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8613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炉,尤其涉及一种感应电炉,其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电炉容易出现侧面或者底部穿炉的缺陷,其主要包括炉壳,所述炉壳内部设有炉衬,顶部设有炉盖板,所述炉盖板通过铜螺杆固定安装在炉壳上;所述炉衬与炉壳的侧面之间设有感应圈、石棉板甲和绝缘柱,底面之间设有石棉板乙和绝缘底板;所述炉衬上方设有炉口砖,所述炉衬与石棉板乙之间设有冷却器,所述炉口砖下方的铜螺杆上设有绝缘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冶金、铸造等行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电炉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炉,尤其涉及一种感应电炉,其属于冶金
技术背景中频感应电炉由于其熔炼效率高、金属液成分温度以控制、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冶金、铸造行业中广泛应用。传统电炉的炉体经常在侧面或底部出现穿炉事故。穿炉事故若出现在侧面可及时被发现并处理,如发生在底部在铜液静压力和高温共同作用下会一发不可收,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原因是由于底部用于支撑炉衬的耐火砖及炉衬,在受装料过程中料块的冲击、长时间的静压力和熔炼过程反复的涨缩而造成破碎,并造成底部炉衬得不到均勻足够的支撑,进而造成炉衬下沉使底部或侧面的已烧结层产生裂纹,形成穿炉,并且每次筑炉时都要更换,造成感应炉炉龄寿命短、生产成本增加,成为制约生产的突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电炉容易出现侧面或者底部穿炉的不足,提供一种感应电炉。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感应电炉,包括炉壳和炉衬,所述炉衬设在炉壳内部,所述炉衬与炉壳的侧面之间设有感应圈和石棉板甲,底面之间设有石棉板乙;所述炉衬上方设有炉口砖,所述炉衬与石棉板乙之间设有冷却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炉壳上方设有炉盖板,所述炉盖板通过铜螺杆固定安装在炉壳上。进一步,所述感应圈与炉壳之间设有绝缘柱。进一步,所述炉口砖下方的铜螺杆上设有绝缘顶板。进一步,所述石棉板乙与炉壳之间设有绝缘底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炉底使用一种随型的金属冷却器替代原来的耐火砖,利用冷却器内部循环的流体介质带出部分热量,减轻了底部的剧烈膨胀、 收缩交替现象,使底部和侧面炉衬温差减小,使铜水周围炉衬的收缩比以前更接近,炉衬的烧结层及所受到的应力更均勻,使炉衬产生裂纹的时间得以延迟,从而避免了穿炉事故的发生,炉龄比原来的十几炉,提高了 20余倍,最高达到450炉平均炉龄为300炉,方便了生产安排;并实现了车间设备定修的管理计划。每年仅筑炉材料、人工、电费等节约10余万元,此金属冷却器不会破碎,能够长期使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炉盖板;2、炉口砖;3、绝缘顶板;4、绝缘柱;5、感应圈;6、铜螺杆;7、炉衬;8、炉壳;9、石棉板甲;10、冷却器;11、石棉板乙;12、绝缘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感应电炉,包括炉壳8,所述炉壳8内部设有炉衬7,顶部设有炉盖板1,所述炉盖板1通过铜螺杆6固定安装在炉壳8上;所述炉衬7与炉壳8的侧面之间设有感应圈5、 石棉板甲9和绝缘柱4,底面之间设有石棉板乙11和绝缘底板12 ;所述炉衬7上方设有炉口砖2,所述炉衬7与石棉板乙11之间设有冷却器10,所述炉口砖2下方的铜螺杆6上设有绝缘顶板3。本技术在制作时,冷却器10的材料可以是铝、铜、钢等各种金属材料,冷却器 10可以通过铸造、焊接、压力加工的多种途径获得,并且可根据不同的炉体型号的需求进行调整制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电炉,包括炉壳(8)和炉衬(7),所述炉衬(7)设在炉壳(8)内部,所述炉衬(7)与炉壳(8)的侧面之间设有感应圈(5)和石棉板甲(9),底面之间设有石棉板乙(11); 所述炉衬(7)上方设有炉口砖(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衬(7)与石棉板乙(11)之间设有冷却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8)上方设有炉盖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兴姜全王晗高春鹰宫晓华周明旭陈明红代焕峰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鲁宝有色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