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式防真空吸油雾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66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式防真空吸油雾罩,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下填料密封盖和上填料密封盖之间形成的合理环形腔中,通过多个L型支承架、上下两层分瓣压环带、固定螺栓和支承架螺栓装有分瓣过滤体。在分瓣过滤体内侧对称的两个回油螺孔中装有U型回油管,在下填料密封盖两侧的吸油雾孔上装有吸油雾管。把上端带有分瓣柔性密封体、里侧安装多层分瓣挡环的分瓣导流罩固定在上填料密封盖上,并且使分瓣导流罩与主轴同心。本技术方案必将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水轮发电机组导轴承部套透平油槽动静密封处外溢油雾的收集。
技术介绍
当前,水轮发电机组导轴承部套用于润滑的透平油在油槽中被旋转部件进行膨化后形成大量的油雾,这些油雾从填料密封盖与主轴动静间隙处向外溢出,溢出的油雾严重影响了机组绝缘并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尤其是处于转子下面的透平油槽中被膨化的油雾向外溢出的现象就更为严重,因为在转子下面与油槽填料密封盖之间,风扇所形成的巨大冷却风产生环形真空区,这个环形真空区将固定油槽中的油雾通过上、下填料密封盖向外吸出,加剧了油雾外溢。同时,填料密封设计的环腔不合理,也是造成油雾外溢的原因之一。溢出的油雾形成的液态油不仅给机组检修带来具大的工作量,而且造成下游流域水质的污染,为此,水轮发电机组急需一种能克服转子上风扇所形成环形真空区对固定油槽内的油雾外吸、环形腔合理及具有过滤油雾的吸油雾罩,通过这样的吸油雾罩将外溢的油雾由吸油雾管吸入净化装置进行再次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能克服环形真空区对固定油槽内被膨化的油雾外吸作用、环形腔合理,又具有油雾过滤功能的技术方案,其特征是,把下填料密封盖以主轴为中心固定在固定油槽上端,在下填料密封盖上面对称处加工两个M16 M25的回油螺孔,在两个回油螺孔中分别装上U型回油管,在两个回油螺孔外侧,通过支架螺栓固定多个支承架,在支承架里侧装有分瓣过滤体,通过上、下两层分瓣压环带和固定螺栓把分瓣过滤体固定在对应的支承架上,把上填料密封盖固定在下盖上法兰上,并且使上填料密封盖内表面与分瓣过滤体上端紧密接触,把上端固定有分瓣柔性密封体和内侧固定装有多层分瓣挡环的分瓣导流罩,通过导流罩下法兰和下固定螺栓固定在上填料密封盖靠主轴一侧,使多层分瓣挡环形成的圆环内径与主轴外径距离都为I. 5 5mm,分瓣柔性密封体所构成的环内径与主轴外径轻微接触,在下填料密封盖侧面对称装有两个吸油雾管并与内部连通。过滤式防真空吸油雾罩包括下填料密封盖、上填料密封盖、吸油雾管。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实现的技术效果是这样的在水轮发电机组工作时,转子带动风扇形成了巨大的冷却风,该冷却风在风扇进风口处形成了环形真空区。导轴承的旋转部件在固定油槽内部不断使透平油膨化,使透平油形成了油雾膨化区,膨化区的油雾通过下填料密封盖与主轴形成的动态间隙量外溢到油雾外溢区,溢到油雾外溢区的油雾在环形真空区的作用下被吸出污染机组定、转子等关键部套;在本技术方案中为解决油雾污染的问题,改进了下填料密封盖与上填料密封盖安装结构,合理的加大了下填料密封盖与上填料密封盖之间的环形腔。在环形腔中把分瓣过滤体通过上、下两层分瓣压环带和固定螺栓对应固定在多个L型支承架上,多个L型支承架又通过支架螺栓固定在下填料密封盖上面,把外溢区的油雾在通过吸油雾管吸出至净化装置之前,将通过分瓣过滤体把油雾进行净化,以减轻净化装置的负担。分瓣过滤体净化的油雾形成液态油,这些液态油又通过对称安装在分瓣过滤体内侧两个对称M16 M25回油螺孔中的U型回油管,排回到固定油槽内。U型回油管具有一定密封性,其高度根据吸油雾管的负压确定。分瓣过滤体上、下两端应与上、下填料密封盖表面紧密接触。为了解决环形真空区对油雾外溢区中的油雾外吸的技术问题,在上填料密封盖靠主轴一侧装有分瓣导流罩,分瓣导流罩上端有用上环形分瓣压环和导流罩上固定螺栓固定的分瓣柔性密封体,分瓣柔性密封体内径与主轴外径轻微接触,在分瓣导流罩内侧固定有多层分瓣挡环,因此分瓣导流罩完全克服了环形真空区对油雾外溢区中的油雾向外吸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合理,不仅彻底解决了水轮发电机组油雾外溢的技术难题,还减轻了净化装置的净化负担。