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特别是在横机上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具有如下方法步骤:a.使用至少一个第一织针(K)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形成线圈;b.使用第二织针(F-J、L-P)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20)分别形成线圈,且略过第一织针(K);c.借助一个或多个第一织针(K)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插入集圈线圈(10.2、10.5);d.重复步骤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特别是在横机上制造带有装饰线迹(Zierstich)的针织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针织物。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特别是带有装饰线迹的嵌花针织物和带有装饰线迹的单色的平针织物。在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时,以前通过一个或多个织针斜对角式地牵拉用于装饰线迹的纱线,下面将其称为装饰线迹纱线。这会导致该纱线随后被用来编织基底针织物(Grundgestrick)的纱线缠住,进而产生编织错误。此外,装饰线迹纱线作为浮纱纱线飘向装饰线迹的边缘。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在背面开放。在正面产生方向变换的不均匀的外观。为了在横机上制造花式单面针织物,按照现有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提花技术和 嵌花技术。在提花技术中,利用基底纱线(基底针织物纱线)形成线圈的织针或织针组,与利用花式纱线(装饰线迹纱线)形成线圈的织针或织针组在同一针床上交替。这导致在每个编织横列中,基底纱线作为浮纱纱线位于利用花式纱线已形成的线圈之后,而花式纱线作为浮纱纱线位于利用基底纱线已形成的线圈之后。这些浮纱纱线减小了针织物特有的横向弹性,进而也降低了穿戴舒适性。此外,对于基底纱线和每个花式纱线来说,需要单独的导纱器和单独的编织三角。如果编织横列例如由三个不同的纱线构成,则需要三个编织三角,以便能够形成编织横列。采用嵌花技术也能形成单面针织物,其具有利用不同纱线制得的线圈组。针织物的利用不同纱线形成的饰条在边缘处相互连接。但为此需要特殊的嵌花导纱器,可以对这些嵌花导纱器进行控制,使得它们仅给选定的织针区域供应纱线。由EP I 829 994 Al已知一种用于在横机上制造具有编织横列的花式针织物的方法,编织横列的线圈由基底纱线和至少一个花式纱线构成,其中至少一个花式纱线作为集圈线圈插入到对面的针床的空闲的织针中,集圈线圈在所希望的位置移圈,并与位于接圈织针中的线圈收针(abstricken)。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编织方法,其中能更好地把装饰线迹纱线编入到基底针织物中,从而使基底针织物外观均匀,且尽可能避免编织错误。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特别是在横机上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得以实现,该方法具有如下方法步骤 a.使用至少一个第一织针利用装饰线迹纱线形成线圈; b.使用第二织针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分别形成线圈,且略过第一织针; c.借助一个或多个第一织针利用装饰线迹纱线插入集圈线圈;d.重复步骤b。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更好地把装饰线迹纱线编入到基底针织物中。针织物由此更加均匀。在特别是菱形花纹的边界区域中,装饰线迹的走势显得更为美观。装饰线迹纱线的固定点始终都位于刚刚编织过的织针的正确的一侧,而与编织方向无关。结果,即使在任意上升的情况下也能使得导纱器仅以一个正确值被定位。装饰线迹纱线以衬垫粗线(Stehfaden)的形式始终都位于相对于摆动的导纱器垂直的位置,随后在该区域上方飘浮地交织底色物(Grundfarbe)(基底针织物)。由此使得衬垫粗线不会因后续的织针动作而被缠住。另外,这种编织技术做法即使在编织速度很高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可靠地编织。在这里,集圈线圈在利用装饰线迹纱线 形成的线圈的上面或下面始终都位于相同的织针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因而能保证可靠地喂纱。能以很高的速度进行编织。还在编织技术上产生利落的轮廓,以及在织物两侧产生怡人的外观。使用者仅通过一次导纱器矫正就能织针精确地且相对于导纱器保持恒定地既调节增加的装饰线迹又调节减少的装饰线迹。编织技术无需附加的编织系统。集圈线圈可以直接置于线圈上。无需转移或接圈到其它织针上。可以使用嵌花导纱器或常规导纱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导纱器来实施。