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架式大跨度组合预应力公路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967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架式大跨度组合预应力公路桥梁,其包括构架桥梁体、设置在构架桥梁体下部的复合底梁以及八字连接梁;的构架桥梁体内设置有纵向筒管,在纵向筒管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的钢绞线,的复合底梁内设置有复合筒管,的八字连接梁内设置有连接筒管,在复合筒管和连接筒管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的钢绞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按工况条件优化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采用构架式组合预应力的新工艺,以构架桥梁体为承载主体,利用复合底梁加大承载面,再利用八字连接梁把大承载面分成若干个梯形或三角形的小承载面,促使钢筋混凝土桥梁体形成小面受压大面承载的特殊功能。能充分体现构架结构的优势,增加钢筋混凝土桥梁体的承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构架式大跨度组合预应力公路桥梁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的连续建设,在我国已有十几年了。由此而带动的预应力行业已趋于成熟,已有了多种通用的产品和多项实用的工艺、技术。在实施大交通网络的过程中,桥梁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已从传统的构造方式过渡到了现代结构的先进水平。由于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地方公路也都采用板梁、T梁、箱梁的结构方式。因此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工程造价。在推行高标准、高造价的同时实际上已影响到了经济落后地区和西部山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的交通行业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特别大,地质状况、施工条件也特别复杂,因有不计其数的山川、沟坡、河流、坑塘、湖泊纵贯分布于交通干线、以及地方公路的沿线,为此建造大、中、小桥梁的数量特别多,投资也特别大,如何利用地方资源,如何利用现有工况条件,如何实施地方公路规划,确实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新课题。西部山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都存在着川大、沟深、坡高、河宽等交通不发达的现状,由此证明进行结构创新、节约工程造价是很有必要的。依据国家建设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依据公路桥梁的“设计规范”,依据各个地区的工况条件,研制一种“结构功能齐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架式大跨度组合预应力公路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桥梁体(1)、设置在构架桥梁体(1)下部的复合底梁(2)以及八字连接梁(3);所述的构架桥梁体(1)内设置有纵向筒管(4),在纵向筒管(4)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的钢绞线(7),所述的复合底梁(2)内设置有复合筒管(5),所述的八字连接梁(3)内设置有连接筒管(6),在复合筒管(5)和连接筒管(6)内设置有经张拉产生预应力的钢绞线(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武张文臣吕荣军陈鸿金刘永书陈黎王双团周向军徐文明王水成马连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燕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