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电磁控制低过热度双辊铸轧金属薄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53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控制低过热度双辊铸轧金属薄带的装置,属金属或合金过铸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的特点是采用冷却型水口来降低金属液温度,使出炉金属液温度经水口冷却后降低到金属液相线附近,实现极低过热度浇注。另外,采用了行波磁场,利用电磁场来控制水口区域的金属液流动性。由于采用低过热度浇注,可大大降低铸坯的偏析,提高了铸坯的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包据有:熔炼炉、金属液、水口、感应加热磁场线圈、行波磁场线圈、极低过热度金属液、轧辊、金属薄带坯、风冷套、温度控制系统和出口测温元件。(*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控制低过热度双辊铸轧金属薄带的装置,属金属或合金连 铸装置
技术背景低过热度下的半固态连铸是指对液态金属在凝固过程中首先获得固、液组织共存的 半固态桨料,其中固相为非晶组织结构,然后再将这种半固态浆料铸坯成型。低过热度 下半固态连铸与普通连铸相比较有其自身的优势1、铸坯质量好,表现在偏析少、收 縮小、晶粒细、无縮孔、无柱状晶区等;2、坯料成型性好,成形温度低(与普通铸造 成形相比)、充型性好(与锻造相比)、铸型寿命长、裂纹敏感性低、便于成形难变形材 料;3、具有普通连铸的各种优点,如可以连续作业、节约能源、便于自动控制等。目 前国内外对半固态连铸工艺研究是一个热门课题,工业应用存在相当潜力。对于近年来发展的薄带坯连铸技术,如果用半固态金属浆料来代替液态金属直接注 入双辊铸机铸成薄带坯,那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轧辊的热负荷,从而提高其寿命,以及 获得高拉速、高质量铸坯,其工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控制低过热度的双辊铸轧金属薄带的连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控制低热度双辊铸轧金属薄带的装置,包括有熔炼炉、 金属液、水口、感应加热磁场线圈、行波磁场线圈、极低过热度金属液、轧辊、金属薄 带坯、风冷套、温度控制系统和出口测温元件;其特征在于盛放并熔炼金属或合金液 的熔炼炉的底部设置有一水口,水口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感应加热磁场线圈和行波磁场线 圈,感应加热磁场线圈在上,行波磁场线圈在下;感应加热磁场线圈与水口之间的空间 设置有冷却水口内金属液的风冷套;在水口出口处的极低过热度金属液旁侧设有一对轧 辊,在一对轧辊相对运动轧铸下的间隙处形成金属薄带坯;在水口出口端设有出口测温 元件;出口测温元件及感应加热磁场线圈通过导线与温度控制系统相连接,以自动调节 和控制该系统的温度。本技术装置的特点及运作机理本技术装置的特点是釆用冷却型水口降低金属浇注温度,使出炉金属液温度经 过水口冷却后降低到金属液相线附近,实现极低过热度浇注。考虑到低过热度金属液流 动性必然降低,采用行波磁场线圈,利用电磁场来控制水口区域的金属液流动性,以保证浇注过程连续稳定地进行。另外,本装置通过出口测量元件测量金属液温度,如果金 属液达到要求的过冷度则正常,继续进行双辊铸轧;如果金属液温度偏高,则加强风冷 强度;如果金属液温度偏低,则自动温度控制系统装置会启动感应加热磁场对金属液进 行加热。通过自动温度控制系统装置可以将出口金属液温度精确地控制在液相线以上适 当的温度范围内。由于采用低过热度浇注,将大大降低铸坯的偏析。考虑到温度降低后, 金属液流动性将会降低,在水口出口处可以通过行波磁场来控制流动性,而且通过这一 外加磁场,还可以均匀金属液内的成分和温度,去除金属液中的夹杂和气体,控制出口 处流速,保证连铸稳定地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磁控制低过热度双辊铸轧金属薄带连铸装置的简单示意图。图2为图1中虚线框内电磁场线圈布置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将本技术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叙述于后。 实施例l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铸轧金属薄带的连铸装置包括有熔炼炉l或金属液2、水口3、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行波磁场线圈5、极低过热度金属液6、轧辊7、 金属薄带坯8、风冷套9、温度控制系统10和出口测温元件11。盛放并熔炼金属或合金 液2的熔炼炉1的底部设置有一水口 3,水口 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 和行波磁场线圈5,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在上,行波磁场线圈5在下;感应加热磁场线 圈4与水口 3之间的空间设置有冷却水口 3内金属液2的风冷套9;在水口 3出口处的 极低过热度金属液6旁侧设有一对轧辊7,在一对轧辊7的相对运动轧铸下,在双辊间 隙处形成金属薄带坯8;在水口出口端设有出口测温元件11;出口测温元件ll及感应 加热磁场线圈4通过导线与温度控制系统10相连接,以自动调节和控制该系统的温度。 本装置具有快速冷却的特点,可直接生产厚度在1 10mm的金属带坯。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控制低过热度双辊铸轧金属薄带的装置,包括有熔炼炉(1)、金属液(2)、水口(3)、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行波磁场线圈(5)、极低过热度金属液(6)、轧辊(7)、金属薄带坯(8)、风冷套(9)、温度控制系统(10)和出口测温元件(11);其特征在于盛放并熔炼金属或合金液(2)的熔炼炉(1)的底部设置有一水口(3),水口(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和行波磁场线圈(5),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在上,行波磁场线感圈(5)在下;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与水口(3)为间的空间设置有冷却水口(3)内金属液(2)的风冷套(9);在水口(3)出口处的极低过热度金属液(6)旁侧设有一对轧辊(7),在一对轧辊(7)的相对运动轧铸下在双间隙处形成金属薄带坯(8);在水口出口端设有出口测温元件(11);出口测温元件(11)及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通过导线与温度控制系统(10)相连接,以自动调节和控制该系统的温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控制低过热度双辊铸轧金属薄带的装置,属金属或合金过铸装置
本技术装置的特点是采用冷却型水口来降低金属液温度,使出炉金属液温度经水口冷却后降低到金属液相线附近,实现极低过热度浇注。另外,采用了行波磁场,利用电磁场来控制水口区域的金属液流动性。由于采用低过热度浇注,可大大降低铸坯的偏析,提高了铸坯的介质。本技术装置的结构包据有熔炼炉、金属液、水口、感应加热磁场线圈、行波磁场线圈、极低过热度金属液、轧辊、金属薄带坯、风冷套、温度控制系统和出口测温元件。文档编号B21B1/46GK201150979SQ200820054540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任忠鸣, 贾洪海, 康 邓, 钟云波, 雷作胜 申请人:上海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控制低过热度双辊铸轧金属薄带的装置,包括有:熔炼炉(1)、金属液(2)、水口(3)、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行波磁场线圈(5)、极低过热度金属液(6)、轧辊(7)、金属薄带坯(8)、风冷套(9)、温度控制系统(10)和出口测温元件(11);其特征在于:盛放并熔炼金属或合金液(2)的熔炼炉(1)的底部设置有一水口(3),水口(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和行波磁场线圈(5),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在上,行波磁场线感圈(5)在下;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与水口(3)为间的空间设置有冷却水口(3)内金属液(2)的风冷套(9);在水口(3)出口处的极低过热度金属液(6)旁侧设有一对轧辊(7),在一对轧辊(7)的相对运动轧铸下在双间隙处形成金属薄带坯(8);在水口出口端设有出口测温元件(11);出口测温元件(11)及感应加热磁场线圈(4)通过导线与温度控制系统(10)相连接,以自动调节和控制该系统的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作胜贾洪海任忠鸣邓康钟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