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喷嘴的止回阀和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59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喷嘴的止回阀,其具有阀套、闭锁体和阀座,其中闭锁体移动地至少设置在阀套的纵向方向上。按本发明专利技术,闭锁体借助与纵向方向平行设置的波纹管与阀套相连,其中闭锁体借助波纹管的弹簧效应在阀座的方向上预紧。例如用于除鳞喷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喷嘴的止回阀,其具有阀套、闭锁体和阀座,其中闭锁体可移动地至少设置在阀套的纵向方向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过滤器的喷管,此过滤器用来插入到输入导管中。
技术介绍
从申请人Lechlet GmbH的产品目录中已知一种用于除鳞喷嘴的所谓水止阀,见产品广告单 WSV “Water Stop Valve for Scalemaster Nozzler”,Lechler, GmbH, 1/07。该处示出的水止阀或止回阀具有管状的阀套,在此阀套中锥形的闭锁体移动地设置在管状阀套的纵向方向上。此阀体借助压缩弹簧在阀座的方向上预紧。管状的阀座是喷管的组成部分,并且阀座设置在过滤器零件上。此过滤器零件然后构成管状阀套的延长部分,此阀套再次在相对而置的端部上设置有喷嘴。然后,整个喷管包括喷嘴局部地推入输入导管或喷射 杆的焊接套管中,因此,此过滤器零件设置在喷射杆的内部,并且喷射流体可通过喷嘴从输入导管抵达周围环境中。这种已知的止回阀和喷管在热的金属表面去鳞时应用,尤其应用在轧钢车间中,并应该能避免在流体压力下降之后大量的流体量还能从喷嘴中流出。
技术实现思路
借助本专利技术,应该提供更好的止回阀和更好的喷管。按本专利技术,为此设置有用于喷嘴的止回阀,其具有阀套、闭锁体和阀座,其中闭锁体可移动地至少设置在阀套的纵向方向上,在此闭锁体借助与纵向方向平行设置的波纹管与阀套相连,其中闭锁体借助波纹管的弹簧效应向阀座的方向上预紧。闭锁体借助波纹管在例如管状的阀套的纵向方向上可移动地与之相连。单独的压力弹簧可以省略,并且还可简化按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波纹管既在其径向位于内部的内侧上,也在其径向位于外面的外侧上至少在止回阀的开启状态下以处于压力之下的、待喷射的流体进行加载。在待喷射的流体压力极高的情况下(几百巴)以这种方式也可以确保,波纹管不会在侧面偏转,因此通过波纹管施加到闭锁体上的预应力不能发生变化。而径向内部以及径向外部向波纹管作用效的压力相互抵消,因此波纹管顺着和逆着闭锁方向可自由地运动。为了实现此两侧的压力加载,在闭锁体和喷管的内侧之间可构成第一流动通道,它借助处于压力之下的流体来加载波纹管的径向位于外面的侧面。在引导管的位于下游的端部上,在喷管的内侧和引导管之间可构成流动通道,以便用处于压力之下的流体来加载波纹管的径向位于内部的侧面。备选地,波纹管以其径向位于内部的侧面来构成流动通道的一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在波纹管内部设置有引导管,其中引导管构成流体通道通过止回阀的那一部分。通过在波纹管内部设置引导管可确保,在止回阀中只出现很少的流动损失,因为是引导管而不是波纹管构成流动通道的一部分,并因此可减少搅流,其中引导管以有利的方式构成为具有光滑壁板圆柱形。尽管设置有引导管,仍可为穿流的流体实现很大的自由横截面。引导管以有利的方式具有恒定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引导管在一端部上与闭锁体固定相连,在另一端部上相对于阀套可推移地支承。以这种方式,可在活动的闭锁体和引导管的相对而置的活动端部之间实现具有光滑壁的通穿的流体通道。按照引导管的壁厚,在引导管的活动端部和喷嘴壳体之间只存在着处于引导管壁厚的高度上的突起。与设置螺旋弹簧相比,波纹管的优点是,所需的位置比具有相同预紧力的螺旋弹簧少。因此,引导管内部的自由流动横截面可设计得更大,并实现更少的流动损失。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闭锁体在穿流方向上看设置 在波纹管的位于上游的端部上。以这种方式,可在闭锁体的下游为流动设置长的平缓路段,此平缓路段有利于减少搅流,并因此减少流动阻力。因此在流体压力非常高的情况下(例如其用于除鳞喷嘴时),由此也可借助设置在闭锁体下游和波纹管下游的喷嘴实现更好的喷射情景。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闭锁体构成为环形,并且阀座至少局部地构成为截锥状,其中闭锁体在闭合状态下贴靠在阀座的锥形外罩面上。