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挡渣器,特别适用于钢铁冶金行业实现钢-渣或铁-渣的分离。在转炉炼钢中,为减少合金元素烧损并纯洁钢液,需要限制钢渣进入钢包,为此,人们研究了许多挡渣方法并应用于生产。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挡渣帽(CN2033817),该技术可以防止在出钢前期炉渣进入钢包,但在出钢中期,出钢口附近的钢水会产生旋流并形成旋涡,这会使部分炉渣随旋流进入盛钢桶,造成卷渣现象,这种现象在出钢后期会更加明显。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挡渣器,它可防止卷渣现象,并可固定在出钢口的位置上在流体运动过程中实现钢-渣的分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由耐火材料制成并设置有入钢口1、外挡渣壁2、上升道3、上升道出口4、汇流通道5、内挡渣壁6及出钢口7,入钢口1与汇流通道5相通,外挡渣壁2的下缘位于比上升道3与汇流通道5之间的内挡渣壁6较低的地方。本技术可用耐火材料整体预制或用耐火砖砌筑在出钢口处,其结构简单并可重复使用,经实践证明,该技术挡渣效率高,它可有效地防止卷渣现象并顺利实现熔渣和熔融金属的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钢水包或铁水包的示意图(剖视图)。图2所示是本技术应用于钢水包(或铁水包)9的实施例,本技术采用整体预制或用耐火砖砌筑安装在出钢口处,效果均好,并在出钢口处设置滑动水口8。在使用过程中,只须控制滑动水口8,钢水(铁水)即可流出,炉渣被留在包中。使用本技术应用于钢水包或铁水包在出钢(铁)过程中无卷渣现象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用耐火材料制成的挡渣器,其特征在于它设置有入钢口1、外挡渣壁2、上升道3、上升道出口4、汇流通道5、内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耐火材料制成的挡渣器,其特征在于:它设置有入钢口1、外挡渣壁2、上升道3、上升道出口4、汇流通道5、内挡渣壁6及出钢口7,入钢口1与汇流通道5相通,外挡渣壁2的下缘位于比上升道3与汇流通道5之间的内挡渣壁6较低的地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洪渤,陈韧,姜炳东,
申请(专利权)人:本溪市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