动力介质,其压力和温度的参数是该工艺的关键。蒸汽加热炉的用途就是将从锅炉输出的压力为I. 2Mp、温度为195° C的饱和蒸汽加热为符合喷吹钢管内表面余锌工艺要求的温度为350-400° C的高压过热蒸汽。同时,还要确保从钢管喷出的含锌粉的混合气流,在经过锌粉回收箱和管道进入脉冲布袋除尘器后的温度维持在100° C左右,该温度能够防止除尘器中锌粉受潮粘接在布袋上,影响除尘器系统的正常工作和火灾的发 生。传统的蒸汽加热炉的工作原理为煤气在燃烧室燃烧产生的750-800° C的高温炉气经过翻火孔墙进入安装有换热器的加热室来加热蒸汽,然后450° C左右的炉气通过炉子尾部(或上部)的一个出烟口排出加热炉。由于传统的蒸汽加热炉炉体设计较为单一,使得炉体内的平均炉温高达550° C,换热器进口的炉气温度达到700-750° C,这样高的温度使炉体内的换热器极易被烧坏,一般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并且更换复杂、时间长,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翻火孔墙和出烟口处的过烟孔结构和数量设计不合理,使炉体内的炉气很快的跑掉,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低、能耗高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易于实现、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的节能型蒸汽加热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节能型蒸汽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由炉体、蛇形换热器、换热器支撑管、蒸汽进口管、蒸汽出口管、调温室、燃烧室及排烟管构成,所述的蛇形换热器通过安装在炉体上部的换热器支撑管悬挂于炉体内,蒸汽进口管与蒸汽出口管的下部分别与蛇形换热器的两端连通安装,蒸汽进口管与蒸汽出口管分别通过固装在炉体内两个上顶角的托板固定,在炉体的前端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及调温室,所述的燃烧室由燃烧腔、烧嘴及调温通孔构成,在燃烧腔的前端腔壁上制有烧嘴,燃烧腔的上端置有调温通孔,在所述炉体的后端安装有通过集烟箱固装的排烟管。而且,所述炉体由炉体顶墙、炉体底墙、炉体侧墙、翻火孔墙及出烟孔墙构成,炉体底墙制于底面,炉体侧墙、翻火孔墙及出烟孔墙分别制于炉体底墙上的两侧和前后端,炉体侧墙、翻火孔墙及出烟孔墙围接成一方形体,炉体顶墙固装于方形体上。而且,所述翻火孔墙由耐火砖砌成,其上制有4-6排方形进烟孔。而且,所述出烟孔墙由耐火砖砌成,其上制有7-10排圆形出烟孔。而且,所述蛇形换热器为25-40组。而且,所述换热器支撑管为4-6个中空金属管,其一端开口与大气连通,另一端封闭。而且,所述集烟箱上制有3-5个出烟口。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I、本节能型蒸汽加热炉,通过炉体内部25-40组蛇形换热器的设计,增大了换热器与炉气的接触面积,使换热更高效。2、本节能型蒸汽加热炉,通过将换热器设计为中空的一端与大气连通的金属管结构,有利于自身的降温,延长使用寿命。3、本节能型蒸汽加热炉,通过烧嘴上方调温通孔的设计,使燃烧腔体内产生的炉气能够依靠调温通孔处进入的冷风来调节其温度,避免了由于进入炉体内的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换热器损坏问题。4、本节能型蒸汽加热炉,通过翻火孔墙上方形进烟孔和出烟孔墙上圆形出烟孔的设计,使炉气进炉体的速度比出炉体的速度快,延长了炉气在炉体内的停留时间,充分利用了炉气的热量,减少消耗。5、本节能型蒸汽加热炉,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易于实现、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节能型蒸汽加热炉。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的右视图(剖视图);图4为图I的A-A向视图;图5为图I的B-B向视图;图6为图I的C-C向视图。