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装弹性体的弹性联轴器,它包括有传统结构GB5272的左半联轴器、右半联轴器、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增加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的腹板直径,在左半联轴器或右半联轴器的腹板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能穿过弹性体的腹板孔,该腹板孔的中心线平行于弹性联轴器中心线;所述的弹性体在左半联轴器或右半联轴器的腹板孔外侧有足够的弹性体轴向空间;在腹板孔外侧设有将弹性体挡在工作区内的旋转挡板,在旋转挡板上设有与腹板孔对应的挡板孔,该旋转挡板通过螺钉与腹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在狭小的空间快速拆装弹性联轴器的弹性体操作,又能具备GB5272梅花形弹性联轴器的优点,能够在不轴向移动半联轴器的情况下,拆装弹性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弹性联轴器
,特别是机电设备动力传递中常用的梅花形弹性联轴器,属于一种方便拆装弹性体的弹性联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GB5272弹性联轴器在进行更换弹性体操作时,均需轴向移动左半联轴器或右半联轴器(原动机的或工作机),需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时间、人力和设备,给实际使用带来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拆装弹性体的弹性联轴器,它在狭小的空间快 速拆装弹性联轴器的弹性体操作,又能具备GB5272梅花形弹性联轴器的优点,能够在不轴向移动半联轴器(原动机或工作机)的情况下,拆装弹性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装弹性体的弹性联轴器,它包括有传统结构GB5272的左半联轴器、右半联轴器、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增加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的腹板直径,在左半联轴器或右半联轴器的腹板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能穿过弹性体的腹板孔,该腹板孔的中心线平行于弹性联轴器中心线;所述的弹性体在左半联轴器或右半联轴器的腹板孔外侧有足够的弹性体轴向空间;在腹板孔外侧设有将弹性体挡在工作区内的旋转挡板,在旋转挡板上设有与腹板孔对应的挡板孔,该旋转挡板通过螺钉与腹板连接。所述的弹性体为整体阶梯状,一段为腰鼓形的工作段,一段为圆柱形的距离段。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上述拆装整体阶梯状弹性体轴向操作空间受限时,在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的幅板上,沿圆周方向均设有能穿过弹性体的腹板孔,在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的腹板外侧分别固定有旋转挡板(12);所述的弹性体分成直径近似的三段,中段为腰鼓形的工作段,两侧段为圆柱形的距离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在狭小的空间快速拆装弹性联轴器的弹性体操作,又能具备GB5272梅花形弹性联轴器的优点,能够在不轴向移动半联轴器(原动机或工作机)的情况下,拆装弹性体。附图说明图I是公知的GB5272弹性联轴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弹性体的放大示意图。图4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4左视半剖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弹性体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1、原动机;2、工作机;3、中间机件;4、弹性联轴器;5、左半联轴器;6、弹性体;6a、工作段;6b、距离段;7、腹板孔;8、螺钉;9、运动轨迹;10、中间机件孔;11、右半联轴器;12、旋转挡板;13、腹板;14、挡板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图2、图3所示右半联轴器11、弹性体6,增加左半联轴器5和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直径,在左半联轴器5或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能穿过弹性体的腹板孔7,该腹板孔7的中心线平行于弹性联轴器中心线;所述的弹性体6在左半联轴器5或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孔7外侧有足够的弹性体轴向空间;在腹板孔7外侧设将弹性体6挡在工作区内的旋转挡板12,在旋转挡板12上设有与腹板孔7对应的挡板孔14,该旋 转挡板12通过螺钉8与腹板13连接。所述的弹性体6为整体阶梯形,一段为腰鼓形的工作段6a,一段为任意形状的距离段6b。更换弹性体6时先拆下螺钉8,旋转挡板12使其上的预设的挡板孔14与右半联轴器11上的腹板孔7对正;弹性体6从中间机件3的中间机件孔10循其运动轨迹9,经上述的中间机件孔10、挡板孔14和腹板孔7,安装在两半联轴器相向的凹齿廓之间;再反向旋转挡板重复上述操作,安装相邻的弹性体6。此时两半联轴器的相对圆周运动已固定,剩余弹性体6在旋转挡板当前位置和再旋转一次就完成安装,检查各弹性体均安装到位后,旋转挡板旋转一角度,使弹性体6挡在旋转挡板12内,用螺钉8固定在右半联轴器腹板上。