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浇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14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镁合金浇铸模具,包括上模体和下模板(10),其特征为上模体由带浇铸口的顶板、内外侧板和内外端板(9、7)组成,上模体放置在下模板(10)上与下模板(10)围成密闭的浇铸空间;同时内、外侧板与内、外端板(9、7)之间形成一个环绕前述浇铸空间的冷却水道(16),冷却水道(16)上设有进、出水口。由于带有设置位置合理的水冷系统,因而使得铸锭冷却速度迅速,并且密闭结构使浇铸时的铸锭的密封性提高,可减少了对环境有害的保护气体的通入量,而同时增强了通入保护气体的作用效果,从而使得最后产品的质量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脱模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突出。(*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浇铸模具,尤其是一种带水冷系统的密闭浇铸的镁合金浇铸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公用的镁合金浇铸模具是开口向上的模具,而且不带水冷系统,浇铸时镁合金液从开口直接注入模具而不实现密闭。该种模具的不足之处很明显,1)由于不带水冷系统,模具中铸锭冷却成形速度缓慢,且往往导致了最后冷却的铸锭晶粒较粗,并且需要增加更多的模具数量来加快生产,结果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都下降了,2)镁合金液在注入模具的过程中,模具中需要通入保护气体防止镁发生氧化燃烧。然而对于非密闭式的模具,只能依靠增大保护气体的通入量来增强效果,这样的话,大量的有害保护气体势必对作业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水冷系统且密闭浇铸的镁合金浇铸模具,以解决使用原有镁合金浇铸模具,铸锭冷却速度慢,并需要通入大量保护气体从而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它包括上模体和下模板,其特征为上模体由带浇铸口的顶板、内外侧板和内外端板组成,上模体放置在下模板上与下模板围成密闭的浇铸空间;同时内、外侧板之间以及内、外端板之间形成一个环绕前述浇铸空间的冷却水道,冷却水道上设有进、出水口。本技术的顶板由固定盖板和两块活动盖板构成,固定盖板固定在内外侧板顶部,两块活动盖板位于固定盖板两侧,其中一块活动盖板上开有浇铸口。固定盖板上设置有工字钢吊轨,方便脱模气缸提吊上模体脱模。同时活动盖板上装有液面探针和保护气体入口,前者用于探测浇铸时模具内液面高度,后者用于浇铸时往密闭的浇铸空间中通入保护气体。本技术的冷却水道的内、外侧板与内、外端板之间设有顶法兰板和底法兰板以对冷却水道进行密封。本技术的下模板内也可以通有冷却水道,以增强对铸锭的冷却效果。本技术由于带有设置位置合理的水冷系统,因而使得铸锭冷却速度迅速,并且密闭结构使浇铸时的铸锭的密封性提高,减少了对环境有害的保护气体的使用,也增强了通入保护气体的作用效果,从而使得最后产品的质量提高。同时本技术脱模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突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的C-C剖视图。1.活动盖板;2.固定盖板;3.活动盖板;4.顶法兰板;5.外端板;6.底法兰板;7.外侧板;8.内端板;9.内侧板;10.下模板;11.出水管;12.进水管;13.浇铸口;14保护气体入口;15液面探针;冷却水道16;工字钢吊轨17;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解释,图1至图3揭示的是该镁合金浇铸模具的一种实施例。它主要由活动盖板1、固定盖板2、活动盖板3、顶法兰板4、外端板5、底法兰板6、外侧板7、内端板8、内侧板9、下模板10构成。活动盖板1、固定盖板2与活动盖板3即为该模具的顶板;其中固定盖板2固定在内侧板9与外侧板7顶部,其上设有工字钢吊轨17;活动盖板1与活动盖板3分置固定盖板2两侧;活动盖板1上开有圆形浇铸口13;活动盖板3上开有保护气体入口14,并设有液面探针15。两块内端板8与两块内侧板9连接围成矩形框,并与上方顶板与下方下模板10形成密闭浇铸空间;同时内端板8与外端板5、内侧板9与外侧板7之间隔成围绕上述浇铸空间的冷却水道16,并在顶板下方与下模板10上方分别设置顶法兰板4与底法兰板6对冷却水道16进行密封。外端板5上设有进水口,连接进水管12,活动盖板B3和在其下方的顶法兰板4上打通有出水口,连接出水管11。下模板10中设有冷却水道,进出水口设置在下模板10两端。浇铸时将该模具安装在浇铸机上,镁合金液从浇铸口13铸入模具。冷却水通过管道从上模体进水口12进入冷却水道16,再从出水口11流出,底板10中冷却水道的水流方向和上模体一致;保护气体从活动盖板3上设有的保护气体入口14通入,同时该活动盖板上的液面探针15用以探测模具内浇铸液面的高度,方便对浇铸过程的监控;脱模时用气缸提吊固定盖板2上的工字钢吊轨,将上模体吊起,实现脱模。平时不浇铸时,活动盖板1与活动盖板3可以打开,以便清理模具。权利要求1.一种镁合金浇铸模具,包括上模体和下模板(10),其特征为上模体由带浇铸口(13)的顶板、内外侧板(9、7)和内外端板(8、5)组成,上模体放置在下模板(10)上与下模板(10)围成密闭的浇铸空间,内、外侧板(9、7)之间以及内、外端板(8、5)之间形成一个环绕前述浇铸空间的冷却水道(16),冷却水道(16)上设有进、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浇铸模具,其特征为顶板由固定盖板(2)和两块活动盖板(1、3)构成,固定盖板(2)固定在内、外侧板(9、7)的顶部,两块活动盖板(1、3)位于固定盖板(2)的两侧,其中一块活动盖板(1)上开有浇铸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镁合金浇铸模具,其特征为活动盖板(3)上设有液面探针(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镁合金浇铸模具,其特征为活动盖板(3)上设有保护气体入口(1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镁合金浇铸模具,其特征为固定盖板(2)上设置工字钢吊轨(17)。6.根据权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镁合金浇铸模具,其特征为构成冷却水道(16)的内、外侧板(9、7)及内、外端板(8、5)之间设有顶法兰板(4)和底法兰板(6)以对冷却水道(16)进行密封。7.根据权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镁合金浇铸模具,其特征为下模板(10)内也通有冷却水道。8.根据权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镁合金浇铸模具,其特征为冷却水道(16)上的进、出水口处分别设有进、出水管(11、12)。专利摘要一种镁合金浇铸模具,包括上模体和下模板(10),其特征为上模体由带浇铸口的顶板、内外侧板和内外端板(9、7)组成,上模体放置在下模板(10)上与下模板(10)围成密闭的浇铸空间;同时内、外侧板与内、外端板(9、7)之间形成一个环绕前述浇铸空间的冷却水道(16),冷却水道(16)上设有进、出水口。由于带有设置位置合理的水冷系统,因而使得铸锭冷却速度迅速,并且密闭结构使浇铸时的铸锭的密封性提高,可减少了对环境有害的保护气体的通入量,而同时增强了通入保护气体的作用效果,从而使得最后产品的质量提高。同时本技术脱模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突出。文档编号B22D21/04GK2889556SQ200620072810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刘政安 申请人: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浇铸模具,包括上模体和下模板(10),其特征为上模体由带浇铸口(13)的顶板、内外侧板(9、7)和内外端板(8、5)组成,上模体放置在下模板(10)上与下模板(10)围成密闭的浇铸空间,内、外侧板(9、7)之间以及内、外端板(8、5)之间形成一个环绕前述浇铸空间的冷却水道(16),冷却水道(16)上设有进、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