I-集烟箱、2-出烟孔墙、3-蒸汽进口管、4-换热器支撑管、5-炉体顶墙、6_蛇形换热器、7-蒸汽出口管、8-翻火孔墙、9-调温室、10-调温通孔、11-燃烧室、12-炉体底墙、13-排烟管、14-进烟孔、15-出烟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种节能型蒸汽加热炉,其创新之处在于由炉体、蛇形换热器6、换热器支撑管4、蒸汽进口管3、蒸汽出口管7、调温室9、燃烧室11及排烟管13构成,所述炉体由炉体顶墙5、炉体底墙12、炉体侧墙、翻火孔墙8及出烟孔墙2构成,炉体底墙制于底面,炉体侧墙、翻火孔墙及出烟孔墙分别制于炉体底墙上的两侧和前后端,炉体侧墙、翻火孔墙及出烟孔墙围接成一方形体,炉体顶墙固装于方形体上,所述翻火孔墙由耐火砖砌成,其上制有4-6排方形进烟孔14,所述出烟孔墙由耐火砖砌成,其上制有7-10排圆形出烟孔15,所述的25-40组蛇形换热器通过安装在炉体上部的换热器支撑管悬挂于炉体内,所述换热器支撑管为4-6个中空金属管,其一端开口与大气连通,另一端封闭,蒸汽进口管与蒸汽出口管的下部分别与蛇形换热器的两端连通安装,蒸汽进口管与蒸汽出口管分别通过固装在炉体内两个上顶角的托板固定,在炉体的前端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及调温室,所述的燃烧室由燃烧腔、烧嘴11及调温通孔10构成,在燃烧腔的前端腔壁上制有烧嘴,燃烧腔的上端置有调温通孔,在所述炉体的后端安装有通过集烟箱I固装的排烟管,所述集烟箱上制有3-5个出烟口。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热源(如镀锌锅加热炉高温烟气、天然气、煤气、燃油等)通过烧嘴与燃烧室的燃烧腔连通,使其在燃烧腔内燃烧产生750-800° C的炉气。该炉气在调温室入口处通过燃烧腔上方设置的调温通孔调整为400-450° C左右后进入调温室;调温后的炉气再通过炉体翻火孔墙上分布的4-6排方形进烟孔进入炉体内部进行蒸汽加热,进入炉体的炉气温度在380° C左右,并与换热管里蒸汽的流动方向呈逆流交错方式流动;最后,300° C左右的炉子尾气通过炉体出烟孔墙上设置的7-10排圆形出烟孔进入集烟箱,烟气通过集烟箱上设 置的3-5个出烟口使烟气进入排烟管,由引风机变频调速将烟气排入烟囱。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型蒸汽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由炉体、蛇形换热器、换热器支撑管、蒸汽进口管、蒸汽出口管、调温室、燃烧室及排烟管构成,所述的蛇形换热器通过安装在炉体上部的换热器支撑管悬挂于炉体内,蒸汽进口管与蒸汽出口管的下部分别与蛇形换热器的两端连通安装,蒸汽进口管与蒸汽出口管分别通过固装在炉体内两个上顶角的托板固定,在炉体的前端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及调温室,所述的燃烧室由燃烧腔、烧嘴及调温通孔构成,在燃烧腔的前端腔壁上制有烧嘴,燃烧腔的上端置有调温通孔,在所述炉体的后端安装有通过集烟箱固装的排烟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蒸汽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由炉体顶墙、炉体底墙、炉体侧墙、翻火孔墙及出烟孔墙构成,炉体底墙制于底面,炉体侧墙、翻火孔墙及出烟孔墙分别制于炉体底墙上的两侧和前后端,炉体侧墙、翻火孔墙及出烟孔墙围接成一方形体,炉体顶墙固装于方形体上。3.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蒸汽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由炉体、蛇形换热器、换热器支撑管、蒸汽进口管、蒸汽出口管、调温室、燃烧室及排烟管构成,所述的蛇形换热器通过安装在炉体上部的换热器支撑管悬挂于炉体内,蒸汽进口管与蒸汽出口管的下部分别与蛇形换热器的两端连通安装,蒸汽进口管与蒸汽出口管分别通过固装在炉体内两个上顶角的托板固定,在炉体的前端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及调温室,所述的燃烧室由燃烧腔、烧嘴及调温通孔构成,在燃烧腔的前端腔壁上制有烧嘴,燃烧腔的上端置有调温通孔,在所述炉体的后端安装有通过集烟箱固装的排烟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有勇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