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行业连铸
,特别是提供了 一种连铸坯射 钉试验所用示踪环。
技术介绍
在连铸生产过程中为了确定不同连铸工艺条件下连铸坯液芯末端的 位置,以便为以减轻连铸坯中心偏析为目的的轻压下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 可靠的依据,通常都会在不同的连铸工艺条件下进行射钉试验,在试验过 程中 一般靠肉眼观察射入到连铸坯的钢钉的位置。由于生产状态下连铸坯表面温度高达950'C,而且热态的连铸坯表面会有氧化铁皮,所以射入到 连铸坯的钢钉的具体位置很难辨认,结果就是预留的试验坯的长度比较 大,以确保所射入的钢钉在同一块试验坯上,即便如此还是经常会出现所 射入的几个钢钉分布在不同坯号的连铸坯上,造成了连铸坯的浪费,增加 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坯射钉试验所用示踪环,解决了所 射入的几个钢钉分布在不同连铸坯上所造成的连铸坯浪费、生产成本增加 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为螺线圆圈,螺线圆圈的层数为5—6层,相邻两层之间保持 3-4mm的距离,大的螺线圆圈嵌套小的螺线圆圈,螺线圆圈彼此相连不中 断,所构成的示踪环直径在90—100mm之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坯射钉试验所用示踪环,其特征在于,该示踪环为螺线圆圈,螺线圆圈的层数为5-6层,大的螺线圆圈嵌套小的螺线圆圈,螺线圆圈彼此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中行,李战军,吕延春,孙齐松,王文军,王彦峰,朱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