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煤气柜离线回收煤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3478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炉煤气柜离线回收煤气装置,包括煤气柜,煤气柜分别与转炉煤气输入和煤气输出管道连通,煤气输出管道上设置电除尘器和加压站,转炉煤气输入管道上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转炉煤气输入管道与煤气输出管道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一连通管上安装第一电控阀和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连通管另一端与高炉煤气管道连接,第二连通管上安装第二电控阀、第二流量调节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连通管与煤气输出管道之间的第一连通管上安装第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控阀、流量调节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转炉煤气柜停机检修过程中确保转炉煤气能够有效回收利用,不会造成燃料浪费,降低企业检修煤气柜时的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炉煤气柜,具体地说是一种转炉煤气柜离线回收煤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钢铁企业均将转炉排放的转炉煤气进行回收,替代常规燃料用于供热或发电,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为了保证转炉煤气回收利用时压力、流量及热值恒定,需采用煤气柜对转炉排放的煤气进行收集、存储及恒压。煤气柜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密封橡胶老化、气柜侧板及活塞板腐蚀等问题,构成安全隐患。为了彻底根除煤气柜的安全隐患,需定期对煤气柜进行检修,检修过程中煤气柜需停机,煤气柜检修期间转炉排放的煤气会被白白浪费掉,因此目前每对煤气柜进行一次检修均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这个原因,目前各钢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钢铁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有意延长煤气柜的检修周期,导致煤气柜长期带有安全隐患,而一旦出现煤气泄漏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煤气柜离线回收煤气装置,它能够在转炉煤气柜停机检修过程中确保转炉煤气能够有效回收利用,不会造成燃料浪费,大幅降低企业检修煤气柜时的成本。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煤气柜,煤气柜分别与转炉煤气输入管道和煤气输出管道连通,煤气输出管道上设置电除尘器和加压站,转炉煤气输入管道上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转炉煤气输入管道与煤气输出管道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一连通管上安装第一电控阀和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电控阀和第一流量调节阀之间的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一端连接,第二连通管另一端与高炉煤气管道连接,第二连通管上安装第二电控阀、第二流量调节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连通管与煤气输出管道之间的第一连通管上安装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均与控制器连接。转炉煤气输入管道与第一流量调节阀之间的第一连通管上设置放散管,放散管上安装放散阀。放散管与高炉煤气管道连通,放散管上安装单向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是由煤气输出管道向高炉煤气管道导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在转炉煤气柜停机检修过程中确保转炉煤气能够有效回收利用,不会造成燃料浪费,大幅降低企业检修煤气柜时的成本等。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转炉煤气柜离线回收煤气装置,包括煤气柜1,煤气柜I分别与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和煤气输出管道3连通,煤气输出管道3上设置电除尘器7和加压站8,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上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9,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与煤气输出管道3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4连通,第一连通管4上安装第一电控阀5和第一流量调节阀6,第一电控阀5和第一流量调节阀6之间的第一连通管4与第二连通管10 —端连接,第二连通管10另一端与高炉煤气管道11连接,第二连通管10上安装第二电控阀12、第二流量调节阀1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4,第二连通管10与煤气输出管道3之间的第一连通管4上安装第三压力传感器15,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14、第三压力传感器15、第一电控阀5、第二电控阀12、第一流量调节阀6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3均与控制器16连接。煤气柜I关闭后,第一电控阀5打开,转炉煤气经第一连通管4进入煤气输出管道3,经电除尘器7除尘、加压站8加压后用于供热或发电。