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74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以压纱组织的结构方式集挂在上表面层(1)的延展线(11)、(12)和下表面层(2)的延展线(21)、(22)之上。由于采用了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设计,连接纱线承受不到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拉刮作用力,所以可以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容易拉断的纤维来作为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的连接纱线,在浸渍树脂后,该中间连接纱线将自动挺出间隔高度。这拓展了织物的最终用途,尤其可以用作产业用织物,或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经编间隔织物,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
技术介绍
经编间隔织物是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生产的一种三维立体织物,是用前后针床共同编织而成的,是由上下表层和将两表层连接在一起的间隔纱线构成的中间层组合在一起的整体三层结构。其间隔中空结构使织物具备一些独特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其隔音防震、阻热保温、轻质高弹等功能性能,在产业用织物及纺织复合材料领域应该具有较好应用前·旦-5^ O目前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间隔纱线与上下表层的联系形式为添纱结构形式,即中间间隔纱线与上表层或下表层的纱线并合垫喂在前针床或后针床的织针上一起成圈形成的。这种添纱结构的成圈形式限制了所能使用的原料的种类,尤其是中间间隔纱线的原料种类,一般都是采用合成纤维的居多,例如涤纶、锦纶、丙纶等,而且为使中间间隔层撑开上下表层,中间间隔层的纱线通常使用合成纤维单丝的原料结构形式,因为如果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将在成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织针拉断。经编间隔织物如果想要在产业织物及纺织复合材料领域发挥作用,就必须采用高性能纤维,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以提高产品的性能;经编间隔织物在作复合材料增强体用时,中间间隔层就必须在与树脂进行复合成型时能够自动撑开,使成型后的材料成为具有撑开高度的三维结构形式,这就要求中间间隔层的纱线最好是采用无捻复丝的结构形式,例如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因为该类原料在浸溃树脂后能够自动挺直,具有撑开间隔高度的作用。上述就对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层纱线提出了既要使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这类易脆断的纤维,又不能在编织过程中产生断裂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以便将玻璃纤维碳纤维易脆断的原料用于间隔织物的中间间隔层的纱线。本技术是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是将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以压纱组织结构方式集挂在上表面层I的延展线11、12和下表面层2的延展线21、22之上形成的;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可以各为两梳织物结构,也可各为单梳织物结构;当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各为两梳织物结构时,两梳织物结构的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可为编链、经平、经绒、经斜或经缎的任意方式的组合;当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各为单梳织物结构时,其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可为经平、经绒、经斜或经缎的任意一种;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可以是由两梳来形成的,也可以是由单梳来形成;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可为平布结构形式,也可为网眼结构形式。本技术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的优点在于(I)采用了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设计,将经编间隔织物传统的成圈式连接改为非成圈式后,连接纱线承受不到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拉刮作用力,所以可以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容易拉断的纤维来作为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的连接纱线,这拓展了织物的最终用途,尤其可以用作产业用织物。(2)采用了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设计,就可以使用无捻粗纱来作为中间的连接纱线,而无捻粗纱在浸溃树脂后,能够使纱线挺直,这有助于将经编间隔织物作为中空结构的复合材料板材的增强体,因为在浸溃树脂后,经编间隔织物增强体的中间的无捻粗纱将自动挺出间隔高度。附图说明 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非成圈式连接下表层的压纱组织结构连接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示意图。图中1.上表面层 2.下表面层 3.连接纱线11,12.上表面层的延展线 21、22.下表面层的延展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I请参见图I、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I是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都是单梳经平组织,为平布结构形式;是将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以压纱组织结构方式集挂在上表面层I的单梳经平组织的延展线11、12和下表面层2的单梳经平组织的延展线21、22之上形成的。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2是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上表面层I是双梳的经平绒组织,下表面层2为双梳的编链经平组织,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都为平布结构形式;是将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以压纱组织结构方式集挂在上表面层I的双梳的经平绒的延展线和下表面层2的双梳的编链经平组织的延展线之上形成的。权利要求1.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以压纱组织的结构方式集挂在上表面层(I)的延展线(11)、(12)和下表面层(2)的延展线(21)、(22)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各为两梳织物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各为单梳织物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 织物,其特征在于两梳织物结构的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为编链、经平、经绒、经斜或经缎的任意方式的组口 ο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单梳织物结构的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可为经平、经绒、经斜或经缎的任一方式。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上表面层(I)和下表面层(2)可为平布结构形式,也可为网眼结构形式。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是由两梳形成的。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是由单梳形成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以压纱组织的结构方式集挂在上表面层(1)的延展线(11)、(12)和下表面层(2)的延展线(21)、(22)之上。由于采用了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设计,连接纱线承受不到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拉刮作用力,所以可以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容易拉断的纤维来作为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的连接纱线,在浸渍树脂后,该中间连接纱线将自动挺出间隔高度。这拓展了织物的最终用途,尤其可以用作产业用织物,或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文档编号D02G3/40GK202705656SQ20122014585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周罗庆, 姜晓彤, 周超美 申请人:江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以压纱组织的结构方式集挂在上表面层(1)的延展线(11)、(12)和下表面层(2)的延展线(21)、(22)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罗庆姜晓彤周超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