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板退火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673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板退火窑(10),其包括多个相互叠加且独立的加热室(20),每个加热室(20)都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张玻璃平板(L)通过的入口(24、25)、该玻璃平板(L)在其上放置并运动的机动辊道平面(30)、适用于加热位于该加热室(20)内的玻璃板(L)的加热装置(40)和适用于指示对该加热室(20)进行控冷的冷却装置(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板退火窑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板退火窑。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再加热玻璃板并随后对其冷却以进行后续操作或处理的玻璃板退火窑,或更简单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消除玻璃板于再加热步骤中产生的玻璃内应力的玻璃板退火窑。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伴随玻璃板的某些热处理操作,或成形加工,或表面釉料预烧,玻璃内产生内应力,如不缓解,则不能进行进一步的比如切割、磨削、穿孔等操作,,或比如淬火的后热处理。为释放玻璃内应力,使其能够进行后续的工序操作,众所周知,通常需要将玻璃板加热550℃至650℃,并通过足够慢的控冷循环(controlledcoolingcycle)冷却玻璃,以使玻璃内部不再产生其他应力。两种已知类型的窑用于此目的。第一种类型包括连续辊道窑,其中玻璃板进入纵向伸展的加热室,伴随着热循环,玻璃板沿窑的纵向伸展方向运动。在该窑的末端,玻璃板转至控冷站,在其中对其进行冷却循环,例如,该冷却循环包括在其内使玻璃稳定且非常缓慢,受控的主要为间接式冷却的第一冷却道,以及更快速直接的冷却道。然而,该第一种类型的窑具有如下缺点:为对加热循环后的玻璃板进行冷却循环,需要纵向延伸非常长的窑,该窑需要相当大的空间和巨大的投资,显然,该类型窑适用于高生产水平。因此,在设想特征为长系列的大生产规模情况下,这些窑是有利的。第二种类型的玻璃板退火窑包括间歇窑,例如摆动辊道窑(oscillatingrollerkiln)。在这些窑中,加热室具有极有限的纵向伸展,实际上不比待处理玻璃板长,当处理大型板时,玻璃板放于加热室内部通过摆动运动使玻璃板运动的机动辊道平面上,同时加热装置对玻璃板进行适当的加热循环。加热循环结束时,对该板进行上述类型的控冷循环,或甚至是自然冷却循环。然而,根据已知类型的退火窑,这些窑的更小空间尺寸对生产性能具有负面影响,因为当板材尺寸大时,该类型窑可以处理的玻璃板数量总是(只能)一个加热循环处理单个板材,或者当处理的是小型板时,该类型窑可以处理大量的能填满加热室区域的板材。另外,由于加热循环必须在加热室内部每个新的冷玻璃板进入口处重新开始,所以这些窑的能效低于连续窑的能效。在文献JP2002179431中,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描述了这些窑的实施例。然而,这些窑显示的缺点是需要适于支撑玻璃板的支撑板,以防止玻璃板在退火过程中变形。另外,因在单个的加热室内对玻璃板进行冷却是直接通过打开并退出加热室出口完成的,故无法采用渐进的、可控制方式在单个的加热室内完成对玻璃板的冷却;为尽可能逐步降低玻璃板温度,有必要将玻璃板从更高温度的加热室转至温度设置低于第一温度的加热室,考虑窑的效率、尺寸和加工速度以及自退火过程取得的良好结果,该加热室具有确定无疑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简单、合理且相对经济的解决方案消除先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这些目的通过本专利技术独立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征实现。这些独立权利要求详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和/或具体的有利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板退火窑,其特征在于该窑包括多个相互叠加且独立的加热室,每个加热室具有:至少一个的用于至少一张玻璃板通过的入口、玻璃板于其上放置并运动的机动辊道平面、适用于加热位于加热室内的玻璃板的加热装置、适用于间接和/或直接冷却加热室的控冷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该冷却装置包括多个位于加热室内部、制冷流体在其内部循环的管。根据本方案,玻璃板退火窑特别紧凑,同时可达到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因为可以在某一空间同时处理多张玻璃板,在平面视图中,该空间略大于待处理玻璃板的空间尺寸。此外,由于配置了所述冷却装置,每个加热室可达到更有效的控冷,使得玻璃板的退火过程更有效更安全,从而实现更高的产品质量。有利的是,玻璃板直接放于构成机动辊道平面的辊上,无需支撑板介入,从而减少了待退火玻璃板加热和冷却的时间,这无疑节约了能源,同时能够处理大尺寸玻璃板。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每个机动辊道平面通过摆动运动使玻璃板在各自的加热室内部运动,例如为0至1m/s的摆动速度(oscillatingvelocity)。每个机动辊道平面还具有辊,这些辊以视作轴间(interaxis)的相对距离(reciprocaldistance)放置,该距离基本上为50至150mm,这些辊具有例如基本上为30至120mm的辊轴直径。