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明晨专利>正文

一种车内前窗玻璃蒸汽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604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内前窗玻璃蒸汽刷,由雾刷、摇臂、电机和前玻璃窗组成;所述的电机与摇臂轴向活动连接,所述的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均设计有送风连通管道,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的送风连通管道贯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内前窗玻璃蒸汽刷,属于汽车配件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冬天开车,由于温差较大导致车内前玻璃窗凝结雾气影响驾驶员视线,因为没有统一合理的设计,易造成交通事故,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设计好一个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方便的蒸汽刷,应当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内前窗玻璃蒸汽刷,该车内前窗玻璃·蒸汽刷解决了传统冬天车内前玻璃窗凝结雾气、易造成车祸的问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结构紧凑,装配方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结构方案实现的—种车内前窗玻璃蒸汽刷,主要由雾刷、摇臂、电机和前玻璃窗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的室外雨刷结构原理移到室内,并增设了送风功能,其中,所述的雾刷与摇臂轴向活动连接,所述的电机与摇臂轴向活动连接,所述的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均设计有送风连通管道,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的送风连通管道贯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冬天车内前后车窗有凝结雾发生时,可以打开窗玻璃蒸汽刷,将雾气擦掉,同时由于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均设计有送风连通管道,可将外面的冷风送达车窗玻璃表面,较好的解决了雾气凝结问题,由于送风管道只是间歇小股送风,基本不影响室内温度。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I为一种车内前窗玻璃蒸汽刷示意图其中I、雾刷,2、摇臂,3、电机,4、前玻璃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不,一种车内前窗玻璃蒸汽刷,主要由雾刷I、摇臂2、电机3和前玻璃窗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的室外雨刷结构原理移到室内,并增设了送风功能,其中,所述的雾刷I与摇臂2轴向活动连接,所述的电机3与摇臂2轴向活动连接,所述的雾刷I杆与摇臂2杆的内腔均设计有送风连通管道,雾刷I杆与摇臂2杆的内腔的送风连通管道贯通连接,其送风来源于室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冬天车内前后玻璃窗4有凝结雾发生时,可以打开前窗玻璃4雾刷I开关,将雾气擦掉,同时由于雾刷I杆与摇臂2杆的内腔均设计有送风连通管道,可将外面的冷风送达车窗玻璃表面,较好的解决了雾气凝结问题,由于送风管道只是间歇小股送风,基本不影响室内温度。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权利要求1. 一种车内前窗玻璃蒸汽擦,由雾刷、摇臂、电机和前玻璃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与摇臂轴向活动连接,所述的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均设计有送风连通管道,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的送风连通管道贯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内前窗玻璃蒸汽刷,由雾刷、摇臂、电机和前玻璃窗组成;所述的电机与摇臂轴向活动连接,所述的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均设计有送风连通管道,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的送风连通管道贯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文档编号B60S1/54GK202703517SQ20122030741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郝明晨 申请人:郝明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内前窗玻璃蒸汽擦,由雾刷、摇臂、电机和前玻璃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与摇臂轴向活动连接,所述的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均设计有送风连通管道,雾刷杆与摇臂杆的内腔的送风连通管道贯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明晨
申请(专利权)人:郝明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