由于转炉煤气排放时的压力波动较大,如果不对转炉煤气进行稳压处理,会给转炉煤气用户带来影响,因此需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9监测到的转炉煤气的实际排放压力数据,分情况采用高炉煤气对其压力进行补充当转炉煤气的压力 阀6的开度将煤气输出管道3内的压力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煤气输出管道3内的压力数据由第三压力传感器15监测;当转炉煤气的压力不足以满足回收要求时,控制器16将第二电控阀12打开,向第一连通管4内引入高炉煤气,通过高炉煤气的压力将煤气输出管道3内的压力维持在适当范围内,控制器16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14监测的第二连通管10内压力数据来控制第二流量调节阀13的开度,来对高炉煤气的通入量进行控制;当转炉煤气无排放时,第一压力传感器9监测的压力数据低于控制器16预设的临界值,控制器16自动将第一电控阀5切断,此时煤气输出管道3内的压力全部由高炉煤气提供。本技术能够在转炉煤气柜停机检修过程中确保转炉煤气能够有效回收利用,不会造成燃料浪费,大幅降低企业检修煤气柜时的成本。本技术为了防止在转炉煤气大量排放时第一连通管4内压力过高,可在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与第一流量调节阀6之间的第一连通管4上设置放散管17,放散管17上安装放散阀18。当第一连通管4内压力超过放散阀18的预设安全值时,放散阀18自动放散一部分转炉煤气,使第一连通管4内压力恢复至安全值以下。本技术为了防止转炉煤气长时间大量排放时,放散阀18长时间放散转炉煤气,可将放散管17与高炉煤气管道11连通,放散管17上安装单向阀19,单向阀19的导通方向是由煤气输出管道3向高炉煤气管道11导通。该结构可将放散阀18放散的转炉煤气引入高炉煤气管道11,防止转炉煤气大量外排到空气中引发意外事故,放散的转炉煤气进入高炉煤气管网中,被大量高炉煤气稀释,不会对高炉煤气管网产生影响。单向阀19可防止高炉煤气管网内部的压力对放散阀18产生影响。权利要求1.转炉煤气柜离线回收煤气装置,包括煤气柜(1),煤气柜(I)分别与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和煤气输出管道(3)连通,煤气输出管道(3)上设置电除尘器(7)和加压站(8),其特征在于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上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9),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与煤气输出管道(3)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4)连通,第一连通管(4)上安装第一电控阀(5)和第一流量调节阀(6),第一电控阀(5)和第一流量调节阀(6)之间的第一连通管(4)与第二连通管(10) —端连接,第二连通管(10)另一端与高炉煤气管道(11)连接,第二连通管(10)上安装第二电控阀(12)、第二流量调节阀(1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4),第二连通管(10)与煤气输出管道(3)之间的第一连通管(4)上安装第三压力传感器(15),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14)、第三压力传感器(15)、第一电控阀(5)、第二电控阀(12)、第一流量调节阀(6)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3)均与控制器(1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炉煤气柜离线回收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与第一流量调节阀(6)之间的第一连通管(4)上设置放散管(17),放散管(17)上安装放散阀(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煤气柜离线回收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放散管(17)与高炉煤气管道(11)连通,放散管(17)上安装单向阀(19),单向阀(19)的导通方向是由第一连通管(4)向高炉煤气管道(11)导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炉煤气柜离线回收煤气装置,包括煤气柜,煤气柜分别与转炉煤气输入和煤气输出管道连通,煤气输出管道上设置电除尘器和加压站,转炉煤气输入管道上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转炉煤气输入管道与煤气输出管道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一连通管上安装第一电控阀和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连通管另一端与高炉煤气管道连接,第二连通管上安装第二电控阀、第二流量调节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连通管与煤气输出管道之间的第一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转炉煤气柜离线回收煤气装置,包括煤气柜(1),煤气柜(1)分别与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和煤气输出管道(3)连通,煤气输出管道(3)上设置电除尘器(7)和加压站(8),其特征在于: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上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9),转炉煤气输入管道(2)与煤气输出管道(3)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4)连通,第一连通管(4)上安装第一电控阀(5)和第一流量调节阀(6),第一电控阀(5)和第一流量调节阀(6)之间的第一连通管(4)与第二连通管(10)一端连接,第二连通管(10)另一端与高炉煤气管道(11)连接,第二连通管(10)上安装第二电控阀(12)、第二流量调节阀(1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4),第二连通管(10)与煤气输出管道(3)之间的第一连通管(4)上安装第三压力传感器(15),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14)、第三压力传感器(15)、第一电控阀(5)、第二电控阀(12)、第一流量调节阀(6)和第二流量调节阀(13)均与控制器(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英陈五升汪高春贾仕文于民李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