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移位缓存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04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移位缓存电路,该移位缓存电路包含多级移位缓存单元,其中每一级移位缓存单元具有:上拉单元用以输出第一驱动电压;驱动单元输出第一扫描信号;电压调整单元,具有电性耦接于电压源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第二电压的输出端;第一控制单元用以依据第一系统时脉信号使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的电位被下拉至电压源的第一电压;第二控制单元用以依据第二系统时脉信号使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的电位被下拉至电压源的第一电压;第一下拉单元以及第二下拉单元分别具有第一端电性耦接于驱动单元,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电压调整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控制端电性耦接于第二扫描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扫描驱动电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移位缓存电路及其显示>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随着目前市场上对于显示装置窄边框的需求,会希望将显示装置(例如是液晶显示装置)内部的移位缓存电路的体积/面积缩减,以符合对于显示装置厚度越来越薄及边 框越来越窄的诉求。然而,现有的移位缓存电路为了维持电路稳定性,无法减少元件,因此在显示装置中仍占用相当大的体积/面积,而使显示装置的厚度及显示装置边框的大小难以降低。在目前显示装置的制程中,利用内建扫描驱动电路(Gate driver On Array, GOA)的技术制作移位缓存电路,藉以符合轻薄短小的设计趋势。然而在目前的栅极驱动电路基板处于关闭(off)状态时,其通常是以O伏特当作开关元件(例如,α-Si TFT或IGZO TFT等)的关闭电压,但是有时会因为开关元件的特性导致所述的关闭电压产生飘移而造成漏电流的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所述的移位缓存电路发生输出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位缓存电路及其显示装置,可改善开关元件因为关闭电压产生飘移而造成漏电流的问题,并且更进一步缩小移位缓存电路的电路布局面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移位缓存电路,包括有上拉单元、驱动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一下拉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二下拉单元与电压调整单元。所述的上拉单元用以依据第一时脉信号,第三扫描信号,以及第二驱动电压,以输出第一驱动电压。所述的驱动单元具有一个接收与第一时脉信号相位相反的第二时脉信号的第一端、一个电性耦接于上拉单元的控制端,与一个输出第一扫描信号的第二端。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电性耦接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与电压源,用以依据第一系统时脉信号使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的电位被下拉至第一电压。所述的第一下拉单元具有一个电性耦接于驱动单元的第二端的第一端,一个电性耦接于电压调整单元的输出端的第二端,以及一个接收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端。所述的第二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与电压源,用以依据第二系统时脉信号使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的电位被下拉至第一电压。所述的第二下拉单元具有一个电性耦接于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的第一端,一个电性耦接于电压调整单元的输出端的第二端,以及一个接收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端。所述的电压调整单元电性耦接于电压源,用以输出第二电压。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A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位缓存电路的示意图。图IB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压调整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图IC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压调整单元的另一电路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时序示意图。图3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 上拉单元11 第一端 13 控制端15 第二端100 移位缓存单元101 移位缓存单元102 移位缓存单元110 移位缓存单元190 移位缓存单元20 驱动单元21 第一端23控制端25第二端30第一控制单元300 显示装置310显示单元320数据驱动单元330 扫描驱动单元340 时序控制单元33a 第一下拉单元40第二控制单元43a 第二下拉单元50电压调整单元Cl储能单元Dl极管G (η) 第一扫描信号G(n+1) 第二扫描信号G(n-l) 第三扫描信号HCl 第一时脉信号HC2 第二时脉信号LCl 第一系统时脉信号LC2 第二系统时脉信号Tl开关元件IOa开关元件IOb开关元件20a开关元件33a开关元件43a开关元件3Oa 3Of开关元件40a 40f开关元件 Q (η)第一驱动电压Q(n-l)第二驱动电压VSS电压源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A,图I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位缓存电路的示意图。如图IA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N级移位缓存单元100包括有上拉单元10、驱动单元20、第一控制单元30、第一下拉单元33、第二控制单元40、第二下拉单元43与电压调整单元50。上拉单兀10用以依据第一时脉信号HCl,第三扫描信号G(n-l),以及第二驱动电压Q(n-l),以输出第一驱动电压Q (η)。更具体的说,上拉单元10包括有开关元件IOa与开关元件10b。所述的开关元件IOa与开关元件IOb可例如是由N型薄膜晶体管所构成。所述的开关元件IOa的第一端接收第一时脉信号HCl,开关元件IOa的控制端接收第N-I级移位缓存单元(图中未示)的上拉单元输出的第二驱动电压Q (η-l)。开关元件IOb的第一端接收第N-I级移位缓存单元输出的第三扫描信号G (n-1),开关元件IOb的控制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IOa的第二端,开关元件IOb的第二端用以输出第一驱动电压Q (η)。驱动单元20具有接收第二时脉信号HC2的第一端21、一个电性耦接于上拉单元10的控制端23,与一个输出第一扫描信号G(n)的第二端25。更具体的说,驱动单兀20包括有开关元件20a,所述的开关元件20a可例如是由N型薄膜晶体管所构成,所述的开关元件20a的第一端21接收与第一时脉信号HCl相位相反的第二时脉信号HC2,开关元件20a的控制端23电性耦接于上拉单元10,于开关元件20a处于导通状态时,开关元件20a的第二端25输出第一扫描信号G (η)。第一控制单元30分别电性耦接于驱动单元20的控制端23与电压源VSS,并依据第一系统时脉信号LCl来将驱动单元20的控制端23的电位下拉至电压源VSS所提供的第一电压。第一控制单元30包括有开关元件30a 30f。所述的开关元件30a 30f可例如是由N型薄膜晶体管所构成。所述的开关元件30f的第一端分别电性耦接于驱动单元20的第二端,与储能单元C的第一端。