在本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为本领域中的发电机组避免油雾污染,节约能源,保证下流水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方案,必将广泛应用于水轮发电机组上。附图说明·图I.过滤式防真空吸油雾罩主视2.过滤式防真空吸油雾罩A-A视3.过滤式防真空吸油雾罩I放大视图其中I、主轴 2、固定油槽3、透平油4、膨化区 5、U型回油管6、下填料密封盖7、下盖固定螺栓 8、下盖下法兰9、吸油雾孔10、吸油雾管 11、下盖上法兰12、上填料密封盖13、上法兰固定螺栓14、环形真空区15、风扇16、下固定螺栓 17、导流罩下法兰18、分瓣导流罩19、导流罩上固定螺栓20、上环形分瓣压环21、导流罩上法兰22、分瓣柔性密封体23、分瓣挡环24、把合螺栓25、分瓣面 26、油雾外溢区27、分瓣压环带28、固定螺栓 29、分瓣过滤体30、L型支承架31、支架螺栓32、回油螺孔具体实施例方式用下盖固定螺栓(7)将下填料密封盖¢)固定在固定油槽(2)上端,在下填料密封盖(6)上面对称开有两个回油螺孔(32)中分别装上U型回油管(5),在回油螺孔(32)外侧通过支架螺栓(31)在同一圆周上固定多个L型支承架(30),用上、下两层分瓣压环带(27)和固定螺栓(28)把分瓣过滤体(29)对应固定在L型支承架(30)上,在下填料密封盖(6)外侧对称的吸油雾孔(9)上装有吸油雾管(10)。用上法兰固定螺栓(13)把上填料密封盖(12)固定在下盖上法兰(11)上。用上环形分瓣压环(20)和导流罩上固定螺栓(19)将分瓣柔性密封体(22)固定在分瓣导流罩(18)上端,在分瓣导流罩(18)内固定有多层分瓣挡环(23),分瓣挡环(23)组装后构成的是环形体,分瓣导流罩(18)通过分瓣面(25)和把合螺栓(24)组成一个筒,然后分瓣导流罩(18)用下固定螺栓(16)固定在上填料密封盖 (12)内圆上,并与主轴⑴同心。实施完毕。权利要求1 一种过滤式防真空吸油雾罩,包括下填料密封盖、上填料密封盖、吸油雾管,其特征是,把下填料密封盖以主轴为中心固定在固定油槽上端,在下填料密封盖上面对称处加工两个M16 M25的回油螺孔,在两个回油螺孔中分别装上U型回油管,在两个回油螺孔外侦牝通过支架螺栓固定多个支承架,在支承架里侧装有分瓣过滤体,通过上、下两层分瓣压环带和固定螺栓把分瓣过滤体固定在对应的支承架上,把上填料密封盖固定在下盖上法兰上,并且使上填料密封盖内表面与分瓣过滤体上端紧密接触,把上端固定有分瓣柔性密封体和内侧固定装有多层分瓣挡环的分瓣导流罩,通过导流罩下法兰和下固定螺栓固定在上填料密封盖靠主轴一侧,使多层分瓣挡环形成的圆环内径与主轴外径距离都为I. 5 5mm,分瓣柔性密封体所构成的环内径与主轴外径轻微接触,在下填料密封盖侧面对称装有两个吸油雾管并与内部连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式防真空吸油雾罩,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下填料密封盖和上填料密封盖之间形成的合理环形腔中,通过多个L型支承架、上下两层分瓣压环带、固定螺栓和支承架螺栓装有分瓣过滤体。在分瓣过滤体内侧对称的两个回油螺孔中装有U型回油管,在下填料密封盖两侧的吸油雾孔上装有吸油雾管。把上端带有分瓣柔性密封体、里侧安装多层分瓣挡环的分瓣导流罩固定在上填料密封盖上,并且使分瓣导流罩与主轴同心。本技术方案必将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领域。文档编号B01D46/24GK102900941SQ20111022212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式防真空吸油雾罩,包括下填料密封盖、上填料密封盖、吸油雾管,其特征是,把下填料密封盖以主轴为中心固定在固定油槽上端,在下填料密封盖上面对称处加工两个M16~M25的回油螺孔,在两个回油螺孔中分别装上U型回油管,在两个回油螺孔外侧,通过支架螺栓固定多个支承架,在支承架里侧装有分瓣过滤体,通过上、下两层分瓣压环带和固定螺栓把分瓣过滤体固定在对应的支承架上,把上填料密封盖固定在下盖上法兰上,并且使上填料密封盖内表面与分瓣过滤体上端紧密接触,把上端固定有分瓣柔性密封体和内侧固定装有多层分瓣挡环的分瓣导流罩,通过导流罩下法兰和下固定螺栓固定在上填料密封盖靠主轴一侧,使多层分瓣挡环形成的圆环内径与主轴外径距离都为1.5~5mm,分瓣柔性密封体所构成的环内径与主轴外径轻微接触,在下填料密封盖侧面对称装有两个吸油雾管并与内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迅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