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支架头电连接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79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转换支架头电连接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电连接领域,转换支架头电连接方法是:把铜针铆接在支架头上,铜针中心有一沿铜针纵轴方向的通孔,采用双股纯铜电线,双股纯铜电线中的其中一股铜线插入铜针中的通孔中,与铜针形成电连接,通过夹具在铜针外壁压出一个凹槽,固定铜针通孔中的铜线,使铜针与铜线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性能可靠,生产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转换支架头电连接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电连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器系统中连接灯脚元件的转换支架头电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电器系统连接灯脚元件的电连接装置是一块Y字形铜片,分叉的一端分别有一个通孔与铜针铆接,另一端与多股线铆接,这种连接装置耗费材料,而且在生产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简单、可靠的转换支架头电连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简单、可靠的转换支架头电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转换支架头电连接方法是把铜针铆接在支架头上,铜针中心有一沿铜针纵轴方向的通孔,采用双股纯铜电线,双股纯铜电线中的其中一股铜线插入铜针中的通孔中,与铜针形成电连接,通过夹具在铜针外壁压出一个凹槽,固定铜针通孔中的铜线,使铜针与铜线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接触。本专利技术在铜针的一端设置有一环形凸起,在支架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凹槽,将铜针插入支架头,铜针与支架头配合,在支架头与铜针铆接时,可有效固定铜针。转换支架头电连接装置包括铜针、电线、支架头组成,铜针铆接在支架头上,铜针中心有一沿铜针纵轴方向的通孔,电线插入铜针的通孔中,在铜针外壁上压出凹槽。本专利技术的电线插入铜针的通孔中使电线与铜针形成电连接,通过在铜针外壁上压出的凹槽使铜针与电线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接触。并固定电线在铜针中。本专利技术的铜针的一端有一环形凸起,在支架头上有一凹槽,将铜针插入凹槽中,铜针与支架头配合,在支架头与铜针铆接时,可有效固定铜针。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性能可靠,生产安全性高。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铜针与支架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方法作进一步说明。图中铜针I、通孔3、环形凸起4、凹槽5、凹槽6、电线7、支架头8。如附图I、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转换支架头电连接装置包括铜针I、电线7、支架头8组成,铜针I的一端有一环形凸起4,在支架头8上有一凹槽6,将铜针I插入凹槽6中,然后与支架头铆接牢固,铜针I中心有一沿铜针纵轴方向的通孔3,电线7插入铜针I的通孔3中,在铜针I外壁上压出凹槽。用作电接触元件的铜针I中心有一沿铜针纵轴2方向走向的通孔3,用作电连接线的双股纯铜电线7中的其中一股纯铜线插入所述铜针I中的通孔3,并与铜针I形成电连接。电线7插入用作电接触元件的铜针I以后,通过专用夹具在铜针I外壁压出一个与其纵轴方向垂直并且呈圆柱形凹槽的接触区域凹槽5使之固定电线同时又使得铜针与电线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接触。转换支架头电连接方法是把铜针铆接在支架头上,在铜针I的一端有一环形凸起4,在支架头8上对应的位置有一凹槽6,将铜针I插入凹槽6中,然后与支架头铆接牢固,铜针中心有一沿铜针纵轴方向的通孔,采用双股纯铜电线,双股纯铜电线中的其中一股铜线插入铜针中的通孔中,与铜针形成电连接,通过夹具在铜针外壁压出一个凹槽,固定铜 针通孔中的铜线,使铜针与铜线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换支架头电连接方法,其特征是把铜针铆接在支架头上,?铜针中心有一沿铜针纵轴方向的通孔,采用双股纯铜电线,双股纯铜电线中的其中一股铜线插入铜针中的通孔中,与铜针形成电连接,通过夹具在铜针外壁压出一个凹槽,固定铜针通孔中的铜线,使铜针与铜线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支架头电连接方法,其特征是把铜针铆接在支架头上,铜针中心有一沿铜针纵轴方向的通孔,采用双股纯铜电线,双股纯铜电线中的其中一股铜线插入铜针中的通孔中,与铜针形成电连接,通过夹具在铜针外壁压出一个凹槽,固定铜针通孔中的铜线,使铜针与铜线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岩彭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