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宏斌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机与转运装置分离的立体车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470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0:20
一种升降机与转运装置分离的立体车库,由存放汽车的立体车库内空间、汽车升降机、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车库运行控制系统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汽车对立体车库的进出,与汽车在车库内的存取,是由各自独立的汽车出入库升降机(1)与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2)进行;以及在汽车出入库升降机(1)运行空间内,设置一到多个可独立升降汽车升降台(15);在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2)内,一般设置1-2层或更多层可移动汽车存取台(20);并且随需存取汽车的数量多少与可使用存车空间的高度不同,在立体车库内可设置一到多个使用可移动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进行汽车存取的车库层单元;而在每一个车库层单元内,一般设置二到多层相互叠置的立体存车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内的汽车存车场新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城市里的汽车存车场,有地上存车场与地下存车场二种方式,但一般采用在地表或地下单一平面进行停车的较多,就是一些所谓的立体车库,虽然可在多层空间立体停车,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需要大量单独的地表空间来建造这样的车库,在寸土如金的城市内区域,存在严重的与人争地、与房争地问题,所以现在仍然有必要提出更好的存车场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要提出一种更实用的城市内立体汽车存车场新结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升降机与转运装置分离的立体车库,由存放汽车的立体车库内存车用空间、汽车升降机、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车库运行控制系统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汽车在立体车库内的进出,与汽车在车库内的存取,是由各自独立的汽车出入库升降机(I)与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2)进行;以及在汽车出入库升降机(I)运行空间内,设置一到多个可独立移动汽车的升降台(15);并且随需存取汽车的数量多少,与可使用存车空间的高度不同,在立体车库内可设置一到多个使用可移动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2)进行汽车存取的车库层单元;而在每一个车库层单元内,一般设置二到多层相互叠置的立体存车位。以及在每一汽车存储单元的二列立体存车架之间,设置一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移动通道(2),同时在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移动通道内,设置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2),以及在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内,可一般设置二层可移动汽车的汽车存取台(20)。城市内的立体汽车车库在采用这样方法建造时,就即可利用很小面积的地表土地,建造可大量存储汽车的多层大楼型地上立体车库。也可基本不利用地面土地,而是主要利用主干马路路面之上空间,建造过街天桥型立体车库。或者主要利用主干马路路面之下、主干马路路面外侧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下部,主干马路二侧的较小型街巷的马路下部,一般住宅小区内的道路、体育活动空间、绿化空间等地面之下,国家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办公楼楼前空地下部,马路二侧的临街商业楼楼前空地下部,大量建造地下存车场,所以这样的方法确实是一种可极大幅度减缓城市内街道路面停车与交通堵塞压力的实用存车技术。附图说明图I是城市内主干马路路面下方建造的其中一种车库平面结构布置示意图。图2是城市内主干马路路面下方建造的其中一种车库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城市内主干马路路面上方建造的其中一种车库俯视平面布置示意图。图4是城市内主干马路路面上方建造的其中一种车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城市内主干马路边侧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路面下方、主干马路二侧小巷路面下方、居住小区内道路路面下方等建造的立体车库平面布置示意图。图6是城市内主干马路边侧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路面下方、主干马路二侧小巷路面下方、居住小区内道路路面下方等建造的立体车库垂直剖面示意图。图7是一种城市内空地上方建造的多层大楼型立体车库垂直剖面示意图。图8-11是具二条汽车存取与转运通道的几种不同立体车库平面布置图。图12-13是其中一种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的二不同直立侧面侧视示意图。图14-15是另一种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的二个不同直立侧面侧视示意图。图16是车库内可随正存取汽车移动的停车板侧视结构与外形示意图。·图17是不使用停车板的一种汽车升降机上可移动升降台或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内可移动汽车存取台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内可移动汽车升降台与汽车存取台的另一种侧视剖面示意图。