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6364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浇杯、直浇道、锁喉口、横浇道、内浇道和型腔;该浇杯的临近该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高于远离该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该锁喉口的横截面积小于该横浇道的横截面积;其中,所述内浇道为偏离竖线的斜浇道。浇铸液由内浇道入口到型腔入口的流动始终是稳定的,有利于浇铸液中气体、熔渣的上浮,并避免了浇铸液快速流动时造成的紊流、飞溅,气体和熔渣不易被卷入浇铸液,为流入型腔的浇铸液的纯净提供了保证,浇铸成型产品的合格率较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浇铸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重力铸造浇铸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浇杯、直浇道、锁喉口、横 浇道、内浇道和型腔;浇杯的临近该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高于远离直浇 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形成第一级漏斗,由于熔渣的密度比浇铸液的密度 小,使熔渣漂浮在浇铸液的上面,不会进入浇道,对浇铸液进行第一次过 滤;在浇铸液从浇杯进入直浇道的部位处设有滤网,对浇铸液进行第二次过 滤;锁喉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横浇道的横截面积,形成第二级漏斗,对浇铸液 进行第三次过滤;浇铸液从浇杯流入型腔中,虽两级漏斗对浇铸液起到过滤 作用,如图1所示,但由于一般内浇道4的纵截面呈矩形,且内浇道竖直布 置,浇铸液从横浇道3流入内浇道4的入口后,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浇铸 液流动速度以加速度9.8m/s2加速,浇铸液在内浇道4内流动不平稳,浇铸 液飞溅巻入气体、熔渣,并且浇铸液中的气体、杂质难以上浮,流入型腔的 浇铸液的纯净度低,产品成型后,容易出现皮下孔、杂质多,浇铸成型产品 的合格率在70%左右,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浇铸成型产品的 合格率高的重力铸造浇铸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浇杯、直浇道、锁 喉口、横浇道、内浇道和型腔;该浇杯的临近该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高 于远离该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该锁喉口的横截面积小于该横浇道的横 截面积;其中,所述内浇道为偏离竖线的斜浇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内浇道的纵截面呈下小上大的 近倒梯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内浇道纵截面的一斜边偏离竖线的角度为25°至35° ,与该斜边相对的边基本平行于竖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内浇道纵截面的一斜边偏离竖 线的角度30。,与该斜边相对的边基本平行于竖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由于内浇 道为偏离竖线的斜浇道,浇铸液由内浇道入口到型腔入口的流动始终是稳定 的,有利于浇铸液中气体、熔渣的上浮,并避免了浇铸液快速流动时造成的 紊流、飞溅,气体和熔渣不易被巻入浇铸液,为流入型腔的浇铸液的纯净提 供了保证,浇铸成型产品的合格率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是现有的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的内浇道的纵剖面简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的纵剖面简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的内浇道偏离竖线的角度与浇铸成型产品的合格率关系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本技术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浇杯 1 、直浇道2 、锁喉口 5 、横浇道3 、内浇道4和型腔(图中未示出)。请参阅图3 ,该浇杯1底部的临近该直浇道2的部位10的水平高度高于 远离该直浇道2的部位ll的水平高度,形成第一级漏斗,对浇铸液进行第一 次过滤。再请参阅图2 ,在浇铸液从浇杯1进入直浇道2的部位处设有滤网6 , 对浇铸液进行第二次过滤。该锁喉口 5的横截面积小于该横浇道3的横截面积,形成第二级漏斗,对浇铸液进行第三次过滤。请参阅图4和图5,内浇道4的纵截面呈下小上大的近倒梯形,其横向 尺寸较小端与型腔连通,横向尺寸较大端与横浇道3连通,其一斜边41偏离 竖线40—定的角度,与该斜边41相对的边42基本平行于竖线40,形成第三级 漏斗;浇铸液从横浇道3流入内浇道4后,由于该内浇道4的纵截面呈下小 上大的近倒梯形,浇铸液的加速度较小,较平稳地经型腔入口43进入型腔, 有利于浇铸液中气体、熔渣的上浮,并避免了浇铸液快速流动时造成的紊 流、飞溅,气体和熔渣不易被巻入浇铸液,对浇铸液进行第四次过滤,保证 流入型腔的浇铸液的纯净度高。在相同的浇铸液、浇铸液温度、浇铸时间、 模具温度等浇铸条件下,斜边41偏离竖线40的角度,亦即内浇道偏离竖线的 角度与浇铸成型产品的合格率如表一和图6所示。 表一<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从表一和图6中得出,采用本技术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进行浇铸 时,内浇道偏离竖线的角度在25。至35°范围内,浇铸液在内浇道4内流动 平稳,有利于浇铸液中气体、熔渣的上浮,保证进入型腔的浇铸液纯净,浇 铸成型产品的合格率达到88%以上,比釆用现有技术浇铸成型产品的在70%左右的合格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内浇道偏离竖线的角度在30。时, 浇铸成型产品的合格率最高,达到98%。权利要求1. 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浇杯、直浇道、锁喉口、横浇道、内浇道和型腔;该浇杯的临近该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高于远离该 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该锁喉口的横截面积小于该横浇道的横截面积;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为偏离竖线的斜浇道。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 道的纵截面呈下小上大的近倒梯形。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纵截面的一斜边偏离竖线的角度为25°至35° ,与该斜边相对的边基本平行于竖线。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纵截面的一斜边偏离竖线的角度30。,与该斜边相对的边基本平行于 竖线。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浇杯、直浇道、锁喉口、横浇道、内浇道和型腔;该浇杯的临近该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高于远离该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该锁喉口的横截面积小于该横浇道的横截面积;其中,所述内浇道为偏离竖线的斜浇道。浇铸液由内浇道入口到型腔入口的流动始终是稳定的,有利于浇铸液中气体、熔渣的上浮,并避免了浇铸液快速流动时造成的紊流、飞溅,气体和熔渣不易被卷入浇铸液,为流入型腔的浇铸液的纯净提供了保证,浇铸成型产品的合格率较高。文档编号B22D35/04GK201036809SQ200720119689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遂 毛, 潘松茂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力铸造浇铸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浇杯、直浇道、锁喉口、横浇道、内浇道和型腔;该浇杯的临近该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高于远离该直浇道的部位的水平高度;该锁喉口的横截面积小于该横浇道的横截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为偏离竖线的斜浇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松茂毛遂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