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具有完全反硝化酶系的兼性厌氧反硝化细菌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7988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株具有完全反硝化酶系的兼性厌氧反硝化细菌,该菌株命名为Pseudomonassp.XP-2,属于假单胞菌属,保藏编号为CCTCC?M?2011431。最佳脱氮温度在10-30℃。该菌株适应的pH值在6~9之间,具有高效的反硝化活性。当C/N(mol/mol)比值大于等于3时,该菌株的脱氮率达90%以上。该菌株在微溶氧的环境条件下,脱氮活性最高。反硝化的终产物气体为氮气,说明该菌株具有完全的反硝化能力,能够将水体中硝氮、亚硝氮等无机氮直接还原为无害的氮气排出水体。该菌株具有广泛的碳源谱,能够利用多种碳源。通过对此菌株的性能检测可以看出,使用其处理含氮废水工艺简单,处理效果高效稳定,节约运行成本,且不会产生NO、N2O等温室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具有完全反硝化酶系的兼性厌氧反硝化细菌及其用途,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含氮污染物的排放量迅速增力口,大小水体成为这些污染物的“收容所”,水体质量急剧恶化。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建立起了一大批废水生物处理工程,有效地遏制了水质污染持续恶化的势头。但是,污水二级处理后的排放水含氮量依然较高,俨然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污染源。在二级生化处理后出水中氨氮和硝态氮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氮素污染会对水环境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2)增加给水处理的困难;(3)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4)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因此,必须加大对污水中氮素的治理。对于氮素污染的治理,生物脱氮是最经济有效的治理技术。生物脱氮技术通常由 硝化工艺和反硝化工艺组成。硝化工艺以去除氨氮为主,虽然能够把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但是不能彻底将氮素从水体中除去;反硝化工艺则能从根本上消除水体氮素对环境的污染。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细菌以硝态氮或亚硝态氮为终端电子受体,在反硝化酶系的作用下通过电子传递,将硝态氮或亚硝态氮逐步还原为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具有完全反硝化酶系的兼性厌氧反硝化细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命名为Pseudomonas?sp.XP?2,属于假单胞菌属,已于2011年11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M20114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海燕胡文容纪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