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822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球形车,包括有球形壳体,球形壳体内表面上设置有螺纹孔,球形壳体内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底部平板支架,底部平板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套杆与一竖直设置的弧形吊杆的一端连接,弧形吊杆的另一端与一关节轴承一端连接,关节轴承的另一端分别与球形壳体上的螺纹孔连接,底部平板支架上部安有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上设置有重力小车,方向盘架设置于重力小车上,控制手柄安装在方向盘架上,控制手柄通过传动链条与重力小车构成转向装置;底部平板支架下部设置有电动机和驱动轮,驱动轮设置在电动机的一侧,电动机和驱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构成驱动装置。不仅可以自如的实现前进、倒车、转向一般车所具备的行驶功能;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灵活、质量轻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电一体化设备
,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球形车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生活中的机动车或者人力车,大多都采用了二轮、三轮、四轮等多轮结构,车身结构复杂且自重较大,在行驶过程中存在惯性较大以及安全性较低。国内外的球形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与缺点,有的不能改变球形装置的运动方向;有的虽能改变运动方向,但要求球形装置内的两电机必须分别克服球壳的转动惯量和重物的转动惯量,因而对电机力矩等条件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现有的各种球形车基本上 不具备负重载人的功能,其中专利申请号为03113914.0,为《球形结构的车》这一方案,虽然可实现普通车的运动功能,但其球形壳体内部无载人机构,只能用于模型或玩具,整体的操作性比较差,实用性也比较低。现有球形车的运动方案各有千秋,但大都存在着结构复杂、工程实现较难、不具备承载能力、球体重心较高的一系列缺点,这些缺点导致车存在爬坡和越障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缺乏实用性。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球形装置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车,不仅可以自如的实现前进、倒车、转向一般车所具备的行驶功能;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球形壳体(1),过球形壳体(1)圆心的横向对称轴与球形壳体(1)两相交处的内表面上各设置有一螺纹孔,球形壳体(1)内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平行于横向对称轴的底部平板支架(4),底部平板支架(4)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套杆与一个竖直设置的弧形吊杆(3)的一端连接,每个弧形吊杆(3)的另一端与一个关节轴承(2)的一端连接,每个关节轴承(2)的另一端分别与球形壳体(1)上的螺纹孔连接,与球形壳体(1)构成空间转动副,底部平板支架(4)上部安装有弧形轨道(8),弧形轨道(8)上设置有重力小车(7),方向盘架(9)设置于重力小车(7)上,控制手柄(11)安装在方向盘架(9)上,控制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京孙薇卢金虎王垒孙云洁李鹏吴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