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铝厂铸造车间组合厂房的配置方式,属于工业企业总平面运输的配 置
技术介绍
对于工厂年产能大于10万吨的电解铝厂,工厂的选址应考虑具有铁路运输的外部条件, 使工厂的原料及成品不仅可通过汽车运输完成,也能通过铁路完成远距离的运输任务,达到 降低工厂的运营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在电解铝厂中,生产电解铝锭(成品)主要涉及以下生产工序1.电解槽在电解车间将 氧化铝电解为铝液;2.用专门的铝液抬包车将铝液从电解车间运送至铸造车间;3.铝液在铸 造车间浇铸成铝锭成品;4.通过汽车或铁路将成品外运出厂。一般的铸造车间被分为铝液运输及浇注区(1)、铝锭铸造生产区(2)、成品堆存区( 3)、供变电及辅助生产区(4)、铝液外部运输道路(5)等五部分组成。在通常的生产过 程中,铝锭成品被临时堆放在车间内的成品堆存区(3),然后再通过叉车二次倒运到工厂 的外部铝锭堆场存放。铝锭需通过进行第三次倒运才能装入铁路运输车辆,达到外运的目的在现有的电解铝厂的平面布局中,将厂区以道路网分割成一个个街区,铸造车间、堆场 以及铁路运输设施被布置在不同的区域,彼此分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车间与铁路运输组合的配置方式,它包括铝液输送及浇注区(1),其特征在于:在铝液输送及浇注区(1)的两端设置铝液外部运输道路(6),其相邻两边分别设置供变点及辅助区(4)和铝锭铸造生产区(2),铝锭铸造生产区(2)的另一边设置成品堆存区(3),成品堆存区(3)的另一边设置铁路运输装车区(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展光,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