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543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9:36
一种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1)、浇口(2)和型腔(3),其注入流道(1)、浇口(2)和型腔(3)均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2)依次包括首端(4)、弧形段(5)、末端(6)和注入口(7),其中首端(4)与所述注入流道(1)连接,注入口(7)与型腔(3)连接,首端(4)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6)的内径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塑胶模具,所制塑胶制品上没有封闭痕迹,产品美观度好,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塑、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等的塑胶模具
技术介绍
塑胶模具用于压塑、挤塑、注塑、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等工艺。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均连通,为部分进料系统。进料系统的作用是保证熔融塑料液快速进入充填型腔,同时当型腔充满塑料液后使浇口部的塑料液要迅速冷却封闭浇口,浇口处的塑料废料和型腔中的塑胶制品能够自动分离。现有塑胶模具的浇口有点式浇口、直浇口和潜浇口等形式,但均存在会在塑胶制品上留下封闭痕迹、影响产品美观度等缺点,难以满足高质量的塑胶制品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胶模具,所制塑胶制品上没有封闭痕迹,产品美观度好,质量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其注入流道、浇口和型腔均连通,浇口依次包括首端、弧形段、末端和注入口,其中首端与注入流道连接,注入口与型腔连接,首端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的内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注入口呈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且其进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浇口末端的内径尺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模具,包括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与凸模拼合后形成注入流道(1)、浇口(2)和型腔(3),其注入流道(1)、浇口(2)和型腔(3)均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2)依次包括首端(4)、弧形段(5)、末端(6)和注入口(7),其中首端(4)与所述注入流道(1)连接,注入口(7)与型腔(3)连接,首端(4)的内径尺寸大于末端(6)的内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开山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西诺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