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包括底部设有出料通道的料斗、设置在所述料斗下方和管材自动包装机工作台之间的传送机构。通过设置料斗,使得管材可以集中堆放在料斗内,通过在料斗底部设置出料通道,使得料斗内的管材可以从出料通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从料斗内自动滑出,通过在料斗下方和管材自动包装机工作台之间设置传送机构,使得从料斗出料通道滑出的管材可以被传送机构送至管材自动包装机工作台,以完成自动取管的工序,方便管材自动包装机对管材进行包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实现自动取管,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材的包装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需要对直径较小的管材进行包装时,通常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操作时,先选取预设数量的管材平行放置在一起,在每根管材的两端套上端盖;利用捆带将多根管材捆扎在一起形成单捆管材组;再利用支架通过两个支点将管材组架起;将包装袋端部打开并从管材组的一端套上,沿管材组拉动包装袋直至管材组的另一端。在包装袋经过·支架时,需要将管材组抬起才能将包装袋拉动,并且要预估所需包装袋的长度,将预估长度的包装袋先通过支架位置;再将管材组放到支架上,继续将包装袋向管材组另一端拉动;在包装袋经过另一支点的支架时需要采用同样的方式才能通过;然后按照管材组长度切断包装袋,并将管材组两段的包装袋封口,才完成整个管材的包装。整个包装过程,均采用人工操作,效率低;并且很容易造成包装袋的损坏,影响到整体的外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多管材进行自动包装的管材自动包装机。在管材自动包装机中需要根据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工作进程进行自动定量取管,而现有技术中没有这种自动取管装置,通常是通过人工方式定量取管,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取管的方式而造成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能够根据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工作进程自动地、连续不断地向工作台输送定量的管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包括底部设有出料通道的料斗、设置在所述料斗下方和管材自动包装机工作台之间的传送机构。在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料通道出口和管材自动包装机工作台之间的传送带和驱动传送带运动的传送驱动器,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定位管材的定位槽。通过设置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传送驱动器,并在传送带上设置定位槽,使得从料斗落下的管材能够被定位在传送带的定位槽内,并通过传送驱动器带动传送带移动,使得传送带上能够从料斗底部获取多根管材。在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中,所述出料通道的截面形状与单根管材相匹配,使得出料通道在同一时间仅可通过一根管材。这样同一时刻只能从一个出料通道向传送带落下一根管材,方便控制取管数目。在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中,设置传送带相对出料通道出口处的距离满足位于定位槽槽顶的管材不能通过出料通道出口和传送带之间的间隙,而位于定位槽槽底的管材能够通过出料通道出口和传送带之间的间隙。这样,只有管材从出料通道落入定位槽槽底时才能通过传送带传送,而位于定位槽槽顶的管材不能被传送带传送;即传送带上的一个定位槽只能从出料通道处取出一根管材,这样在传送带通过出料通道时,保证了每个定位槽上均能取得一根管材,方便通过控制传送带的移动距离来统计取管的数目。在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中,所述料斗沿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的截面形状设置为V形,所述出料通道位于V形底部。这样,料斗内的管材能够自动沿侧壁滑动至出料通道处。在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中,所述料斗底部设有两个出料通道,所述料斗沿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的截面形状设置为W形,所述两个出料通道位于W形底部。这样,同时有两个出料通道向传送带输送管材,提高了取管效率。在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中,所述出料通道与料斗连接处设有搅动料斗内底部的管材的搅动机构;从而防止管材在出料通道入口处卡死。在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中,所述搅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料斗侧壁上且位于出料通道入口处的搅动棍,设置在料斗外侧驱动搅动棍转动的搅动驱动器。在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中,所述料斗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搅动棍相匹配的搅动缺口,所述搅动棍转动设置在所述搅动缺口内,所述搅动缺口沿搅动棍轴向的长度小于待处理管材的长度。在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中,所述搅动棍为一侧设有轴向凸起的滚轴。实施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料斗,使得管材可以集中堆放在料斗内,通过在料斗底部设置出料通道,使得料斗内的管材可以从出料通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从料斗内自动滑出,通过在料斗下方和管材自动包装机工作台之间设置传送机构,使得从料斗出料通道滑出的管材可以被传送机构送至管材自动包装机工作台,以完成自动取管的工序,方便管材自动包装机对管材进行包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实现自动取管,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在本技术所述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优选实施例中,包括料斗10和传送机构20。其中,料斗10底部设有出料通道11,供料斗10内的管材I滑向传送机构20 ;传送机构20设置在料斗10下方和管材自动包装机工作台(图中未示出)之间,以便将从料斗10内滑下的管材I输送至工作台进行自动包装。优选设置传送机构20包括传送带21和传送驱动器22,其中传送带21设置在料斗出料通道出口 Ila和工作台之间,传送驱动器22驱动传送带21移动;传送带21上设有定位管材I的多个定位槽23,优选设置相邻两定位槽23的间距相等。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优选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带21,两传送带21有传送驱动器22驱动同步移动。料斗10设置在两传送带21的上方,料斗10在垂直传送带21行进方向上的长度略大于待包装管材I的长度,料斗10上与传送带21行进方向垂直的两侧面倾斜设置,这样料斗10内的管材I能够自动滚入料斗10底部的出料通道11。两传送带21之间的间距小于带包装管材I的长度,这使得从出料通道11滑出的管材I能够被两传送带21支撑进行输送。定位槽23优选设置为V形,使得管材I可被定为在定位槽23内,并随传送带21移动而移动。优选设置出料通道11的截面形状与单根管材I相匹配,如设置为平行四边形,其宽度正好与一根管材I的直径相匹配,使得出料通道11在同一时刻仅可供一根管材I通过。这样每次从一个出料通道11中仅可滑落一根管材I到传送带21上。优选设置传送带21相对于出料通道出口 Ila处的距离满足当传送带21上某一 定位槽槽顶23a位于出料通道出口 Ila的正下方时,从出料通道11滑出的管材I正好落在定位槽槽顶23a,此时定位槽槽顶23a到出料通道出口 Ila之间的间隙小于管材I直径,使得该管材I的一部分仍位于出料通道11内,不能通过出料通道出口 Ila和传送带21之间的间隙;当传送带21上某一定位槽槽底23b位于出料通道出口 Ila的正下方时,从出料通道11滑出的管材I正好落在定位槽槽底23b内,此时该管材I的顶侧边缘比出料通道出口Ila低,即该管材I完全脱离出料通道11,使得管材I能够通过出料通道出口 Ila和传送带21之间的间隙,并随传送带21移动,达到取管的目的。这样,每次从每个出料通道11中获取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取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有出料通道的料斗、设置在所述料斗下方和管材自动包装机工作台之间的传送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虹宾,梁业兴,凌中水,潘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