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937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包括大车底座、大车、第一气缸、第一导杆、第一活塞杆、小车底座、小车、第二气缸、第二导杆、第二活塞杆、夹子固定架、第三气缸和扁钢夹子,所述大车固定在大车底座,小车底座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导杆上,小车固定在小车底座上,所述小车上设有第二气缸,夹子固定架滑动地设在第二导杆上,夹子固定架上设有第三气缸,扁钢夹子与夹子固定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准确性高,送料误差小,且每次送料距离相同,不需要人工操作,结构简单,传输平稳,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方便操作,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扁钢是指宽12-300mm、厚4-60mm、截面为长方形并稍带纯边的钢材。扁钢可以是成品钢材,也可以做焊管的坯料和叠轧薄板用的薄板坯。扁钢作为成品钢材可用于制箍铁、工具及机械零件等。链条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扁钢进行输送、裁切来制作链板等部件。目前生产中对扁钢的输送都是采用手工方式,进行人工送料,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不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自动输送扁钢,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包括大车底座、大车、第一气缸、第一导杆、第一活塞杆、小车底座、小车、第二气缸、第二导杆、第二活塞杆、夹子固定架、第三气缸和扁钢夹子,所述大车固定在大车底座上,大车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的两侧各有一个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大车底座上,第一活塞杆一端固定在小车底座上,小车底座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导杆上,小车固定在小车底座上,所述小车上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的两侧各有一个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气缸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小车车底座上,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与夹子固定架固定连接,夹子固定架滑动地设在第二导杆上,夹子固定架上设有第三气缸,扁钢夹子安装在夹子固定架上,扁钢夹子与第三气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大车底座设有六个支架,均匀分布在大车底座两侧,对应的两个支架成梯形,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用金属杆相连,结构简单,方便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杆长度为1600mm最佳。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杆长度为550mm最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准确性高,送料误差小,且每次送料距离相同,不需要人工操作,结构简单,传输平稳,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方便操作,便于加工、装卸、调整、维修,易于制造,工人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扁钢自动送料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扁钢自动送料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不,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包括大车底座I、大车2、第一气缸3、第一导杆4、第一活塞杆5、小车底座6、小车7、第二气缸8、第二导杆9、第二活塞杆10、夹子固定架11、第三气缸12和扁钢夹子13,所述大车2固定在大车底座I上,大车2上设有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的第一活塞杆5的两侧各有一个第一导杆4,第一导杆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3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大车底座I,第一活塞杆5 —端固定在小车底座6上,小车底座6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导杆5上,小车7固定在小车底座6上,所述小车7上设有第二气缸8,第二气缸8的第二活塞杆10的两侧各有一个第二导杆9,第二导杆9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气缸8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小车车底座6,第二活塞杆10 —端固定在夹子固定架11上,夹子固定架11滑动地设在第二导杆9上,夹子固定架11上设有第三气缸12,扁钢夹子13安装在夹子固定架11上,扁钢夹子13与第三气缸2连接,大车底座设有六个支架,均匀分布在大车底座两侧,对应的两个支架成梯形,相邻两个支架之间用金属杆相连,第一导杆长度为1600mm,第二导杆长度为550_。本技术的工作过程(I)本技术在启动前,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8和第三气缸12处于复位状态,第一活塞杆5固定连接的小车底座6和第二活塞杆10固定连接的夹子固定架11处于初始位置,扁钢夹子13处于松开状态;(2)启动后,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8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带动第一活塞杆5固定连接的小车底座6和第二活塞杆10固定连接的夹子固定架11向前移动一定距离;(3)第二气缸8复位,带动第二活塞杆10固定连接的夹子固定架11后退,第三气缸12运动,扁钢夹子13夹紧扁钢;(4)第二气缸8向前运动,带动第二活塞杆10固定连接的夹子固定架11向前,第三气缸12复位,扁钢夹子13松开;(5)当一段扁钢未输送完成时,重复步骤(3)和步骤(4);(6)当一段扁钢输送完成后,第一气缸3复位,带动第一活塞杆5固定连接的小车底座6后退,第三气缸12运动,扁钢夹子13夹紧扁钢;(7)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8同时向前运动一定距离,带动第一活塞杆5固定连接的小车底座6和第二活塞杆10固定连接的夹子固定架11向前移动一定距离;(8)重复步骤(3)和步骤(4);(9)本技术关闭后,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8和第三气缸12复位,带动第一活塞杆5固定连接的小车底座6和第二活塞杆10固定连接的夹子固定架11回到开始位置,扁钢夹子13松开。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车底座(I)、大车(2)、第一气缸(3)、第一导杆(4)、第一活塞杆(5)、小车底座(6)、小车(7)、第二气缸(8)、第二导杆(9)、第二活塞杆(10)、夹子固定架(11)、第三气缸(12)和扁钢夹子(13),所述大车(2)固定在大车底座(I)上,大车(2)上设有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的第一活塞杆(5)的两侧各有一个第一导杆(4),第一导杆(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3)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大车底座(I)上,第一活塞杆(5)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底座(6)上,小车底座(6)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导杆(5)上,小车(7)固定在小车底座(6)上,所述小车(7)上设有第二气缸(8),第二气缸(8)的第二活塞杆(10)的两侧各有一个第二导杆(9),第二导杆(9)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气缸(8)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小车底座(6)上,第二活塞杆(10)的一端与夹子固定架(11)固定连接,夹子固定架(11)可滑动地设在第二导杆(9)上,夹子固定架(11)上设有第三气缸(12),扁钢夹子(13)安装在夹子固定架(11)上,扁钢夹子(13)与第三气缸(12)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车底座设有六个支架,均匀分布在大车底座两侧,对应的两个支架成梯形状,相邻两个支架用金属杆相连。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杆长度为1600mm。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导杆长度为550_。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包括大车底座、大车、第一气缸、第一导杆、第一活塞杆、小车底座、小车、第二气缸、第二导杆、第二活塞杆、夹子固定架、第三气缸和扁钢夹子,所述大车固定在大车底座,小车底座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导杆上,小车固定在小车底座上,所述小车上设有第二气缸,夹子固定架滑动地设在第二导杆上,夹子固定架上设有第三气缸,扁钢夹子与夹子固定架固定连接,本技术准确性高,送料误差小,且每次送料距离相同,不需要人工操作,结构简单,传输平稳,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方便操作,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文档编号B21L19/00GK202701283SQ20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钢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车底座(1)、大车(2)、第一气缸(3)、第一导杆(4)、第一活塞杆(5)、小车底座(6)、小车(7)、第二气缸(8)、第二导杆(9)、第二活塞杆(10)、夹子固定架(11)、第三气缸(12)和扁钢夹子(13),所述大车(2)固定在大车底座(1)上,大车(2)上设有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的第一活塞杆(5)的两侧各有一个第一导杆(4),第一导杆(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3)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大车底座(1)上,第一活塞杆(5)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底座(6)上,小车底座(6)可滑动地设在第一导杆(5)上,小车(7)固定在小车底座(6)上,所述小车(7)上设有第二气缸(8),第二气缸(8)的第二活塞杆(10)的两侧各有一个第二导杆(9),第二导杆(9)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气缸(8)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小车底座(6)上,第二活塞杆(10)的一端与夹子固定架(11)固定连接,夹子固定架(11)可滑动地设在第二导杆(9)上,夹子固定架(11)上设有第三气缸(12),扁钢夹子(13)安装在夹子固定架(11)上,扁钢夹子(13)与第三气缸(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和泰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