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237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地板,其包括:第一增强层,该第一增强层由树脂混合至少一种高强度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层;第二增强层,该第二增强层由树脂混合至少一种高强度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层;以及中间层,该中间层位于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之间,该中间层为复合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地板具有耐潮、耐腐蚀以及承受能力强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地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底部的复合材料地板。
技术介绍
现今,集装箱运输已在全球得以广泛应用。传统的通用货物集装箱一般由一对侧墙、门端、前端、顶板、底部组成。底部由底架结构和地板组成,目前,集装箱中所使用的地板绝大部份是木地板,由于近几年来,全球日益重视对森林的保护,使得现有的集装箱木地板的原料供应受到极大的制约,这使得木地板的供应紧张,另一方面,由于集装箱地板承受的货物一般为重型物体,加上木地板的承受能力较差,因此,容易在重型物体的压力下发生断裂,另外,木地板的耐潮和耐腐蚀性差,使用寿命短。因此,急需提出一种新型地板以解决目前木地板抗压能力弱、耐潮和耐腐蚀性能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木地板存在耐潮和耐腐蚀性差以及使用寿命短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复合材料地板,该复合材料包括第一增强层,该第一增强层由增强复合材料层;第二增强层,该第二增强层增强复合材料层;以及中间层,该中间层位于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之间,该中间层为复合材料层。在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中,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的厚度为3至12毫米,该中间层的厚度为4至22毫米。在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中,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的厚度为3至9毫米,该中间层的厚度为9至22毫米。在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中,该中间层为树脂复合材料层或木材复合材料层。在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中,该木材复合材料层包括多层木质单板。在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中,该中间层包括多个孔槽。在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中,该孔槽的形状为U型、圆形、椭圆形、T型、拱形或三角形。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地板因其在中间层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因此该复合材料地板与传统木地板相比,其具有抗压能力强、耐潮和耐腐蚀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复合材料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复合材料地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复合材料地板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为更清楚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在此定义一名称,并对该名称进行解释说明增强复合材料层是指由树脂混合至少一种高强度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层,该树脂由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该高强度材料包括玻璃纤维。请参照图1,其为本技术复合材料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复合材料地板10包括,第一增强层11,第二增强层13以及位于第一增强层11和第二增强层13之间的中间层12。第一增强层11和第二增强层13 二者的材质相同,均是由树脂混合至少一种高强度材料制成,其中该高强度材料包括玻璃纤维,树脂则是由密度较小的材料,例如,聚氨酯、 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在此,所列举的树脂仅是用于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优选地,该第一增强层11和第二增强层13的厚度为3至12毫米,其厚度范围可保证该复合材料地板10具有足够的强度承受重型货物。更优选地,该第一增强层11和第二增强层13的厚度为3至9毫米。需说明的是,玻璃纤维的铺设方向与地板的长度方向一致。中间层12为未混合高强度材料(如,玻璃纤维)的密度较小的复合材料层,其主要由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而成,以上仅是列举说明构成复合材料的树脂种类,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优选地,该中间层12的厚度为4至22毫米。更优选地,该中间层12的厚度为9至22毫米。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地板10其上部分和下部分均是增强层,而中间则是一般的复合材料层,其与市场上完全由增强复合材料层组成的复合材料地板相比,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因为其上部分和下部分为增强层,因此,其强度上与完全没有添加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地板相比,其能够承受的压力更大,另外,与传统的木地板相比,其又具有耐潮、耐腐蚀以及抗压强度大的特点,再者,由于中间层12为密度较小的复合材料层,因此与木地板相比,其在重量更轻。请参照图2,其为本技术复合材料地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中间层21为多层木质的单板组成,其设置多层单板的目的在于可进一步加强该复合材料地板20的承受重物能力。而该中间层21顶面和底面的第一增强层11和第二增强层13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和特征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请参照图3,其为本技术复合材料地板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复合材料地板30整体呈长方体,其包括第一增强层11,第二增强层13以及位于第一增强层11和第二增强层13之间的中间层31。本实施例与上述两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中间层31包括多个呈U型的孔槽312,其从该复合材料地板30纵向方向的一侧面连通至该纵向方向的另一侧面,在此,孔槽312的设置位置并不受限于本实施例,其也可设置在复合材料地板30横向方向上的侧面。同理,孔槽312的形状也并不受限于本实施例,其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T型、拱形或三角形等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设置此孔槽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减轻该复合材料地板30的重量,另一方面也可起美化的作用,以呈现给使用者设计的美感。在制造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地板的方法包括,例如,将第一增强层、第二增强层和中间层分别制作成层压板后,通过一粘结胶将三者结合粘结在一起,另外,也可以先制作中间层,然后在中间层的顶面和底面制作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复合材料地板放置到集装箱底部的底架时,其长度方向与集装箱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可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在集装箱底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复合材料地板因其上部和下部采用混有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层,而中间层为未混有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层,使其与与市场上完全由增强复合材料层组成的复合材料地板相比,降低了材料成本,而强度上与完全没有添加高强度材料的复合材料地板相比,其又能够承受的更大的压力,另外,与传统的木地板相比,其又具有耐潮、耐腐蚀以及抗压强度大的特点,另外,由于中间层为度较小的复合材料层,因此与木地板相比,其重量更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增强层,该第一增强层为增强复合材料层; 第二增强层,该第二增强层为增强复合材料层;以及 中间层,该中间层位于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之间,该中间层为复合材料层。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的厚度为3至12毫米,该中间层的厚度为4至22毫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的厚度为3至9毫米,该中间层的厚度为9至22毫米。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中间层为树脂复合材料层或木材复合材料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木材复合材料层包括多层木质单板。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中间层包括多个孔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孔槽的形状为U型、圆形、椭圆形、T型、拱形或三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增强层,该第一增强层为增强复合材料层;第二增强层,该第二增强层为增强复合材料层;以及中间层,该中间层位于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之间,该中间层为复合材料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的厚度为3至12毫米,该中间层的厚度为4至22毫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的厚度为3至9毫米,该中间层的厚度为9至22毫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中间层为树脂复合材料层或木材复合材料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木材复合材料层包括多层木质单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中间层包括多个孔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地板,其特征在于,该孔槽的形状为U型、圆形、椭圆形、T型、拱形或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思东陈竟华杨书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