此外,无需移圈到不同的针床上。该方法可以在一个针床上实施。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对导纱器占用情况进行选择,使得底色物(基底针织物)布置到前面的导纱器导轨上,装饰线迹布置到后面的导纱器导轨上,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就不用再这样了。无论底色物还是装饰线迹,都可以布置到前面的或后面的导纱器导轨上。本专利技术意义下的装饰线迹纱线是一种与用来编织针织物的主要部分因而被称为基底针织物纱线的纱线不同的纱线。这种不同可以是在外观、功能或结构上与基底针织物纱线不同。例如,基底针织物纱线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它可以由不同于基底针织物纱线的材料构成,更硬、更薄、更厚、更蓬松,等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各方法步骤可以按上述顺序执行。替代地也可以考虑把步骤b和c交换的顺序或者把步骤a和b交换的顺序。按照一种方法变型可以规定,在步骤d之后,在相对于第一织针的织针位置错开的织针位置利用装饰线迹纱线形成线圈。由此可以产生斜置的装饰线迹横列或菱形花纹。不同于传统的方法,这里并未预先给定特别是用于带有装饰线迹的单独的编织横列的错开方向。既可以向左错开,又可以向右错开。优选在此利用装饰线迹纱线在错开一个织针位置的织针位置形成线圈。但作为其替代方案也可以考虑利用装饰线迹纱线在错开一个以上的织针位置的织针位置形成线圈。然而由此延长了浮纱纱线的长度。装饰线迹错开的织针位置数量因而不应选得过大。按照一种方法变型,可以在集圈线圈中调节线圈长度。由此可以调节线圈织物的外观,即针织物和装饰线迹的外观。特别是可以实现相比于现有技术更为怡人且形象的外观。另外可以规定,在步骤a之前编织至少一个编织横列,在该编织横列中还使用第一织针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形成线圈。由此可以实现把装饰线迹编入到基底针织物中。装饰线迹不必开始于基底针织物的边缘。根据该方法的一种设计,可以在相邻的织针位置利用相同的装饰线迹纱线形成多个装饰线迹。因此,装饰线迹的编入不局限于线圈宽度,而是也可以利用相同的装饰线迹纱线编织多个并排的线圈。在下一个编织横列中织针位置错开对于利用相同装饰线迹纱线形成的相邻的全部线圈而言都应在同一方向上进行。另外可以考虑在一个编织横列中利用不同的装饰线迹纱线形成多个装饰线迹。在利用不同的装饰线迹纱线形成装饰线迹时,在后续编织横列中装饰线迹纱线错开对于每个装饰线迹纱线而言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使用者由此可以得到各种各样设计的针织物。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针织物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细节,下面借助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由该说明、权利要求书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各个特征可以分别单独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变型中实现,或者多个特征任意组合地实现。 附图说明附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下面对照附图对其予以详述。其中 图I示出根据现有技术在引入装饰线迹时的纱线走势; 图2示出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编织方法时装饰线迹纱线的纱线走势; 图3a-3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方法的编织技术的流程。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在采用公知的编织方法时用来形成装饰线迹的花式纱线I的走势。首先形成编织横列,其中沿箭头方向2. I进行编织。利用花式纱线I形成线圈I. I。沿编织方向2.2对随后的编织横列进行编织。花式纱线I的一个节段I. 2在此作为浮纱纱线被斜对角地被牵拉到基底针织物上方。现在沿相反的编织方向2. 3在错开的织针位置形成线圈I. 3。在此,花式纱线可能会在节段I. 2、I. 4中被待编织的底色物缠住。因而会产生编织错误。用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特别是在横机上制造带有装饰线迹的针织物的方法,具有如下方法步骤:a.?使用至少一个第一织针(K)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形成线圈;b.?使用第二织针(F?J、L?P)利用基底针织物纱线(20)分别形成线圈,且略过第一织针(K);c.?借助一个或多个第一织针(K)利用装饰线迹纱线(10、21)插入集圈线圈(10.2、10.5);d.?重复步骤b。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菲尔斯特,R延特,
申请(专利权)人:H斯托尔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