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及冲压模具,该定位装置用于固定安装在冲压模具的下模座上,包括下模镶块和弹性部件,其中下模镶块包括支撑面和定位面,定位面的凸起形状与待冲工件的凹陷部形状匹配,用于套接定位待冲工件;弹性部件的一端抵顶在下模镶块的支撑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模座上,用于向下模镶块施加弹性力以顶起下模镶块且同时带动待冲工件弹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及冲压模具通过对工件直线度较好的局部段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利用工件整个底面定位相比,取放更方便,在工件发生变形后,取放工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及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执行冲压加工的冲压模具,一般包括下模座、上模座以及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的压件器。为固定待冲压 的冲压件,通常是在下模座上设置定位装置进行固定定位。在冲压领域中,经常遇到冲压件冲压成型后变形,导致在模具上不易取放;或由于零件较窄导致无法安装取放机构的问题。尤其是梁类零件,通常安装在冲压模具下模座上的定位装置都设计成依靠梁的整个底面作为定位面,由于成型后经常出现翼面回弹、腹面变形的问题,加之定位面过长导致在后续模具上不易定位,工人在操作时经常需要将零件手工敲下去,成型后取件就很困难,而且零件成型后总是卡在下模座上,取件非常困难。现有的定位和取件装置是分别独立的,零件成型后需要开启气路,将零件顶起,工人才可以取件,生产效率较低。图I为常用于冲压的梁类零件,如图I所示,该梁不仅窄长而且板料形状起伏很大,初步成型后零件状态达不到质量要求。因此,该零件需要后续侧整型。由于侧整型的前序过程中零件变形较大,在侧整型工序中特别不易定位,因此上述梁类零件的取放与定位在冲压领域中是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及冲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工件变形等原因造成的工件取放和定位困难的缺陷,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取放定位装置,用于固定安装在冲压模具的下模座上,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下模镶块,包括支撑面和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的凸起形状与待冲工件的凹陷部形状匹配,用于套接定位待冲工件;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抵顶所述下模镶块支撑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弹性部件用于向所述下模镶块施加弹性力以顶起所述下模镶块且同时带动所述待冲工件弹起。如上所述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所述定位面包括水平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垂直的一组相对的侧面,形成凸起形状的定位面。如上所述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在所述下模镶块处于压下状态时限制所述下模镶块的行程位置。如上所述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镶块的两侧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导板,所述导板用于对所述下模镶块在受压时沿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如上所述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定位销,嵌设在所述下模镶块的上表面,用于对所述待冲工件进行初始定位。如上所述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布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两侧。如上所述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部件为氮气弹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压件器,所述压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座上,用于压紧待冲工件,其中,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如上所述的冲压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还设置有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定位面的两侧,用于限定所述定位装置沿水平方向的横向移动。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及冲压模具通过对工件直线度较好的局部段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利用工件整个底面定位相比,取放更方便,在工件发生变形后,取放工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时取消了现有技术的气动装置,通过设置弹性部件在开模的同时将工件顶起,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常用于冲压的梁类零件。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冲压模具上下模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冲压模具当定位装置受压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冲压模具当定位装置弹起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I-下模镶块;2_弹性部件;3-限位块;4-导板; 5_上模座; 6_下模座;7-压件器;8-上表面; 9-侧面;10-限位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包括下模镶块I和弹性部件2,其中下模镶块I包括支撑面和定位面,定位面的凸起形状与待冲工件的凹陷部形状匹配,用于套接定位待冲工件;弹性部件2的一端抵顶在下模镶块I的支撑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模座上,弹性部件2用于向下模镶块I施加弹性力以顶起下模镶块I且同时带动待冲工件弹起。请同时参照图I,在实际应用中,将梁状工件的直线度较好的直线段套在该定位装置的下模镶块I上,定位部分只是局部一段工件,即使工件变形,取下工件也会比较容易,当下模镶块I被顶起后,手持该工件的非定位段来取件,而现有技术是依靠梁的整个平面定位相比,由于没有手持空间,只能在定位镶块上挖槽,或者在挖槽后安装气动装置以顶出取件,挖槽会导致镶块强度变弱,影响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效率;另外在冲压结束后弹性部件2直接将下模镶块I弹起,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利用气动组件或单独设置的顶件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上述定位面可以包括水平上表面8和与所述上表面8垂直的一组相对的侧面9,以形成凸起形状的定位面。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定位装置还优选包括限位块3,固定安装在下模座上,在下模镶块I处于压下状态时限制下模镶块I的行程位置。进一步地,下模镶块I的侧面9均固定安装导板4,用于对下模镶块I在受压时沿·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为使下模镶块I的运行稳定,可以在下模座上、下模镶块I的两侧设置有限位装置,导板4与限位装置相接触,当下模镶块I反复压下弹起过程中,起导向作用。上述定位装置还优选包括定位销,嵌设在下模镶块I的上表面,用于对待冲工件进行初始定位。进一步地,限位块3的数量为两个,分布在弹性部件2的左右两侧,以形成更加稳固的支撑限位。上述的弹性部件2优选为氮气弹簧,氮气弹簧是常用标准件,使用和维修更换都很方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利用下模镶块对工件直线度较好的部位进行定位,由于定位面短使得在工件变形时取放更容易,同时应用弹性部件对定位装置直接顶起,简化了模具的结构,提高了生产节拍。实施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冲压模具上下模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冲压模具当定位装置受压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冲压模具当定位装置弹起时的状态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5、下模座6和压件器7,压件器7固定安装在上模座5上,如图3所示,用于压紧待冲工件,其中,该冲压模具还包括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工件取放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固定安装在下模座6上;下模座6还优选设置有限位装置10,设置在侧面9的两侦牝如图4和图5所示,用于限定定位装置沿水平方向的横向移动。以纵梁的侧整型过程为例,先以定位装置上的定位销作为基础初始定位,将纵梁套在工件取放定位装置上,随着压力机的下行,带有压件器7的上模座5随之下行,压件器7压住纵梁至设定位置,安装在斜楔上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取放定位装置,用于固定安装在冲压模具的下模座(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下模镶块(1),包括支撑面和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的凸起形状与待冲工件的凹陷部形状匹配,用于套接定位待冲工件;弹性部件(2),所述弹性部件(2)的一端抵顶所述下模镶块(1)支撑面,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下模座(6)上,所述弹性部件(2)用于向所述下模镶块(1)施加弹性力以顶起所述下模镶块(1)且同时带动所述待冲工件弹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