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剎车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90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自行车的剎车夹器,在连接到自行车剎车装置的线材于紧迫状态时,第一及第二线连接件相对靠近,使第一与第二悬臂相对作动,进而使第一与第二轨件透过滚轴而作相对运动,滚轴可在连接件的长轨槽内上下移动,且连接件以第一及第二枢件分别可枢转地固定第一与第二悬臂,藉此,令第一与第二悬臂以长轨槽为中心,使可移除地连接在第一与第二长槽的二剎车块相对靠近,以进行剎车作动,且第一与第二悬臂分别对二剎车块的作用力较平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剎车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的剎车夹器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技术的自行车剎车夹器,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430427号,揭露一种自行车煞车夹器,其包括二相对设置的掣动臂和二分别结合于两掣动臂的结合组件,各结合组件包括有一轴套、一套设抵靠于轴套前端的封盖、一套设于轴套且两端分别卡掣于掣动臂与封盖的弹性组件,以及一螺栓;本技术于轴套后端和封盖均设有可供螺栓头埋藏收容的埋头槽,让本技术可依车架形式采取正向装配或反向装配,本技术于封盖设有不同相对宽度距离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另,请再参考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公告第1362341号,揭露一种碳纤维自行车煞车·夹器,其藉由碳纤维材质的一弧形杆及一三角杆等简易构件,组成的碳纤维自行车煞车夹器,其中,该弧形杆的定位部锁设有一第一来令片,该弧形杆固定部设有一煞车内线夹制组,且该弧形杆弧形面的穿槽具有二夹臂,各该夹臂间设有一弹片;该三角杆的第一端部设有一第二来令片,第二端部设有一煞车线连接器,第三端部枢接于该弧形杆接近中间位置且贯穿各该夹臂的孔,且该第三端部与该第一端部间具有一弧状侧壁,该侧壁抵接该弹片内侧。上述的弧形杆及三角杆的作用点在同一端,且中心处为可转动地固定,可能导致对二剎车块的施力不平均,影响剎车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作用力平均的自行车的剎车夹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剎车夹器,包括—第一悬臂,具有一第一横向部以及一第一竖直部,该第一竖直部的一端连接在该第一横向部的两端之间,该第一横向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线连接件,该第一横向部远离该第一线连接件的一端朝下具有一第一轨件,该第一竖直部邻近该第一横向部的一端穿设有一第一枢孔,该第一枢孔的开孔方向与该第一横向部的轴向方向垂直;一第二悬臂,设置在该第一悬臂的一侧,该第二悬臂具有一第二横向部以及一第二竖直部,该第二横向部的一端与该第二竖直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二横向部远离该第二竖直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二线连接件,该第一线连接件透过一线材与该第二线连接件可相对运动地连接,且该第二横向部朝该第一悬臂方向延伸出一平台,该平台上相对应该第一轨件处形成一第二轨件,该第二横向部与该第二竖直部的连接处具有一第二枢孔;一连接件,设置在该第一悬臂远离该第二悬臂的一侧,该连接件具有一第一倾斜部及一第二倾斜部,该第一倾斜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倾斜部的一端相连接并形成Λ型,该第一倾斜部底端具有一第三枢孔,该第三枢孔相对应该第一悬臂的该第一枢孔设置,该第一枢孔及该第三枢孔以一第一枢件穿经而可枢转地固定,该第二倾斜部的底端具有一第四枢孔,该第四枢孔系相对应该第二悬臂的该第二枢孔设置,该第二枢孔与该第四枢孔以一第二枢件穿经而可枢转地固定,该第一倾斜部与该第二倾斜部的连接处具有垂直的一长轨槽;以及一滚轴,可滚动地夹设在第一轨件与该第二轨件之间,并可在该长轨槽内移动。其中,该第一竖直部远离该第一横向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长槽,该第一长槽的开孔方向与该第一枢孔的开孔方向垂直,该第二竖直部远离该第二横向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长槽,其开孔方向与该第一长槽的开孔方向相同。其中,该第一长槽与该第二长槽分别可移除地连接一剎车块。其中,该第一轨件及该第二轨件作相对方向的移动,并带动该滚轴的滚动。 其中,该第二横向部的两端之间设置有一弧槽。其中,该滚轴具有一第一环部、一轴部、一第二环部以及一第三环部,该第一环部及该第二环部与该轴部的两端连接,该第二环部远离该轴部的一端与该第三环部连接,该第二环部的外径小于该第三环部的外径,该轴部可滚动地夹设在第一轨件与该第二轨件的间,该第一环部位于该第一轨件与该第二轨件外并邻近该第二悬臂,该第二环部及该第三环部位于该长轨槽内。