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55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05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其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及一荧光粉层,该荧光粉层设置在遮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及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方向上,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该荧光粉层内分布有若干荧光粉颗粒,各荧光粉颗粒的外周面包覆一层卤化银,当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导通而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非导通时,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激发荧光粉层发光而产生一种色温;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同时发光时,各荧光粉颗粒外周面的卤化银被第一发光二极管照射分解出银原子而挡设于荧光粉颗粒周围,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激发荧光粉层发光而产生另一种色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节能、环保、长寿命的固体光源,因此近十几年来对发光二极管技术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发光二极管也有渐渐取代日光灯、白炽灯等传统光源的趋势。在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一般是将发光二极管芯片设置在电路板上,然后利用掺杂荧光粉的封装胶体封装该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光激发荧光粉射出到光源外部。但是,由于上述发光二极管仅能发出同一色温的光线,导致安装这些发光二极管的灯具的照明效果非常单一化,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改变色温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其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及一荧光粉层,该荧光粉层设置在遮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及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方向上,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该荧光粉层内分布有若干荧光粉颗粒,各荧光粉颗粒的外周面包覆一层齒化银,当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导通而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非导通时,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激发荧光粉层发光而产生一种色温;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同时发光时,各荧光粉颗粒外周面的卤化银被第一发光二极管照射分解出银原子而挡设于荧光粉颗粒周围,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激发荧光粉层发光而产生另一种色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可通过导通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而使各荧光粉颗粒外周面的卤化银被第一发光二极管照射分解出银原子而挡设于荧光粉颗粒周围,从而改变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的整体色温,进而达成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的不同色温的需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中的一个包覆有卤化银的荧光粉颗粒被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照射后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夏免二极管光源装置 j loo基座_10蛋= 光二极管芯片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 30荧光粉层_50_顶面_11底面丨13#置槽115第一电极_12第二电极_TF第三电极_16要光粉颗粒i卤化银_54 银原子_56导线iM斜面115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不,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100包括一基座10、设置在该基座10内的一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一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及一荧光粉层50。该基座10包括一顶面11及与该顶面11相对的一底面13,该基座10从顶面11向底面13方向凹进形成一容置槽15。该容置槽15用于提供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及荧光粉层50的容置空间并设定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100的光场。所述容置槽15内表面的侧面为倾斜面150,该倾斜面150自顶面11向底面13方向延伸并沿容置槽15的径向向内倾斜,使整个容置槽15呈一上宽下窄的形状。优选地,容置槽15的内表面还涂敷有反光材料。该基座10内还设置有相互间隔的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4及第三电极16,所述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4及第三电极16并排设于容置槽15的底端,且第一电极12及第三电极16分别位于第二电极14的两侧。该第一电极12及第三电极16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容置槽15的底端,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基座10的外侧,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该第二电极14贯穿容置槽15的底端,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设于基座10上,并收容于该容置槽15内。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设于第一电极12上,其为紫外光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的两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基座10内的第一电极12及第三电极16连接。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可各自控制。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设于第二电极14上,其两端通过导线60分别与基座10内的第二电极14及第三电极16连接。具体实施时,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也可设于第三电极16上,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还可以采用覆晶封装的方式设置在基座10上。该荧光粉层50设置于基座10上,并封闭容置槽15的顶部开口,以遮挡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的出光光路。该突光粉层50由掺杂有突光粉的封胶树脂制成,该荧光粉可选自钇铝石榴石、铽钇铝石榴石及硅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该荧光粉层50内均匀分布若干荧光粉颗粒52,各荧光粉颗粒52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卤化银54,该卤化银54内掺杂有少量的氧化铜。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为蓝光二极管芯片,荧光粉为黄色的荧光粉。使用时,当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导通而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非导通时,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发出蓝光,该蓝光的一部分被突光粉吸收而激发成黄光,该黄光继而与剩余的蓝光混合形成一定色温的白光。请同时参阅图2,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也导通后,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发射紫外光,该紫外光使得荧光粉颗粒52上的齒化银54形成氧化还原作用,其中银原子56会从卤化银54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从而挡设于荧光粉颗粒52的外侧,进而减小各荧光粉颗粒52被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的激发面积,由此,减少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被荧光粉吸收的蓝光,使更多剩余的蓝光与黄光混合,从而提高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100的整体色温。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再关闭后,该银原子56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与卤原子重新结合成卤化银54,恢复荧光粉颗粒52的激发面积,进而使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100恢复至原来的色温。由此,通过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的关闭即可达成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100实现两种色温的目的。另外,该发光 二极管光源装置100还可通过控制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的电流来控制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的发光强度,从而控制荧光粉颗粒52外侧的卤化银54的氧化还原的程度,来控制荧光粉颗粒52外侧的银原子56的数量,进而控制各荧光粉颗粒52的被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的激发面积的大小,来调节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100的整体色温,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具体原理为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电流越低,卤化银54分离出的银原子56越少,荧光粉颗粒52被激发的面积越大,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被荧光粉吸收的光越多,从而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100的整体色温降低;相反,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电流越高,卤化银54分离出的银原子56越多,荧光粉颗粒52被激发的面积越小,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被荧光粉吸收的光越少,从而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100的整体色温提高。由此,达成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100实现各种不同色温的目的。具体实施时,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的发光情况及荧光粉的颜色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其也可为其他能相互配合且不对卤化银54的氧化还原造成影响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与荧光粉。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100的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20及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30上还可包覆有一封装层,该封装层为一透明封胶树脂,用于保护第一及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20、30免受灰尘、水气等影响。另外,该荧光粉层50也可直接填充封设于基座10的整个容置槽15内。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其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及一荧光粉层,该荧光粉层设置在遮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及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方向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该荧光粉层内分布有若干荧光粉颗粒,各荧光粉颗粒的外周面包覆一层卤化银,当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导通而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非导通时,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激发荧光粉层发光而产生一种色温;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同时发光时,各荧光粉颗粒外周面的卤化银被第一发光二极管照射分解出银原子而挡设于荧光粉颗粒周围,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激发荧光粉层发光而产生另一种色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其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及一荧光粉层,该荧光粉层设置在遮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及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方向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芯片,该荧光粉层内分布有若干荧光粉颗粒,各荧光粉颗粒的外周面包覆一层卤化银,当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导通而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非导通时,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激发荧光粉层发光而产生一种色温;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同时发光时,各荧光粉颗粒外周面的卤化银被第一发光二极管照射分解出银原子而挡设于荧光粉颗粒周围,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激发荧光粉层发光而产生另一种色温。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同时发光时,改变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强度来控制卤化银分解出的银原子的数量,从而调节该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激发荧光粉层发光而产生的色温。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银中设有氧化铜,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由导通至关闭时,所述荧光粉颗粒周围的银原子与卤素原子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重新结合成卤化银,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返回至只有第二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的色温状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银中设有氧化铜,当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强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厚德张超雄
申请(专利权)人: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