借助环状的闭锁体和截锥状的阀座,在挤压力较低时可实现良好在密封作用。但是,主要还可使阀座的构造有利于流动。环状的闭锁体能与波纹管的内径相匹配,因此在环状闭锁体和波纹管之间的过渡部位上不会出现自由流动横截面缩小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在阀座盘上设置阀座,此阀座盘插入止回阀的流体通道中并设置有至少一个直通通道。通过这些措施,可使按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的可制造性更简单,因为阀座盘能以简单的方式用于管状的阀套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此至少一个直通通道借助阀座盘中的通穿孔和/或凹口构成。有利的是,此至少一个直通通道构成为阀座盘中的弧状纵向孔。这样的弧状纵向孔可设置得同心地包围阀座,并与圆孔相比提供更小的流动阻力,因为可实现更大的自由流动横截面,并且流动不必那么强烈地转向。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阀座是流线体的组成部分。以这种方式可实现更小的流动阻力,并且以通过上回阀引导的流体加载的喷嘴的喷射情景可明显改善。这一点在流体压力很高时尤其有利,除鳞喷嘴以此流体压力被加载。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闭锁体构成为环状,并且流线体穿过闭锁体进行延伸。通过此措施,流体在止回阀开启时可穿过环状的闭锁体被引导,并导入引导管中。在闭锁体和跟在后面的流线体或引导管之间的关键过渡部位上,可因此明显地使流体安静下来。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流线体在流动方向上看在阀座的区域内变细,并且在阀座的下游再次扩展。令人惊讶的是,如果流线体紧接向变细部位再次扩展,此变细部位设置在阀座的区域中,则流可在流动通道中在闭锁体或阀座的下游明显安静下来。由于在阀座的变细部之后的这种扩展,流朝流动通道或引导管的内壁挤压,因此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实现了较小的流动阻力和流体的安静。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在流动方向上看,紧接在设置于阀座下游的扩展部上,流线体再次变细至端部尖。流线体的缓慢走向用来实现较小的流动阻力和流动的安静。因此,此流线体在阀座的区域内由此变细,紧接在变细部位之后再次扩展,然后慢慢地一直延伸至端部尖。流线体在阀座的上游具有向着流的尖,流线体然后可呈锥状从此尖开始扩展。此流线体以有利的方式借助单个接片与止回阀的壳体相连,其中此接片例如构成阀座盘的一部分。然后在阀座盘的区域中,流线体可与止回阀的中间纵轴线平行地延伸。因此,总的说来流线体具有在流动方向上看从尖首先呈锥形扩展的形状。然后,流线体在阀座盘区域中的外壁及其通穿通道基本与中间纵轴线平行地延伸。紧接此与中间纵轴线平行延伸的区域,流线体变细,以便在此区域内构成阀座。此阀座通过变细的区域构成。在穿过局部最小的直径之后,流线体再次扩展。从变细部至重新扩展之间的过渡部位以有利的方式构成为倒圆的。紧接在扩展部位之后,流线体再次重新变细至端部尖。从扩展部位至重新变细之间的过渡部位以 有利的方式构成为倒圆的。此端部尖然后慢慢地延伸,总共占据整个流线体的约一半长度。基于本专利技术的问题也通过具有用来插入到输入导管中的过滤器的喷管得以解决,此喷管设置有按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在这种喷管中,引导管可设置在波纹管内部,并且阀座可以是流线体的一部分,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射束矫正仪(Strahlrichter)在流线体的下游设置在引导管中。通过设置射束矫正仪,可在引导管内部进一步减少可能还未完全消退的搅流,并可在流体压力(其用在除鳞喷嘴中)很高时可借助设置在喷管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喷嘴的止回阀,其具有阀套、闭锁体(30;74)和阀座(26;72),其中闭锁体(30;74)至少在阀套的纵向方向上能移动地设置,其特征在于,闭锁体(30;74)借助与纵向方向平行设置的波纹管(32;76)与阀套相连,其中闭锁体(30;74)借助波纹管(32;76)的弹簧效应在阀座(26;72)的方向上预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弗里克B·施密特A·费希特
申请(专利权)人:莱希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