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控制系统的移动式法医工作站,其厢式车的车厢内设置有解剖台,解剖台滑动设置在车厢的底板上,解剖台和底板之间设有驱动结构,解剖台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有正对着支撑框架的内侧空间的解剖台面,解剖台面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活动支架,支撑框架与解剖台面之间设有一端固定在解剖台面上,另一端卷设在支撑框架上设置的卷筒上的拉绳。驱动结构的第一电机和驱动卷筒的第二电机都由PLC处理器驱动正反转,第一电机正反转即可实现解剖台的移出车外以及解剖台的重新回到车内,第二电机正反转即可实现解剖台面的上升与下降,解决了工作人员对尸体搬运不便的问题,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尸检,极大的方便了侦查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安法医现场勘察、侦破、解剖尸体的法医工作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控制系统的移动式法医工作站。
技术介绍
法医为查明与犯罪有关死亡人员的死因、时间、性质等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将死者的尸体解剖。目前的操作方式一般都是就地尸解或者是先通过车辆将尸体搬运到固定的法医工作站,在法医工作站内将尸体解剖。如果就地尸解,因为现场条件的限制,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并且,在尸解过程中需要摄像取证,由于处在野外条件有限,操作十分不便。如果将尸体搬运到固定的法医工作站,也会造成了一些问题,首先,需要搬运尸体,费时费力,并且不能第一时间为刑侦工作提供证据,有可能会贻误破案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控制系统的移动式法医工作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野外进行尸解因现场条件有限会造成的操作不便、而将尸体搬回法医工作站又有可能贻误破案时机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控制系统的移动式法医工作站,包括后侧开门的厢式车,厢式车的车厢内还设置有解剖台,所述解剖台滑动设置在车厢的底板上,解剖台和底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解剖台移出车厢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底板上的分别处在车厢前后两侧的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绕设有皮带,所述皮带中间具有断口,所述断口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解剖台的前部,所述的主动皮带轮由被PLC处理器控制正反转的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中间继电器以及PLC处理器与设置在厢式车内的发电机相连,所述发电机由厢式车的发动机带动,所述底板上于解剖台的外移极限位置和内移极限位置均设置有能与解剖台接触的限位开关,两限位开关分别与PLC处理器的逻辑输入端相连,PLC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第一电机开启与关闭的中间继电器控制相连,所述的PLC处理器传输连接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解剖台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正对着支撑框架的内侧空间的解剖台面,解剖台面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两根交叉设置有连接杆,两连接杆在两者的中间部位铰接,两连接杆相对应的一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框架上,两连接杆相对应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设置在解剖台面上,支撑框架与解剖台面之间设置有一端固定在解剖台面上,另一端卷设在支撑框架上设置的卷筒上的拉绳,所述卷筒由被PLC处理器控制正反转的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的车厢上设置有具有注水口的清水箱,清水箱的出水口上连接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设置在解剖台上的喷头相连,另外一路与设置在车厢内的水龙头相连,水龙头的下方具有设置在底板上的洗手池,洗手池的下水口连接设置有污水箱。所述污水箱设置在厢式车的底盘下部。所述的清水箱里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PLC处理器的模拟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的车厢上设置有排风机和空调。所述摄像头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的车厢内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无影灯和消毒灯。所述的发电机通过PLC处理器与水泵、空调室内机、监控摄像头、无影灯以及消毒灯相连。本专利技术的解剖台移动装配在底板上,当主动皮带轮转动时会带动皮带移动,由于皮带的断口的两端都是固定在解剖台上的,皮带会带动解剖台在底板上移动,解剖台可以·自动移进、移出,解剖台的解剖台面与支撑框架之间通过活动支架相连,在解剖台面和支撑框架之间的间距较小时,可以转动卷筒,将绕在其上的拉绳放开,这时,活动支架的两个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并且两个连接杆的端头会相对于支撑框架和解剖台面移动,解剖台面下移,相反,转动卷筒,将拉绳卷设在卷筒上,解剖台面上移。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解剖台的自动移入、移出并能控制解剖台面上下移动。法医工作人员将车开至现场,就可以启动工作系统将解剖台移出车外使支撑框架和解剖台面降落于地面;等工作人员将尸体抬上解剖台面后,解剖台重新回到车内,工作人员即可开始工作,简单快捷,工作人员不需要将尸体抬上运输车辆,劳动强度低,解决了工作人员对尸体搬运不便的问题,尸解工作在车内进行可以极大的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操作方便,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尸检,极大的方便了侦查工作的进行。