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类零件磨削专用薄膜卡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010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盘类零件磨削专用薄膜卡盘,包括外径夹紧装置及端面夹紧装置;所述外径夹紧装置包括油缸驱动杆1、压爪连接盘3、底盘4、薄膜盘6、调整座7、外径卡爪8;所述调整座7固定在薄膜盘6上,当油缸驱动杆1向右驱动压爪连接盘3运动时,所述半圆凸起301与薄膜盘6抵接;所述薄膜盘6材料为弹簧钢;所述端面夹紧装置包括旋转杆2、导向块18、端面压爪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单个驱动杆就能实现两个动作,结构简单,加工容易;2.只需要控制一个动作,控制程序简单,容易实现;3.只需要一套控制元件和电磁阀,减少了成本;4.在主轴内有较大的空间来设置检测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卡盘部件,更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盘类零件磨削的专用薄膜卡盘。
技术介绍
传统盘类零件的卡盘采用外圆三爪定位,端面三爪压紧的装卡方式,对于自动装卡的场合,外圆定位和端面压紧各需要一个油缸进行驱动。这种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双油缸结构复杂,零件加工难度较高;二是需要分别控制两个动作,增加了控制难度;三是需要两套电磁阀及控制元件,增加了成本;四是在现代加工对精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设置对加工精度检测的装置,而传统的装卡方式由于占用空间大,无法设置检 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突破传统双缸驱动装卡方式,彻底从结构上进行技术改进,公开了一种盘类零件磨削专用薄膜卡盘。具体结构为一种盘类零件磨削专用薄膜卡盘,包括外径夹紧装置及端面夹紧装置;所述外径夹紧装置包括油缸驱动杆I、压爪连接盘3、底盘4、薄膜盘6、调整座7、外径卡爪8 ;所述调整座7固定在薄膜盘6上,外径卡爪8固定在调整座7上,薄膜盘6固定在底盘4上,底盘4再与主轴固定,油缸驱动杆I与压爪连接盘3固定连接,所述压爪连接盘3设置半圆凸起301,当油缸驱动杆I向右驱动压爪连接盘3运动时,所述半圆凸起301与薄膜盘6抵接;所述薄膜盘6材料为弹簧钢;所述端面夹紧装置包括旋转杆2、导向块18、端面压爪11 ;所述旋转杆2设置曲线形沟槽201,所述沟槽201与导向块18的凸起位置相对应,所述导向块固定在底盘4上;所述端面压爪11固定在旋转杆2上;旋转杆2固定在压爪连接盘3上;所述调整座7、外径卡爪8、旋转杆2、导向块18、端面压爪11均为3个;为达到平衡精度,还设置三个配重块5,分别布置在三个外径卡爪8背面,与薄膜盘6固定;为对装卡工件端面定位,还包括端面支撑座10和定位盘9,定位盘9固定在端面支撑座10上,端面支撑座10固定在底盘4上。本技术的优点是1.单个驱动杆就能实现两个动作,结构简单,加工容易2.只需要控制一个动作,控制程序简单,容易实现;3.只需要一套控制元件和电磁阀,减少了成本;4.在主轴内有较大的空间来设置检测装置。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左视图;图3为图I的A向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卡盘机构,包括外径夹紧装置及端面夹紧装置;所述外径夹紧装置包括油缸驱动杆I、压爪连接盘3、底盘4、薄膜盘6、调整座7、外径卡爪8 ;所述调整座7固定在薄膜盘6上,外径卡爪8固定在调整座7上,薄膜盘6固定在底盘4上,底盘4再与主轴固定,油缸驱动杆I与压爪连接盘3固定连接,所述压爪连接盘3设置半圆凸起301,当油缸驱动杆I向右驱动压爪连接盘3运动时,所述半圆凸起301与薄膜盘6抵接;所述薄膜盘6材料为弹簧钢;所述端面夹紧装置包括旋转杆2、导向块18、端面压爪11 ;所述旋转杆2设置曲线形沟槽201,所述沟槽201与导向块18的凸起位置相对应,所述导向块固定在底盘4上;所述端面压爪11固定在旋转杆2上;旋转杆2固定在压爪连接盘3上;·所述调整座7、外径卡爪8、旋转杆2、导向块18、端面压爪11均为3个;为达到平衡精度,还设置三个配重块5,分别布置在三个外径卡爪8背面,与薄膜盘6固定;为对装卡工件端面定位,还包括端面支撑座10和定位盘9,定位盘9固定在端面支撑座10上,端面支撑座10固定在底盘4上。本技术的原理是当工件加工完成后,油缸驱动杆I向右运动,带动压爪连接盘3、旋转杆2向右移动,旋转杆2受到定位块18的限制,沿沟槽201边向右移动边旋转,使得端面压爪11松开的同时旋转,给工件拆卸让出空间;当压爪连接盘3向右移动至半圆凸起301顶到薄膜盘6时,薄膜盘6绕与底盘4的固定点向上抬起,使外径卡爪8松开,工件被彻底松开;反之,工件需要装卡前先将工件放置在外径卡爪8内部,然后油缸驱动杆I向左运动,薄膜盘6由于为弹簧钢类材料,在弹性作用下回到原位,使外径卡爪8向内收缩压紧工件外径对工件进行定位,随着油缸驱动杆I向左运动,带动压爪连接盘3向左运动,旋转杆2边向左移动边旋转,直至将工件压紧。