其中,该线材为一钢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藉由上述结构,令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以长轨槽为中心,使可移除地连接在第一长槽与第二长槽的二剎车块相对靠近,以进行剎车作动,且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分别对二剎车块的作用力较平均,避免影响剎车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自行车的剎车夹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行车的剎车夹器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行车的剎车夹器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行车的剎车夹器的透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自行车的剎车夹器的透视作动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自行车的剎车夹器;2第一悬臂;21第一横向部;211第一线连接件;212第一轨件;22第一竖直部;221第一枢孔;222第一长槽;3第二悬臂;31第二横向部;311第二线连接件;312弧槽;313平台;314第二轨件;32第二竖直部;321第二长槽;322第二枢孔;4连接件;41第一倾斜部;411第三枢孔;42第二倾斜部;421第四枢孔;43长轨槽;5滚轴;51第一环部;52轴部;53第二环部;54第三环部;6线材;71第一枢件;72第二枢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I至图5,本技术的自行车的剎车夹器I包括一第一悬臂2、一第二悬臂3、一连接件4以及一滚轴5。第一悬臂2具有一第一横向部21以及一第一竖直部22,第一竖直部2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横向部21的两端之间,第一横向部2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线连接件211,第一横向部21远离第一线连接件211的一端朝下具有一第一轨件212,第一竖直部22邻近第一横向部21的一端穿设有一第一枢孔221,第一枢孔221的开孔方向与第一横向部21的轴向方向垂直,第一竖直部22远离第一横向部21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长槽222,第一长槽222可移除地连接一剎车块(图未不),第一长槽222的开孔方向与第一枢孔221的开孔方向垂直。第二悬臂3设置在第一悬臂2的一侧,第二悬臂3具有一第二横向部31以及一第二竖直部32,第二横向部31的一端与第二竖直部32的一端连接,第二横向部31远离第二竖直部32的一端具有一第二线连接件311,第一线连接件211透过一线材6 (如图2所示)与第二线连接件311可相对运动地连接,线材6可为钢线,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横向部31的两端的间设置有一弧槽312,且第二横向部31朝第一悬臂2方向延伸出一平台313,平台 313上相对应第一轨件212处形成一第二轨件314,第二竖直部32远离第二横向部31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长槽321,其开孔方向与第一长槽222的开孔方向相同,第二长槽321可移除地连接一剎车块(图未示),第二横向部31与第二竖直部32的连接处具有一第二枢孔322。连接件4设置在第一悬臂2远离第二悬臂3的一侧,连接件4具有一第一倾斜部41及一第二倾斜部42,第一倾斜部41的一端与第二倾斜部42的一端相连接并形成Λ型,第一倾斜部41底端具有一第三枢孔411,第三枢孔411相对应第一悬臂2的第一枢孔221设置,第一枢孔221及第三枢孔411以一第一枢件71穿经而可枢转地固定,第二倾斜部42的底端具有一第四枢孔421,第四枢孔421相对应第二悬臂3的第二枢孔322设置,第二枢孔322与第四枢孔421以一第二枢件72穿经而可枢转地固定,第一倾斜部41与第二倾斜部42的连接处具有垂直的一长轨槽43。滚轴5具有一第一环部51、一轴部52、一第二环部53以及一第三环部54,第一环部51及第二环部5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的剎车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悬臂,具有一第一横向部以及一第一竖直部,该第一竖直部的一端连接在该第一横向部的两端之间,该第一横向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线连接件,该第一横向部远离该第一线连接件的一端朝下具有一第一轨件,该第一竖直部邻近该第一横向部的一端穿设有一第一枢孔,该第一枢孔的开孔方向与该第一横向部的轴向方向垂直;一第二悬臂,设置在该第一悬臂的一侧,该第二悬臂具有一第二横向部以及一第二竖直部,该第二横向部的一端与该第二竖直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二横向部远离该第二竖直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二线连接件,该第一线连接件透过一线材与该第二线连接件可相对运动地连接,且该第二横向部朝该第一悬臂方向延伸出一平台,该平台上相对应该第一轨件处形成一第二轨件,该第二横向部与该第二竖直部的连接处具有一第二枢孔;一连接件,设置在该第一悬臂远离该第二悬臂的一侧,该连接件具有一第一倾斜部及一第二倾斜部,该第一倾斜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倾斜部的一端相连接并形成Λ型,该第一倾斜部底端具有一第三枢孔,该第三枢孔相对应该第一悬臂的该第一枢孔设置,该第一枢孔及该第三枢孔以一第一枢件穿经而可枢转地固定,该第二倾斜部的底端具有一第四枢孔,该第四枢孔系相对应该第二悬臂的该第二枢孔设置,该第二枢孔与该第四枢孔以一第二枢件穿经而可枢转地固定,该第一倾斜部与该第二倾斜部的连接处具有垂直的一长轨槽;以及一滚轴,可滚动地夹设在第一轨件与该第二轨件之间,并可在该长轨槽内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赐芳
申请(专利权)人: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