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冷却的结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83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铸设备的液体冷却的结晶器,它具有一由铜或铜合金组成的成形的结晶器体(1)。在结晶器体(1)内设有从其顶面(6)向底面(7)延伸的冷却通道(5)。冷却通道(5)分别具有两个长度段(10、11),其中所述长度段(10、11)的纵轴(L1、L2)具有相互不同的取向。用这种方法,使得冷却通道(5)到浇铸表面的距离是变化的,并达到与结晶器负荷曲线相匹配的冷却功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的用于连铸设备的液体冷却的结晶器
技术介绍
结晶器用来在连续铸造过程中制造实心型材。结晶器是连铸设备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在结晶器内熔液开始硬化。其原理性的构造由一外部的钢结构和结晶器自身特有的成形部分,结晶器体组成。当今结晶器体几乎毫无例外地由铜或铜合金组成。对于出现高的至最高的热负荷的应用场合则采用CuAg-或CuCrZr-材料。结晶器应该排出金属熔液中的热量,并可以通过起先进行的铸坯冷凝外壳的形成使铸锭完全硬化。特别是在铸造过程中在结晶器体浇铸液面区域内从熔液中传出大量的热量。尤其是在高的连铸速度时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在这里局部超过结晶器材料允许的热负荷。由于这个原因对结晶器体加以冷却。这时力求结晶器体的铸造面尽可能得到良好和均匀的冷却。由DE 4127333C2已知一种现有技术中的连铸结晶器,其腔壁设有从上向下延伸的连接在冷却水循环回路上的通透的圆柱形的冷却孔。在热负荷最高的区域内,冷却孔的横截面部分地通过柱塞杆减小,以便提高冷却水的流动速度。由此可以改善在最大热负荷区域内的散热,并降低腔壁温度。为了特别是对在结晶器体的宽侧壁上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连铸设备的液体冷却的结晶器,具有一由高导热能力的材料,如铜或铜合金,制成的成形的结晶器体(1,18),其中在结晶器体(1,18)内设有从其顶面(6,25)向底面(7,26)延伸的冷却通道(5,19,20),其特征为:至少一条冷却通道(5,19,20)具有两个长度段(10,11;21,22;23,24),并且所述长度段(10,11;21,22;23,24)的纵轴(L1,L2)具有相互不同的取向,其中,在结晶器体(1,18)内冷却通道(5,19,20)到浇铸表面(F)的距离是变化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特马尔科尔贝克汉斯京特沃布克格哈德胡根许特
申请(专利权)人:KM欧洲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