这样就可在不轴向移动半联轴器(原动机或工作机)时,拆装弹性体6。参见图4、图5、图6、图7所示其是本技术的改进型,在左半联轴器5和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13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能穿过弹性体的腹板孔7,在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的腹板外侧分别固定有旋转挡板12,所述弹性体6分为独立的6a、6b三段,腰鼓形的工作段6a在左半联轴器5和右半联轴器11相向的凹齿廓之间;两距离段6b分别在两联轴器腹板13的腹板孔7内;所述的段距离为能够径向、轴向定位的任意形状的段距离6b。更换弹性体6时,根据拆装需要,可以从左半联轴器5或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13上先拆下螺钉8,旋转挡板12使其上的预设的挡板孔14与左半联轴器5或右半联轴器11上的腹板孔7对正;用手夹住弹性体6的距离段6b、工作段6a,经腹板孔7、挡板孔14和中间机件孔10,取出;换上新的弹性体6,再反向旋转挡板重复上述操作,安装相邻的弹性体6。此时两半联轴器的相对圆周运动已固定,剩余弹性体6在旋转挡板当前位置和再旋转一次就完成安装,检查各弹性体均安装到位后,旋转挡板旋转一角度,使弹性体6挡在图2、图5所示区域内,用螺钉8固定在左半联轴器5或右半联轴器腹板上。这样就可在不轴向移动半联轴器(原动机或工作机)时,拆装弹性体6。本实施例弹性体6有十个,旋转挡板12上有五个挡板孔14,一个旋转挡板12上有五个螺钉孔8。便可在联轴器的输出端或输入端的任意端更换弹性体。同样可在不轴向移动半联轴器(原动机或工作机)时,拆装弹性体。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GB5272规定的各型式联轴器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的前提下做出 各种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拆装弹性体的弹性联轴器,它包括有传统结构GB5272的左半联轴器(5)、右半联轴器(11)、弹性体(6),其特征在于增加左半联轴器(5)和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13)直径,在左半联轴器(5)或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能穿过弹性体的腹板孔(7),该腹板孔(7)的中心线平行于弹性联轴器中心线;所述的弹性体(6)在左半联轴器(5)或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孔(7)外侧有足够的弹性体轴向空间;在腹板孔(7)外侧设将弹性体(6)挡在工作区内的旋转挡板(12),在旋转挡板(12)上设有与腹板孔(7)对应的挡板孔(14),该旋转挡板(12)通过螺钉(8)与腹板(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拆装弹性体的弹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6)为整体阶梯状,一段为腰鼓形的工作段(6a),一段为圆柱形的距离段(6b)。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拆装弹性体的弹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在左半联轴器(5)和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13)上,沿圆周方向均设有能穿过弹性体的幅板孔(7),在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的腹板外侧分别固定有旋转挡板(12),所述的弹性体(6)在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的腹板孔外侧有足够的弹性体轴向空间;所述的弹性体(6)分成直径近似的三段,中段为腰鼓形的工作段(6a),两侧段为能够径向、轴向定位的距离段(6b)。专利摘要一种方便拆装弹性体的弹性联轴器,它包括有传统结构GB5272的左半联轴器、右半联轴器、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增加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的腹板直径,在左半联轴器或右半联轴器的腹板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能穿过弹性体的腹板孔,该腹板孔的中心线平行于弹性联轴器中心线;所述的弹性体在左半联轴器或右半联轴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拆装弹性体的弹性联轴器,它包括有传统结构GB5272的左半联轴器(5)、右半联轴器(11)、弹性体(6),其特征在于:增加左半联轴器(5)和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13)直径,在左半联轴器(5)或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能穿过弹性体的腹板孔(7),该腹板孔(7)的中心线平行于弹性联轴器中心线;所述的弹性体(6)在左半联轴器(5)或右半联轴器(11)的腹板孔(7)外侧有足够的弹性体轴向空间;在腹板孔(7)外侧设将弹性体(6)挡在工作区内的旋转挡板(12),在旋转挡板(12)上设有与腹板孔(7)对应的挡板孔(14),该旋转挡板(12)通过螺钉(8)与腹板(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同顺,李姿萱,
申请(专利权)人:朱同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