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玻璃热电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49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空玻璃热电一体化装置,包括上下两层玻璃板、硅光电池阵列组件、换热板、集热管和支撑支架,硅光电池阵列组件铺设于中空玻璃层内,上下两层玻璃板四周布置带有分子筛的非金属间隔条,非金属间隔条与上下两层玻璃板之间经硅酮密封胶密封;玻璃板外侧包覆有带挂边的边框,边框的挂边钩接在由支撑龙骨围成的矩形框架上,矩形框架通过支撑支架固定在安装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利用热能,又得到电能,并降低了光电池的温度,确保其正常发电;在现阶段建筑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它的空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加多的安装此装置,同时获得电能和热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空玻璃热电一体化装置,属于太阳能热电一体化

技术介绍
普通的平板太阳能光伏组件复合层次由上至下为玻璃、EVA、硅电池、EVA、背板(TPT)和框架等组成,玻璃通常是超白的高透过率的钢化玻璃,可以对硅电池起到保护作用;而EVA胶则是用来粘接玻璃和硅电池的,同时挤出玻璃与硅电池间的空气,起到密封作用。背面的背板(TPT)也起到密封和保护硅电池作用。其发电原理是太阳光透过表层玻璃和EVA照射到娃电池表面,娃电池吸收太阳光后有一小部分转换为电能发电,大部分太阳光转变成热能向空气中散热,太阳能利用效率不高。普通的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由玻璃、吸热板芯(板芯上带有铜管或铝管)、隔热保温 层、密封圈、背板和框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太阳光穿过表层玻璃照射到吸热板芯上,力口热板芯和铜管或铝管中的水,热水再流到保温水箱中,一边进冷水,一边出热水,如此循环工作。这种方法对太阳能的热利用效率也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中空玻璃热电一体化装置,该装置既能发电,又能将光电转换产生的余热加以利用,同时将铺设硅光电池的空隙和周边的留白吸收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空玻璃热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矩形安装框的支撑支架,在所述支撑支架的矩形安装框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中空太阳能组件、换热板、集热管和保温层;所述中空太阳能组件包括上下两层玻璃板、硅光电池阵列组件、间隔条和边框,所述硅光电池阵列组件复合在下层玻璃板的上表面,所述上下两层玻璃板之间四周布置间隔条,并通过密封胶将所述间隔条与上下两层玻璃板密封连接,所述边框安装在密封好的上下两层玻璃板的四周;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开设沿所述支撑支架纵向布置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嵌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两端连接沿所述支撑支架横向布置的集热总管并通向支撑支架外;所述换热板下部设有卡口与所述集热管卡接,所述换热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中空玻璃热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矩形安装框的支撑支架,在所述支撑支架的矩形安装框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中空太阳能组件、换热板、集热管和保温层; 所述中空太阳能组件包括上下两层玻璃板、硅光电池阵列组件、间隔条和边框,所述硅光电池阵列组件复合在下层玻璃板的上表面,所述上下两层玻璃板之间四周布置间隔条,并通过密封胶将所述间隔条与上下两层玻璃板密封连接,所述边框安装在密封好的上下两层玻璃板的四周; 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开设沿所述支撑支架纵向布置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嵌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两端连接沿所述支撑支架横向布置的集热总管并通向支撑支架外;所述换热板下部设有卡口与所述集热管卡接,所述换热器上表面为平面与所述中空太阳能组件的下层玻璃板下表面紧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玻璃热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包括支撑龙骨和底座,所述支撑龙骨包括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所述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均为U形槽结构,所述纵向龙骨的两边具有对称的凸起部,并在所述纵向龙骨上间隔设有形状与所述横向龙骨截面相同的开口卡槽,所述横向龙骨长度与相邻两个纵向龙骨的间距相等,所述横向龙骨两端均设有翻边,通过所述横向龙骨两端翻遍与所述纵向龙骨上的开口卡槽卡接,从而构成各个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矩形安装框;所述底座上部设有形状与所述纵向龙骨截面相同开口槽,在所述底座的开口槽内设有与所述凸起部匹配的凹陷部,所述纵向龙骨沿所述开口槽的凹陷部插接在所述底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诵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南洲新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徐诵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