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式连续铸造感应电炉二次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23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水平式连续铸造感应电炉二次加热装置,通过对位于炉膛与结晶器之间的石墨浇注管的出口端外部设置环形加热元件,对浇注管及其中的金属液加热,从而当金属液进入结晶器时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不提高炉温,减少主炉的保温功率,降低能耗;使熔炼过程锌的挥发损失减少。设备结构简单,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在热态进行更换。(*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材料连续铸造设备。采用感应电炉作为熔化保温炉的水平式连续铸造方法是铜板、带、管、棒、型、线材生产中的一种常见方法。所采用的连铸设备其结构是将结晶器直接安装在感应电炉上,金属液从炉膛内通过一个完全封闭的浇注管直接流入结晶器以避免浇注过程的二次氧化现象。这种生产设备虽然具有热效率高,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运行可靠,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但金属液从炉膛流向结晶器必须经温度较低的由耐火砖和石英沙筑成的炉壁,热量损失较大,温度明显降低。为了保证金属液进入结晶器时仍有较好的流动性,必须提高炉温,而提高炉温又带来了如下问题(1)能耗增加;(2)低熔点合金元素锌等的挥发损失增大;(3)金属液吸气量增加,使铸锭中含氧量增加,气孔等缺陷增多。为了在不提高炉温的前提下保证金属液在流入结晶器时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特提出本技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感应电炉前面附加一个二次加热装置。具体做法是在金属液从炉膛流入结晶器之间的浇注管外部设置一个环形加热元件,使金属液进入结晶器之前得到第二次加热,减少或消除金属液的温度降低。环形加热元件为电阻加热元件或者感应加热元件。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在石墨浇注管1的出口端外部设置一个由绝缘耐火材料制成的外方内圆的绝缘保温套2,在该绝缘保温套2内安装一个用石墨材料制成的环形加热元件--碳管3,碳管3的端部外圆与绝缘保温套2的内孔相配合,它们的外端面由安装于炉前盖板4上的绝缘隔热板5定位。当打开炉前盖板4后,碳管3可以很方便的被取出或装入。在绝缘保温套2的端部上下方各有一小孔,上、下电极装置6、7分别通过这两个孔与碳管3相连。电极6、7是可通水冷却的空心铜管,冷却水通过水嘴8进、出。在绝缘保温套2的上方另有一小孔,供气装置9通过该孔伸入到绝缘保温套内。通过该装置可以向绝缘保温套内输送氮气或抽真空,防止碳管、浇注管等石墨元件在高温下氧化。结晶器安装于浇注管出口端,并用螺栓与炉前盖板相联接。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面图,其中10-炉膛。该装置的优点(1)采用该装置,可以减少或消除金属液通过感应电炉炉壁从炉膛流向结晶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引起的温度降低,从而可以减低炉膛内金属液的加热温度,减少主炉的熔化保温功率,总能耗减少5%;(2)由于炉温较低,减少了熔炼黄铜等合金时锌的挥发损失;(3)金属液中氧、氢等气体的含量随着金属液温度的降低而大大减少,为铸造诸如无氧铜杆这类高质量的铸坯提供了较好的条件;(4)该装置可以改善金属液在结晶器中的凝固结晶行为,使液穴变浅,减少了铸坯中夹渣、缩孔、偏折等缺陷的可能性;(5)该装置具有相对独立性。当该装置中的碳管、电极、气嘴等元件需要更换时,可以不必等炉子冷却下来,在热态进行快速更换。权利要求1.一种水平式连续铸造感应电炉二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感应电炉炉膛与结晶器的石墨浇注管的出口端外部有一安装在保温套内的环形加热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加热元件为用石墨材料制成的碳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元件碳管的端部外圆与外方内圆的保温套的内孔相配合,它们的外端面由安装于炉前盖板 上的绝缘隔热板 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套的端部上下方各有一电极装置通过位于保温套上的孔与加热元件碳管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套的上方有一供气装置通过位于保温套上的孔伸入到绝缘保温套内。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水平式连续铸造感应电炉二次加热装置,通过对位于炉膛与结晶器之间的石墨浇注管的出口端外部设置环形加热元件,对浇注管及其中的金属液加热,从而当金属液进入结晶器时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不提高炉温,减少主炉的保温功率,降低能耗;使熔炼过程锌的挥发损失减少。设备结构简单,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在热态进行更换。文档编号B22D11/10GK2145661SQ9223545公开日1993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晓谦 申请人:中南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式连续铸造感应电炉二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感应电炉炉膛与结晶器的石墨浇注管的出口端外部有一安装在保温套内的环形加热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谦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