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740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包括:用于储存胶料的料仓,第一输送装置,脱硫装置,自动排料冷却装置,储料混合装置,连续捏炼装置,连续精炼装置,用于将通过所述连续精炼装置精炼而成的再生胶片进行冷却的胶片冷却装置及用于将通过所述胶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之后的再生胶片进行称量、卷片和切片的集中卷片称量装置。如此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其能够有效降低废旧橡胶再生产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生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数量与日俱增,同时,废弃轮胎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国内外的废弃轮胎已堆积如山。废旧轮胎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处理废旧轮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一直在致力研究如何将废旧轮胎处理掉,但废旧橡胶带来的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橡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而生胶的产量却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供需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将废橡胶再生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也可以减少对生胶的需求,是一举两得的好产业。 废旧橡胶再生产业中,需将废橡胶首先经过胶粉设备的处理,制成橡胶粉。然后用再生橡胶设备将胶粉制成再生橡胶,即可替代部分生胶,也可制成橡胶制品以满足市场需要。现有技术中,再生橡胶生产设备的生产过程如下所述首先由脱硫罐完成橡胶粉的脱硫,再用两台捏炼机和一台精炼机组成的所谓“三机一线”,完成胶料的捏炼、精炼和卷片。其生产过程的工作大量由人工完成,脱硫后的胶料堆放在车间地面,胶料的输送、分配、捏炼机返料、精炼机卷片及称量等大量工作全部由人工进行。因此,如何降低在废旧橡胶再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劳动强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其能够有效降低废旧橡胶再生产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包括用于储存胶料的料仓,且所述料仓的出料口设有自动门装置;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料仓的出料口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有第一自动称重装置;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的入料口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另一端对应设置;自动排料冷却装置,包括入料口与所述脱硫装置的出料口相对应的密封仓、设置于所述密封仓内的第二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冷却胶料的冷却装置;储料混合装置,包括旋转罐装置和用于将通过所述冷却装置冷却之后的胶料运输至所述旋转罐装置的第三输送装置;连续捏炼装置,所述连续捏炼装置通过第四输送装置与所述旋转罐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连续精炼装置,所述连续精炼装置通过第五输送装置与所述连续捏炼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用于将通过所述连续精炼装置精炼而成的再生胶片进行冷却的胶片冷却装置及用于将通过所述胶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之后的再生胶片进行称量、卷片和切片的集中卷片称量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冷却螺旋输送装置,所述冷却螺旋输送装置的起始端与所述脱硫装置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仓内的冷却水管。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风冷箱,所述第一风冷箱的入料口与所述密封仓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一风冷箱的出料口与第三运输装置的起始端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为皮带输送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为混料螺旋输送装置,且所述旋转罐装置和所述混料·螺旋输送装置均至少为两个,所述旋转罐装置和所述混料螺旋输送装置一一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连续捏炼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捏炼机,三个所述捏炼机通过运输皮带相连接,沿运输方向第一个所述捏炼机的速比小于后面的所述捏炼机的速比。优选地,所述捏炼机为五个,沿运输方向,第一个所述捏炼机的速比小于后面四个所述捏炼机的速比。优选地,所述胶片冷却装置包括水槽和第二风冷箱。优选地,所述集中卷片称量装置包括自动卷片装置、第二自动称重装置及自动切片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再生橡胶的生产过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进行再生胶的生产时,可首先打开料仓的自动门装置,料仓内的胶料由出料口流出至第一输送装置,由于第一输送装置设有第一自动称重装置,故待放出的胶料达到要求的重量,自动门装置即可自动关闭停止放料,第一输送装置将胶料输送至脱硫装置进行脱硫处理,进行脱硫处理后的胶料具有较高的温度,且进行脱离处理后的胶料携带有较多的烟气对环境具有较严重的污染。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产线包括密封仓,经过脱硫处理后的胶料输送至密封仓内,由于密封仓内部与外界空气隔绝,脱硫后的胶料不易被氧化,同时,避免了高温胶料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第二输送装置运输高温胶料的过程中,冷却装置可对高温胶料进行冷却处理,经过冷却处理的胶料在第三输送装置的运输作用下进入旋转罐装置内部,在旋转罐装置的旋转的作用下,可将胶料混合均匀,而后混合均匀的胶料被第四输送装置运输至连续捏炼装置进行捏炼,捏炼完成之后的胶料被第五输送装置输送至连续精炼装置内部进行精炼形成再生胶片。再生胶片形成之后,首先需要进行胶片冷却装置的冷却作用,而后将冷却之后的再生胶片进行自动称量、自动卷片和自动切片。显然,整个再生橡胶的生产过程中,完全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进而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第三部分结构示意图;图I-图 3 中料仓一 11,第一输送装置一 12,脱硫装置一 13、密封仓一 14、旋转罐装置一 15、第三输送装置一 16、连续捏炼装置一 17、第四输送装置一 18、连续精炼装置一 19、第五输 送装置一20、胶片冷却装置一21、集中卷片称量装置一22、第一风冷箱一23、水槽一24、第二风冷箱一25。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其能够有效降低废旧橡胶再生产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I至图3,图I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第三部分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将图I、图2和图3依次连接即可构成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完整的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结构示意图。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包括用于储存胶料的料仓11,且料仓11的出料口设有自动门装置;第一输送装置12,第一输送装置12的一端与料仓11的出料口对应设置,且第一输送装置12设有第一自动称重装置(图中未示出);脱硫装置13,脱硫装置13的入料口与第一输送装置12的另一端对应设置;自动排料冷却装置,包括入料口与脱硫装置13的出料口相对应的密封仓14、设置于密封仓14内的第二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冷却胶料的冷却装置;储料混合装置,包括旋转罐装置15和用于将通过冷却装置冷却之后的胶料运输至旋转罐装置15的第三输送装置16 ;连续捏炼装置17,连续捏炼装置17通过第四输送装置18与旋转罐装置15的出料口相连接;连续精炼装置19,连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生橡胶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胶料的料仓,且所述料仓的出料口设有自动门装置;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料仓的出料口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有第一自动称重装置;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的入料口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另一端对应设置;自动排料冷却装置,包括入料口与所述脱硫装置的出料口相对应的密封仓、设置于所述密封仓内的第二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冷却胶料的冷却装置;储料混合装置,包括旋转罐装置和用于将通过所述冷却装置冷却之后的胶料运输至所述旋转罐装置的第三输送装置;连续捏炼装置,所述连续捏炼装置通过第四输送装置与所述旋转罐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连续精炼装置,所述连续精炼装置通过第五输送装置与所述连续捏炼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用于将通过所述连续精炼装置精炼而成的再生胶片进行冷却的胶片冷却装置及用于将通过所述胶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之后的再生胶片进行称量、卷片和切片的集中卷片称量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乐山亚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