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芙蓉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腮腺炎病毒性脑病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428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腮腺炎病毒性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配比的药物组成:大青叶8~12g、石上柏8~10g、连翘8~12g、板蓝根8~12g、苦参6~8g、桑叶6~8g、玄参8~12g、生石膏8~10g、穿心莲4~6g、瓜蒌4~6g、前胡6~8g、川芎6~9g、白芷4~6g、白花蛇舌草6~8g、夏枯草6~9g、防己4~6g、黄芪6~9g、党参8~12g、炒薏苡仁8~12g、茯苓6~8g。中医治疗本病,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益气扶正为治则,临床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腮腺炎病毒性脑病的中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流行性腮腺炎中医学称“痄腮”,是病毒经呼吸道侵入引起腮腺急性非化脓性传染病,好发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冬春两季发病较多。多数患者无前驱症状而发现耳下肿大压痛;少数并发脑膜炎腮腺炎病毒性脑病是流行性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以腮腺明显肿大伴疼痛为临床特征,合并多脏器损害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时行温毒,更挟痰火积热,郁热壅阴少阳之络,循经外发而为病。中医治疗本病,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益气扶正为治则,临床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缓解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腮腺炎病毒性脑病的中药。为了上述目的,一种治疗腮腺炎病毒性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配比的原料药组成大青叶8 12g、石上柏8 10g、连翅8 12g、板蓝根8 12g、苦参6 8g、桑叶6 8g、玄参8 12g、生石膏8 10g、穿心莲4 6g、瓜萎4 6g、前胡6 8g、川弯6 9g、白]E 4 6g、白花蛇舌草6 8g、夏枯草6 9g、防己4 6g、黄苗6 9g、党参8 12g、炒薏该仁8 12g、获茶6 8g。本专利技术中的大青叶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现代研究,大青叶对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石上柏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深绿卷柏的全草,味甘、微苦、涩,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血,抗癌。连翘味苦,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有“疮家圣药”之称。《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微生物作用,镇吐、抗肝损害作用。板蓝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现代研究,具有抗病毒、抗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苦参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用于湿热泻痢、水肿、皮肤瘙痒、湿毒疮疡。《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烦躁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睡。桑叶味淡、微苦、涩。功能主治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之功效。现代研究,富含稀有元素有机硒、锗,是天然的强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使蓄积在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被氧化,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进新陈代谢和微循环,还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玄参的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用于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大黄(清热泻火药)辛、甘,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之质,中含硫氧,是以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现代研究,穿心莲能增强免疫力,抑制病毒繁殖。当与其他能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瓜萎性寒,味甘,微苦。归肺、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前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脾;肝经。功能主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本草汇言》:前胡,散风寒、净表邪、温肺气、消痰嗽之药也。现代研究,前胡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伞花内酯及紫花前胡内酯(紫花前胡素)有抗菌、抗真菌作用。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现代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本草衍义》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闕也。白芷性温,味辛。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现代研究,具有解热、镇痛与抗炎作用。夏枯草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白花蛇舌草 味苦甘、寒、无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消肿。防己辛。味苦、辛,寒。足太阳本药。行十二经络,泻上焦血分湿热。祛风水,除温疟,退痈肿,疗虫疮。防己配伍黄芪防己苦寒降泻、利水消肿、祛风除湿;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消肿,防己重在祛邪,主降;黄芪偏于补益,主升。二者相使为用,共奏益气利水消肿之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含多种糖类、酚类、留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炒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除湿、清热排脓、除痹、利水的功能。现代研究,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炎作用,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以上药物配伍、相得益彰。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原则,水煎服用,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95%以上,治愈率85%以上,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I :一种治疗腮腺炎病毒性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原料药物大青叶8 12g、石上柏8 10g、连翅8 12g、板蓝根8 12g、苦参6 8g、桑叶6 8g、玄参8 12g、生石膏8 10g、穿心莲4 6g、瓜萎4 6g、前胡6 8g、川弯6 9g、白]E 4 6g、白花蛇舌草6 8g、夏枯草6 9g、防己4 6g、黄苗6 9g、党参8 12g、炒薏该仁8 12g、获茶6 8g。实施2 :—种治疗腮腺炎病毒性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大青叶10g、石上柏8g、连翅8g、板蓝根8g、生石膏8g、苦参6g、桑叶6g、玄参8g、穿心莲4g、瓜萎4g、前胡8g、川弯6g、白]E 4g、白花蛇舌草6g、夏枯草6g、防己4g、黄苗9g、党参8g、炒薏该仁8g、获茶6g。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老少皆宜,治疗上百例患者,疗效频佳。二、诊断标准患病前接触过腮腺炎病史,多发冬季和春季,起病急,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明显肿胀,疼痛,头痛发热,频繁呕吐,且脑膜刺激征为阳性;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数量增多。三、服药方法水煎服、成人每日I剂、每剂煎200ml,早、晚分服;8 12岁为2/3剂;5 8岁1/2剂;3 5岁1/3剂;I 3岁1/4剂。I岁以内1/5剂,均早、晚分服。四、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五、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多年来在临床应用,有效率在95%以上,治愈率在85%以·上。六、典型病例I、张X,女,13岁,2009年4月就诊,患者主诉发热2天,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明显肿胀,疼痛3天,在当地卫生院口服病毒灵,不见好转,伴头痛,频繁呕吐,查体体温38. 2度,脑膜刺激征为阳性,家长要求服本专利技术中药共8剂,每日I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2、李XX,男,9岁,2010年12月就诊,患者主诉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明显肿胀5天,伴头痛、喷喷射性呕吐I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腮腺炎病毒性脑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下列配比的中药原料药组成:大青叶8~12g、石上柏10~15g、连翘8~12g、板蓝根8~12g、苦参6~8g、桑叶6~8g、玄参8~12g、穿心莲4~6g、瓜蒌4~6g、前胡6~8g、川芎6~9g、白芷4~6g、白花蛇舌草6~8g、夏枯草6~9g、防己4~6g、黄芪6~9g、党参8~12g、炒薏苡仁8~12g、茯苓6~8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芙蓉
申请(专利权)人:邓芙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