图19是揭去上表面水平盖板后的汽车存取台与汽车升降台的其中一种平面结构布置示意图。图20是不使用停车板的另一汽车升降机内可移动升降台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内的汽车升降机内可移动升降台上部表面外形布置示意图。图22是可从升降台将汽车牵引到前后方地面的一种牵引器结构外形示意图。图23是第二种不放置停车板的汽车升降机内可移动升降台侧视结构剖面图。图24是与图23配套的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内汽车存取台侧视剖面示意图。图25是与图23、24相互配套的立体车库内其中一种存车架的剖面示意图。图26是第三种不放置停车板汽车存取台的其中一侧面侧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7是不放置停车板的图26内汽车存取台另一侧面侧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8是不放置停车板的图26、27汽车存取台的上表面布置示意图。图内1汽车出入库升降机安装通道 2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安装通道 3车库边侧或中部的承重墙或间隔墙4不同存车位之间的立柱或间隔墙5立体车库上部的马路路面 6车库内的存车架或存车架上的停车板 7存车架上支撑停车板滚动轮的移动槽8车库内的汽车9汽车出入库升降机下方的地井10马路路面与机库顶板间的填充物11地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的汽车出入库升降机出入口与遮雨棚12汽车出入库升降机遮雨棚顶盖13马路路面14立体车库顶板与不同车库层单元间底板15汽车出入库升降机内的可移动升降台16驱动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的地面固定齿板17为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接触性供电的固定电源线18支撑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下部滚动轮的车库层单元底板表面凹槽19停车板上的下凹式轮胎定位槽20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上部的可移动汽车存取台21马路中部的间隔栏与具立柱车库支撑墙22具立柱车库支撑墙23驱动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移动的驱动轮 24防止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横向摇摆的上部滚动轮 25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上、下部的滚动轮或滑条 26转运装置下部弹性电源线接触点27可移动汽车存取台表面停车板下方滚动轮移动凹槽28移动停车板用的可伸缩存取汽车装置外套29移动停车板用可伸缩存取汽车装置内杆30具驱动滚齿的汽车出入库升降台或转运装置内可升降汽车存取台四角支撑立柱 31停车板上表面或可移动升降台与存取台表面的水平盖板 32可升降或不可升降的停车板表面下凹式轮胎定位槽33停车板下部的滚动轮 34能推动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抬升车轮装置进行前后或左右移动的齿杆35控制可移动存取台向二侧规则滑动的槽孔或可插入凸起36可前后左右移动的抱托式抬升车轮装置37控制车轮抬升装置移动的齿杆38锥形传动齿轮组39可推动锥形传动齿轮组转动的齿杆 40可推动丝杆旋转的齿轮、链轮或皮带轮 41平行钢板式汽车前轮定位槽42平行钢板式汽车后轮停留位置43可移动汽车升降台表面的补平体44可向后方或后下方移动的支撑体45上部可滑动平台台面46推动可滑动平台台面移动的旋转齿杆47可旋转式支撑体48可旋转式支撑体旋转轴49推动可向上托举汽车托架体升降的驱动轮50连接驱动轮的连轴51可向上托举汽车的托架体52可向上托举汽车的前部托架体53可向上托举汽车的中部托架体54可向上托举汽车的后部托架体57牵引器的可上升牵引杆储放位置与滑动槽58牵引器的牵引杆59牵引杆前部的可旋转牵拉装置60升起可旋转牵拉装置的牵引绳61牵引器牵引杆安装平面62控制推举汽车托架体升降的齿杆。具体实施方式在本立体车库的地上或地下存车空间内,可制作一到多个上下重叠布置的相对独立车库层单元;而每一相对独立车库层单元内的立体存车位,可制作为3层。也可制作为4层。当然也可制作为1-2层或多于4层。一般可能以制作为3-4层立体存车位最具实用性。在本立体车库的汽车出入库升降机移动通道(I)内,安装有具可移动升降台(15)的汽车出入库升降机。为提高汽车存取速度,在安装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与转运装置分离的立体车库,由存放汽车的立体车库内存车用空间、汽车升降机、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车库运行控制系统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汽车在立体车库内的进出,与汽车在车库内的存取,是由各自独立的汽车出入库升降机(1)与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2)进行;以及在汽车出入库升降机(1)运行空间内,设置一到多个可独立移动汽车的升降台(15);并且随需存取汽车的数量多少,与可使用存车空间的高度不同,在立体车库内可设置一到多个使用可移动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2)进行汽车存取的车库层单元;而在每一个车库层单元内,一般设置二到多层相互叠置的立体存车位。以及在每一汽车存储单元的二列立体存车架之间,设置一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移动通道(2),同时在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移动通道内,设置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2),以及在汽车存取与转运装置内,一般设置二层可移动汽车的汽车存取台(2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郭宏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