安装时,先将配重块5、调整座7固定在薄膜盘6上,将薄膜盘6固定在底盘4上,再将外径卡爪8固定在调整座7上,然后将端面支撑座10固定在底盘4上,再将定位盘9固定在端面支撑座10上,接着安装端面压爪11,先将三个旋转杆2固定在压爪连接盘3上,然后将固定有旋转杆2的压爪连接盘3插入薄膜盘6的三处套筒,再将三个端面压爪11固定在旋转杆2上,安装完成,使用时只需将压爪连接盘3和底盘4分别与油缸驱动杆I和主轴连接固定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盘类零件磨削专用薄膜卡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径夹紧装置及端面夹紧装置; 所述外径夹紧装置包括油缸驱动杆(I)、压爪连接盘(3)、底盘(4)、薄膜盘(6)、调整座(J)、外径卡爪(8);所述调整座(7)固定在薄膜盘(6)上,外径卡爪(8)固定在调整座(7)上,薄膜盘(6)固定在底盘(4)上,底盘(4)再与主轴固定,油缸驱动杆(I)与压爪连接盘(3)固定连接,所述压爪连接盘(3)设置半圆凸起(301),当油缸驱动杆(I)向右驱动压爪连接盘(3)运动时,所述半圆凸起(301)与薄膜盘(6)抵接;所述薄膜盘(6)材料为弹簧钢; 所述端面夹紧装置包括旋转杆(2)、导向块(18)、端面压爪(11);所述旋转杆(2)设置曲线形沟槽(201 ),所述沟槽(201)与导向块(18)的凸起位置相对应,所述导向块固定在底盘(4 )上;所述端面压爪(11)固定在旋转杆(2 )上;旋转杆(2 )固定在压爪连接盘(3 )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盘类零件磨削专用薄膜卡盘,其特征在于调整座(7)、外径卡爪(8)、旋转杆(2)、导向块(18)、端面压爪(11)均为3个。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盘类零件磨削专用薄膜卡盘,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三个配重块(5),分别布置在三个外径卡爪(8)背面,与薄膜盘(6)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盘类零件磨削专用薄膜卡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面支撑座(10)和定位盘(9),定位盘(9)固定在端面支撑座(10)上,端面支撑座(10)固定在底盘(4)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盘类零件磨削专用薄膜卡盘,包括外径夹紧装置及端面夹紧装置;所述外径夹紧装置包括油缸驱动杆1、压爪连接盘3、底盘4、薄膜盘6、调整座7、外径卡爪8;所述调整座7固定在薄膜盘6上,当油缸驱动杆1向右驱动压爪连接盘3运动时,所述半圆凸起301与薄膜盘6抵接;所述薄膜盘6材料为弹簧钢;所述端面夹紧装置包括旋转杆2、导向块18、端面压爪11;本技术的优点是1.单个驱动杆就能实现两个动作,结构简单,加工容易;2.只需要控制一个动作,控制程序简单,容易实现;3.只需要一套控制元件和电磁阀,减少了成本;4.在主轴内有较大的空间来设置检测装置。文档编号B24B41/06GK202702016SQ20122036118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伟刚, 乔金, 何志强, 姜滨, 杨琳, 张松, 郑师光 申请人:沈阳海默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类零件磨削专用薄膜卡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径夹紧装置及端面夹紧装置;所述外径夹紧装置包括油缸驱动杆(1)、压爪连接盘(3)、底盘(4)、薄膜盘(6)、调整座(7)、外径卡爪(8);所述调整座(7)固定在薄膜盘(6)上,外径卡爪(8)固定在调整座(7)上,薄膜盘(6)固定在底盘(4)上,底盘(4)再与主轴固定,油缸驱动杆(1)与压爪连接盘(3)固定连接,所述压爪连接盘(3)设置半圆凸起(301),当油缸驱动杆(1)向右驱动压爪连接盘(3)运动时,所述半圆凸起(301)与薄膜盘(6)抵接;所述薄膜盘(6)材料为弹簧钢;所述端面夹紧装置包括旋转杆(2)、导向块(18)、端面压爪(11);所述旋转杆(2)设置曲线形沟槽(201),所述沟槽(201)与导向块(18)的凸起位置相对应,所述导向块固定在底盘(4)上;所述端面压爪(11)固定在旋转杆(2)上;旋转杆(2)固定在压爪连接盘(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刚乔金何志强姜滨杨琳张松郑师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海默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