本专利技术通过PLC处理器控制第一电机正反转,第一电机就会驱动主动皮带轮正反转,第一主动皮带轮就会带动解剖台在底板上移动,以便移出车厢或移入车厢。第二电机的正反转可以驱动卷筒正反转,以便使得钢丝绳绕在卷筒上或由卷筒上放下,从而实现解剖台面的上升和下降,另外,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给PLC处理器指令,实现解剖台的运动,操作简单、快捷。本专利技术具有清水箱并装设有污水箱,清水箱为洗手池和用于冲洗解剖台面的喷头提供流水,可以保证工作环境的洁净和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污水箱可以将现场使用的污水储存后运到指定地点排放,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发电机保证了用电设备的供电需求。空调可以为车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并能实现尸体在运输过程中的冷藏,大功率排风机能及时排除有毒气体,清洁车内空气,保护工作人员健康。车厢的前后顶部各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完整记录法医工作过程。车顶部装设有无影灯与消毒灯解决了法医拍照取证时的反光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2是图I中A处的局部放大 图3是图I中的解剖台的结构示意 图4是图I中的移动法医工作站的供水系统的原理 图5是图I中的移动法医工作站的控制系统的原理 图6是图I中的移动法医工作站的解剖台的移动过程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具有控制系统的移动式法医工作站的实施例,在图I中,结合图2 5,其主体为一个厢式车,厢式车的底盘上设置有车厢,该车厢的后侧开门,车厢的前侧面上贴设有车厢隔板14,在车厢的底板上靠近车厢隔板14的位置设置有器械柜15,在器械柜15后侧的底板上设置有洗手池16。车厢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摄像头,其中一个为第一摄像头13,第一摄像头13设置在前部,另一个为第二摄像头5,第二摄像头5设置在后部。厢式车的车厢内还设置有解剖台,解剖台的支撑框架20为方形框架。在支撑框架的前端固定有支撑基座10,支撑基座10的上部与支撑框架20固定,支撑基座10的下部转动装配有滚轮31,在底板上固定有轨道29,支撑基座的滚轮31滚动卡设在轨道29内,通过滚轮解剖台移动装配在底板上。在支撑基座和底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解剖台移动的驱动结构,这里的驱动结构的主动皮带轮32和从动皮带轮28都转动装配在底板上。在主动皮带轮32和从动皮带轮28上绕设有皮带30,该皮带30上具有一个断口,皮带30的断头的两个端头,其中一个端头为第一端头33,另一个端头为第二端头34,两个端头都固定在支撑基座上。主动皮带轮32由第一电机带动,第一电机正反转,即可带动解剖台移进或移出车厢。支撑框架20上设置有 解剖台面25,解剖台面25设置在解剖台面基板26上,解剖台面基板26与支撑框架20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活动支架,活动支架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和解剖台面基板的左右两侧,活动支架由两个连接杆21组成,两个连接杆21的长短相等,两者在中间部位铰接,两个连接杆相对的端头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框架20上,两个连接杆相对的另外两个端头分别滑动设置在解剖台面基板上。在支撑框架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在每个连接杆的两个端头上均转动设置有垂直于连接杆的销子,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控制系统的移动式法医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侧开门的厢式车,厢式车的车厢内还设置有解剖台,所述解剖台滑动设置在车厢的底板上,解剖台和底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解剖台移出车厢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底板上的分别处在车厢前后两侧的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绕设有皮带,所述皮带中间具有断口,所述断口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解剖台的前部,所述的主皮带轮由被PLC处理器控制正反转的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中间继电器以及PLC处理器与设置在厢式车内的发电机相连,所述发电机由厢式车的发动机带动,所述底板上于解剖台的外移极限位置和内移极限位置均设置有能与解剖台接触的限位开关,两限位开关分别与PLC处理器的逻辑输入端相连,PLC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第一电机开启与关闭的中间继电器控制相连,所述的PLC处理器传输连接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解剖台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正对着支撑框架的内侧空间的解剖台面,解剖台面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连接杆,两连接杆在两者的中间部位铰接,两连接杆相对应的一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框架上,两连接杆相对应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设置在解剖台面上,支撑框架与解剖台面之间设置有一端固定在解剖台面上,另一端卷设在支撑框架上设置的卷筒上的拉绳,所述卷筒由被PLC处理器控制正反转的第二电机带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纯,吕孟凯,张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博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