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072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现有技术的逆反射片显色性较差,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光的入射方向,依次为表面保护层、印刷层、夹持层、焦点形成层、镜面反射层、粘合剂层、保护纸;在夹持层与焦点形成层之间设有玻璃球,在夹持层和焦点形成层之间没有玻璃球的地方设有着色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显色性能好,着色层可以通过移动粉状体来变形,在保持一体性的同时可以拥有优异的可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反射片,尤其涉及一种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
技术介绍
逆反射片因具有优异的夜间能见度,被广泛运用于交通标识,车辆牌照,认证标签,或逆反射型RFID (电波识别)标贴。作为此类逆反射片,为人熟知的有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还有带有白色,红色等颜色的逆反射片。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27 - 34488号(专利文献I)当中有关于此类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的记载。该专利文献所记载的逆反射片在夹持层与焦点形成层中间夹有许多微小的玻璃球。据记载,夹持层由被着色的树脂形成。即,位于玻璃球的光线出入射侧,并覆盖 多个玻璃球全体的夹持层是被着色的。这种情况下,夹持层在具有透光性的状态下被着色。此类夹持层通常使用含有颜料类着色剂的树脂。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27 — 256433号(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逆反射片与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逆反射片一样,在夹持层与焦点形成层之间夹有多个微小玻璃球。但是,玻璃球之间的夹持层与焦点形成层所接触部分的夹持层是被着色的。即,夹持层位于夹持层焦点形成层侧的相反一侧,并位于覆盖多个玻璃球的透明夹持层与夹持层焦点形成层侧多个玻璃球之间,并与被着色的夹持层形成双重结构。该着色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沿光的入射方向依次包括表面保护层、夹持层、焦点形成层、镜面反射层、粘合剂层、保护纸;夹持层与焦点形成层之间设有着色层,着色层嵌有玻璃球,所述玻璃球的顶部位于夹持层内、底部位于焦点形成层内,着色层位于玻璃球的中心以下,靠近焦点形成层一侧,着色层的厚度为玻璃球直径的1~10%;所述的玻璃球的粒径为10~150μm,填充率为60~90%,着色层嵌满玻璃球时,填充率为100%,其中镜面反射层的每一个半球形凹槽都与一个玻璃球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沿光的入射方向依次包括表面保护层、夹持层、焦点形成层、镜面反射层、粘合剂层、保护纸;夹持层与焦点形成层之间设有着色层,着色层嵌有玻璃球,所述玻璃球的顶部位于夹持层内、底部位于焦点形成层内,着色层位于玻璃球的中心以下,靠近焦点形成层一侧,着色层的厚度为玻璃球直径的I 10%;所述的玻璃球的粒径为10 150 μ m,填充率为60 90%,着色层嵌满玻璃球时,填充率为100%,其中镜面反射层的每一个半球形凹槽都与一个玻璃球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保护层与夹持层之间设置有印刷层,所述印刷层的着色材料为墨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球的平均粒径为20 100 μ m,填充率为70 85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层的材料为粉状的有机颜料或无机颜料;所述的有机颜料为偶氮颜料或酞菁颜料;所述的无机颜料为利用金属氧化物的颜料或利用亚铁氰化铁的颜料,所述颜料为碱性土铝酸类、硫化金属类、硅类紫外线发光着色剂的一种,或碱性土铝酸类、硫化金属类蓄光发光着色剂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面反射层为蒸镀方式形成的金属层。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小玻璃球型逆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层的材料为碱性粘合剂。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小玻璃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岸哲史三宅弘
申请(专利权)人:恩希爱杭州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