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辊表面打磨修复的机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0105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辊表面打磨修复的机床夹具,涉及机械加工用装置,具体涉及机床夹具。包括夹具本体(2),夹具本体(2)是圆筒形结构,夹具本体(2)一端有法兰(1);在夹具本体(2)表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三个螺纹孔,三个紧固螺栓(3)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螺纹孔中,紧固螺栓(3)的内端有球形头(4),在球形头(4)外面包覆有橡胶套(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机床夹具会将铜表面夹出压痕,使得铜辊表面光洁度降低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用装置,具体涉及机床夹具。
技术介绍
铜辊,亦称铜套,是新型材料铬锆铜制作,用来制作非晶带和磁性材料的备件之一。一般用于甩带机上,是甩带机上的重要组成件。铜辊在生产精加工工序或进行修复时,需要进行表面的打磨。由于铜材料比较软,现有的机床夹具会将铜表面夹出压痕,使得铜辊表面光洁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铜辊表面打磨修复的机床夹具,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机床夹具会将铜表面夹出压痕,使得铜辊表面光洁度降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铜辊表面打磨修复的机床夹具,包括夹具本体2,夹具本体2是圆筒形结构,夹具本体2 —端有法兰I ;在夹具本体2表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三个螺纹孔,三个紧固螺栓3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螺纹孔中,紧固螺栓3的内端有球形头4,在球形头4外面包覆有橡胶套5。本技术的夹具本体通过法兰固定于机床上,被加工铜辊端部设置于夹具本体的孔内,用紧固螺栓将被加工铜辊夹紧。由于紧固螺栓球形头外面有橡胶套,因此不会在被加工铜套表面压出痕迹。本技术还具有便于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中符号说明法兰I、夹具本体2、紧固螺栓3、球形头4、橡胶套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铜棍表面打磨修复的机床夹具,包括夹具本体2,夹具本体2是圆筒形结构,夹具本体2 —端有法兰I ;在夹具本体2表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三个螺纹孔,三个紧固螺栓3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螺纹孔中,紧固螺栓3的内端有球形头4,在球形头4外面包覆有橡胶套5。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铜辊表面打磨修复的机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2),夹具本体(2)是圆筒形结构,夹具本体(2) —端有法兰(I);在夹具本体(2)表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三个螺纹孔,三个紧固螺栓(3)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螺纹孔中,紧固螺栓(3)的内端有球形头(4),在球形头(4)外面包覆有橡胶套(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铜辊表面打磨修复的机床夹具,涉及机械加工用装置,具体涉及机床夹具。包括夹具本体(2),夹具本体(2)是圆筒形结构,夹具本体(2)一端有法兰(1);在夹具本体(2)表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三个螺纹孔,三个紧固螺栓(3)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螺纹孔中,紧固螺栓(3)的内端有球形头(4),在球形头(4)外面包覆有橡胶套(5)。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机床夹具会将铜表面夹出压痕,使得铜辊表面光洁度降低的问题。文档编号B24B41/06GK202702017SQ20122036564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炜 申请人: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铜辊表面打磨修复的机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2),夹具本体(2)是圆筒形结构,夹具本体(2)一端有法兰(1);在夹具本体(2)表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三个螺纹孔,三个紧固螺栓(3)分别螺纹连接于三个螺纹孔中,紧固螺栓(3)的内端有球形头(4),在球形头(4)外面包覆有橡胶套(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华京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