根据这些说明,玻璃板在其退火过程中可不需要任何的玻璃板支撑板维持其平面度或任何情况下玻璃板的形状。附图说明阅读下列以非限制性实施例方式提供的描述,辅以附图附带的用于例证性说明的图形,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呈现出来。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退火窑沿图3剖面线I-I的剖面图;图2为图1的细部图,其中示出了该窑的一个加热室;图3为沿图1剖面线III-III的视图;图4为图3的细部图,其中示出了该窑的一个加热室的冷却装置;图5为图3的细部V的视图;图6为图3的细部VI的视图;图7为沿图1剖面线VII-VII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参照附图,10整体表示为用于玻璃板退火的窑,例如装配式窑(modularkiln),该窑通常用参考字母L表示,其可为平展的或弯曲的。针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图1可见,该窑10包括多个相互叠加,例如相互固定并彼此功能独立的加热室20。各加热室20间相互独立,如下描述将更清楚地表明,在每个室内对玻璃板L进行加热循环和/或冷却循环,这些过程独立于其他加热室20内进行的过程。在图2、图4中可详见的,每个加热室20包括基本上形如通道的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包括基本上平展的底部组件21、顶部组件22(还可为平展的或拱状的)和两个通常垂直伸展的横向侧面23。另外,该加热室20具有分别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正对的前壁上的第一入口24和第二入口25。该加热室20包括设置在第一入口24和第二入口25之间的机动辊道平面30,该平面具有多个基本上共面排布的机动辊31,该机动辊纵轴垂直于横向侧面23,该横向侧面通过轴承旋转支撑其末端的辊。通常,每个机动辊道平面30与一对辊式输送机排成直线,图中图式为32且类型已知的辊式输送机分别位于该窑10的上游和下游,用于提供将进行退火的玻璃板L和收集热处理后的玻璃板L。所述辊31由此形成了一放置平面,至少一张玻璃板L放于其上,沿垂直于所述辊31纵轴的方向A在第一入口24和第二入口25之间运动。所述辊31为,例如,空心辊或实心辊,由硅制成,各末端分别具有钢延伸(steelextension)。在例证性实施方案中,每个机动辊道平面30包括36个辊31,这些辊例如以基本上为130mm(其保证维持玻璃板L的形状,包括在加热过程中保持玻璃板L的形状)的相对距离布置,并由本领域技术专家所熟知的单个马达驱动;然而,根据使用的需要,这些辊可具有不同的结构。实际上,加热室20的横向侧面23可采用单片(或相互固定的多片)实现,并且能够固定至多个底部构件21(其中的第一底部构件配有共用的基础放置区)和多个顶部构件22,由此形成多个通道,在实施例中,6个通道叠加形成了相互分隔开的环境。两个横向侧面23、底部构件21和顶部构件22都由隔热材料或包复隔热材料内层的材料制成;例如它们由碳钢外层、不锈钢内层、设于两者之间的陶瓷纤维中间层构成。每个加热室20的每个第一入口24和每个第二入口25还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玻璃板退火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板退火窑(10),其特征在于该窑包括多个相互叠加且独立的加热室(20),每个加热室(2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张玻璃平板(L)通过的入口(24、25)、该玻璃平板(L)在其上放置并运动的机动辊道平面(30)、适用于加热位于该加热室(20)内的玻璃板(L)的加热装置(40)和适用于指示对该加热室(20)进行控冷的冷却装置(50),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装置(50)包括多个内部有制冷流体循环并位于加热室(20)内部的管(51)。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5 IT RE2011A0000551.一种玻璃板退火窑(10),其包括多个相互叠加且独立的加热室(20),每个加热室(2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张玻璃平板(L)通过的入口(24、25)、该玻璃平板(L)在其上放置并运动的机动辊道平面(30)、适用于加热位于该加热室(20)内的玻璃板(L)的加热装置(40)和适用于指示对该加热室(20)进行控冷的冷却装置(50),其中该冷却装置(50)包括多个内部有制冷流体循环并位于加热室(20)内部的管(51),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热室(20)的每个管(51)均连接至一总管(52),该总管(52)由调节其中循环的制冷流体流速的调节阀(53)所拦截,所述总管(52)连接至能够将所述制冷流体送入每个管(51)的单独的泵组(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其中所述管(51)固定至所述加热室(20)的壁(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其中所述管(51)布置于由所述机动辊道平面(30)形成的玻璃板(L)放置平面的下方和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其中所述加热装置(40)包括多个位于由所述机动辊道平面(30)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斯佩扎尼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格斯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