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8496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玻璃清洁装置,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污水箱、负压源,壳体的底面形成擦拭面,沿擦拭面一侧边棱设有吸嘴,污水箱内具有相通的第一水气减速分离空间和第二水气减速分离空间,吸入的混合污物依次实现两次水气分离和两次减速,第二水气减速分离空间与负压源连接,混合污物中经过两次水气分离的气体通过负压源向壳体外排出,而混合污物中除气体外的液体或杂质则留存在污水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污水箱的吸收容量大,可拆卸直接清洗,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360度使用,无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玻璃清洁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硬表面清洁
,可适用于光滑表面如玻璃、桌面等平面清洁处理。
技术介绍
传统的玻璃清洁往往是先在玻璃表面喷水,然后依靠擦布或橡胶刮条将混合物处理干净,上述玻璃清洁的方式不但费力并且效率极低。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玻璃清洁机,其结合传统的玻璃清洁处理方式,通过抽吸方式处理玻璃表面的混合物,玻璃表面的混合物包含水、固体颗粒、毛发等,玻璃清洁机抽吸时采用一种离心式风扇装置,并在风扇装置内部将混合物中的水、杂质等物与气体分离,其中的水、杂质等排到污水箱,但部分杂质会残留在风扇装置内部,由于风扇装置安装在清洁机内部,不方便拆卸清洗,时间久了会有异味产生,而杂质中的颗粒或毛发也会影响风扇装置的正常工作。另外,现有玻璃清洁机的污水箱由于布局设计的不合理性,其容量小,需要频繁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清洁装置,擦拭后的混合污物(包括气体、及带有颗粒或毛发的液体)被吸进装置内,并经过水气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污水箱、负压源,壳体的底面形成擦拭面,沿擦拭面一侧边棱设有吸嘴,该吸嘴构成抽吸通道的抽吸口,抽吸通道向壳体内的污水箱内延伸,污水箱内具有相通的第一水气减速分离空间和第二水气减速分离空间,吸入的混合污物依次实现两次水气分离和两次减速,第二水气减速分离空间与负压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污水箱、负压
源,壳体的底面形成擦拭面,沿擦拭面一侧边棱设有吸嘴,该吸嘴构成抽吸通
道的抽吸口,抽吸通道向壳体内的污水箱内延伸,污水箱内具有相通的第一水
气减速分离空间和第二水气减速分离空间,吸入的混合污物依次实现两次水气
分离和两次减速,第二水气减速分离空间与负压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一侧
平行设有清水箱,清水箱与污水箱活动设置在壳体内,清水箱设有一个以上的
清洁液出口并通过壳体对应的连通口朝向擦拭面以使清洁液渗入到擦拭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箱的清
洁液出口位于远离吸嘴一侧,即清水箱的清洁液出口位于擦拭面吸嘴边棱侧的
相对一侧,所述清水箱一侧设有清洁液注入口,污水箱一侧设有排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内设
有导流板用于将箱内空腔分隔为第一水气减速分离空间和第二水气减速分离空
间,导流板上设有连通口使两空间连通,第一水气减速分离空间和第二水气减
速分离空间具有减速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第一
水气减速分离空间内设有水气吸入管,该吸入管伸入空间端自然破口形成出口,
水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博锋刘锦雄黄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唯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