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薄壳件热冲锻成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7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薄壳件热冲锻成形方法及其专用模具,主要用于电子消费类产品的外壳生产,如MP3播放机、手机、PDA、数码相机等。其步骤:将厚度为1.5mm~6mm的镁合金坯料作为毛坯,将模具加热至200~400℃,坯料加热至250~450℃,坯料均匀涂抹上润滑剂后,放入凹模内,凸模向下运动冲锻出壳形件。该模具的凸模侧面具有凸模约束壁,分别对应薄壳件的侧壁,凸模约束壁壁厚与薄壳件侧壁厚度相同,凸模约束壁底面长度小于对应的薄壳件侧壁长度,形成可容纳多余金属的流出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出的外壳具有较复杂的几何外形,可带有螺丝柱、加强筋等;壁厚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机械性能高;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镁合金塑性加工生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较复杂几何外形(如可带有螺丝柱、加强筋等)的镁合金薄壳件热冲锻成形方法及其专用模具。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电脑、通讯产品、消费性电子等3C产品大行其道,而此类物品常须有便携性。目前大部分便携式产品的结构材料仍以工程塑胶为主,虽然其性能通常可以满足便携式产品结构的需求(如强度够、轻量、低成本、制造容易、周边厂商配合容易等),但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各种塑胶材料在结构刚性、散热性等已开始逐渐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对产品材料特性要求更高,如电磁波干扰屏蔽、可回收性等,传统塑胶材料无法满足这些需求。镁是工业中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其密度仅为1.74g/cm。镁及镁合金具有一些吸引人的性质优良的导热性、导电性及电磁屏蔽性能;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减震性能;优良的加工工艺性能,如良好的铸造性能、机械加工性能,以及在保护气氛下有良好的焊接性能。镁的资源丰富,在当前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的压力下,镁合金易于回收和有利于环保等特点使其受到世人瞩目。因此对于追求轻、薄、短、小及环境保护的高科技产品而言,镁合金将是本世纪最热门的金属材料之一,有望得到长足的发展。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镁合金薄壳件热冲锻成形方法,产品的形状为盒形外壳,壳底部内壁局部有厚度变化,带有螺丝柱、加强筋等,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将模具加热至200~400℃;(2)将坯料加热至250~450℃;(3)将坯料均匀涂 抹上润滑剂;(4)将坯料放入凹模内,凸模向下运动冲锻出壳形件。

【技术特征摘要】
1.镁合金薄壳件热冲锻成形方法,产品的形状为盒形外壳,壳底部内壁局部有厚度变化,带有螺丝柱、加强筋等,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将模具加热至200~400℃;(2)将坯料加热至250~450℃;(3)将坯料均匀涂抹上润滑剂;(4)将坯料放入凹模内,凸模向下运动冲锻出壳形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薄壳件热冲锻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料为铸板、挤压板或轧制板,厚度为1.5mm~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薄壳件热冲锻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液体聚四氟乙烯或二硫化钼或石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薄壳件热冲锻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向下运动速度为10~500mm/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薄壳件热冲锻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上的工作部分进行抛光处理;凹模内壁进行抛光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薄壳件热冲锻成形方法所用的专用模具,包括下模板(1)、凹模垫板(2)、退块(3)、凹模(4)、芯杆(5)、凸模(6)、凸模固定板(7)、上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章刚张士宏徐永超王忠堂郑文涛任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