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6490 阅读:7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液的制备方法,属精细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预水解,使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中的大部分乙氧基水解成硅醇(Si-OH),并抑制硅醇缩聚成硅氧烷,解决了现有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水性体系中过早交联的问题,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产品具有偶联活性强、贮存稳定性好、乙醇含量低的特点,可直接应用于玻璃纤维增强、水性聚氨酯改性、水性涂料增粘等水性体系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精细化工

技术介绍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是一种通用型硅烷偶联剂,几乎能与各种树脂起偶联作用,广泛应用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表面改性、纺织整理等方面,但是在一些水性体系中,其实际使用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如果按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常规使用方法,按比例直接加入到水性体系中,其贮存寿命很短,一般不超过一周,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重新添加,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即配即用,否则偶联效果会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丧失,给产品在水性体系中的应用 带来困难。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NH2),因此产品呈碱性,与其它中性硅烷相比,具有自催化水解的特性,如果不进行条件控制,将其直接加入到水性体系中,产品很容易快速水解自聚交联,即分子中的乙氧基(Si-OC2H5)水解成硅醇(Si-OH)和乙醇(C2H5OH),硅醇不是很稳定,条件控制不好很快会缩聚成硅氧烷(Si-0-Si),即过早水解聚合交联。过早交联不仅导致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失去偶联活性,而且会使体系产生凝胶和粘度增加,另外水解聚合后会产生大量乙醇残留在体系中,会增加最终产品的VOC排放,并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在带机械搅拌、球形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油浴加热的2000ml玻璃四口反应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并升温至20—60℃,然后开启搅拌,搅拌速度为80~300转每分钟;(2)、在搅拌速度为每分钟80~300转的条件下,将含量大于98.0%、外观无色透明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滴加到四口烧瓶中进行水解反应,滴加时间控制为2—6小时;滴加完毕后,加热升温至60~80℃继续反应2—3小时,反应完毕后冷却降温至30℃以下;(3)、将步骤(2)反应得到的物料加入到带有分馏塔、温度计和油浴加热的2000ml三口烧瓶中,在常压101.3K...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少阳陈圣云刘明锋吴兵兵王欣胡江华王灿甘书官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