储能单元C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第一驱动电压Q (η)。开关元件30f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电压调整单元50的输出端,以接收电压调整单元50所输出的第二电压。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电压的电位高于第一电压的电位。举例来说,第二电压的电位可为-6伏特,而第一电压的电位可为-9伏特。开关元件30f的控制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30e的控制端。所述的开关元件30e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上拉单元10的开关元件IOb的第二端。开关元件30e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电压源VSS,以接收第一电压。开关元件30a的控制端与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系统时脉信号LCl。如图IA所示,开关元件30b的第一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30a的第二端,开关元件30b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驱动电压Q (η),而开关元件30b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电压源VSS,以接收第一电压。开关元件30c的第一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30a的第一端,开关元件30c的控制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30a的第二端,而开关元件30c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30e的控制端。开关元件30d的第一端电性耦接于开关元件30c的第二端,开关元件30d的控制端电性耦接于第一驱动电压Q (η),而开关元件30d的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电压源VSS,以接收第一电压。第一下拉单兀33具有一电性稱接于驱动单兀20的第二端25的第一端,一电性耦接于电压调整单元50的输出端的第二端,用以接收第二电压,以及接收第二扫描信号G(n+1)的控制端。此第一下拉单元33用以依据第二扫描信号G (n+1)来将驱动单元20的第二端25的电位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位缓存电路,包含多级移位缓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移位缓存单元包含:一上拉单元,用以依据一第一时脉信号,一第三扫描信号,以及一第二驱动电压,输出一第一驱动电压;一驱动单元,具有一第一端用以接收与该第一时脉信号相位相反的一第二时脉信号、一控制端电性耦接于该上拉单元,与一第二端用以输出一第一扫描信号;一电压调整单元,具有一电性耦接于一电压源的输入端以及一输出一第二电压的输出端;一第一控制单元,电性耦接于该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与该电压源,用以依据一第一系统时脉信号,使该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的电位被下拉至该电压源的一第一电压;一第一下拉单元,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耦接于该驱动单元的第二端,一第二端电性耦接于该电压调整单元的输出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二扫描信号;一第二控制单元,电性耦接于该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与该电压源,用以依据一第二系统时脉信号,使该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的电位被下拉至该第一电压;以及一第二下拉单元,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耦接于该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一第二端电性耦接于该电压调整单元的输出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扫描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19 TW 1011260191.一种移位缓存电路,包含多级移位缓存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移位缓存单元包含: 一上拉单兀,用以依据一第一时脉信号,一第三扫描信号,以及一第二驱动电压,输出一第一驱动电压; 一驱动单元,具有一第一端用以接收与该第一时脉信号相位相反的一第二时脉信号、一控制端电性耦接于该上拉单元,与一第二端用以输出一第一扫描信号; 一电压调整单兀,具有一电性I禹接于一电压源的输入端以及一输出一第二电压的输出端; 一第一控制单元,电性耦接于该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与该电压源,用以依据一第一系统时脉信号,使该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的电位被下拉至该电压源的一第一电压; 一第一下拉单元,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耦接于该驱动单元的第二端,一第二端电性耦接于该电压调整单元的输出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二扫描信号; 一第二控制单元,电性耦接于该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与该电压源,用以依据一第二系统时脉信号,使该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的电位被下拉至该第一电压;以及 一第二下拉单元,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耦接于该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一第二端电性耦接于该电压调整单元的输出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扫描信号。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位缓存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扫描信号为第N级扫描信号,该第二扫描信号为第N+1级扫描信号,且该第三扫描信号为第N-I级扫描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缓存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压调整单元为一开关元件,具有一第一端电性I禹接于该电压源,一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二电压,一控制端电性I禹接于该开关元件的该第二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缓存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压调整单元为一二极管,具有一正极端与一负极端,该二极管的负极端电性耦接于该电压源,该二极管的正极端用以输出该第二电压。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位缓存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压的电位高于该第一电压的电位。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有 一显示单元,用以分别接收多个扫描信号与多个数据信号,以显示画面; 一数据驱动单元,电性耦接于该显示单元,该数据驱动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居裕赖君伟沈柏元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